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57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车架,车架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套装有轮胎,且轮胎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一侧的减震主缸,减震主缸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轮缸,且减震轮缸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流通孔并与减震主缸的内部连通,减震主缸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塞,且活塞的顶端与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电池组安装箱、滑轨、移动支架、避震机构、缓冲层、限位缸、压缩弹簧Ⅱ和减震片可以实现当汽车经过凸起路面的时候,对电池组安装箱的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凸起物对电池组安装箱内部的电池组造成损害,增强汽车的越野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车、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就是电池组,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组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不利于平衡汽车的前后重量,有的新能源汽车将电池组安装在汽车的车底部,导致在经过凸起面的时候容易对电池组造成损坏,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具备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电池组起到保护的作用,具有电池组温度监控和对电池组散热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组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不利于平衡汽车的前后重量,有的新能源汽车将电池组安装在汽车的车底部,导致在经过凸起面的时候容易对电池组造成损坏,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对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电池组起到保护的作用,具有电池组温度监控和对电池组散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套装有轮胎,且轮胎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一侧的减震主缸,所述减震主缸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轮缸,且减震轮缸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流通孔并与减震主缸的内部连通,所述减震主缸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塞,且活塞的顶端与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活动套装在减震轮缸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延伸至减震轮缸顶端的外部,两组所述轮胎之间固定套装有位于车架外壁上的电池组安装箱,且电池组安装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移动支架,且移动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避震机构,所述避震机构包括避震筒,所述避震筒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支架的顶端,且避震筒内腔的底端与压缩弹簧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的另一端有受力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受力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震柱,所述避震柱的顶端延伸至避震筒顶端的外部,所述避震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支架上方的缓冲层,且缓冲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缸,所述限位缸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Ⅱ,所述限位缸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缓冲层上方的减震片,两组所述避震机构之间固定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两组所述限位杆之间活动套装有液压活塞,且液压活塞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内部的单电池块,所述单电池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内部安装箱,且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箱顶端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风扇,所述电池组安装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顶端的温控箱,且温控箱的内部固定套装初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一端缠绕在口型铁片的一侧,且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单电池块的电极电连接,所述口型铁片的另一侧缠绕有次级绕组,且次级绕组的一端与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导线与次级绕组之间固定套装有保护电阻和开关,所述保护电阻位于开关的右侧,且开关的正下方设有打铁,所述打铁的一端通过电线与保护电阻并联,且打铁的固定套装在线圈的内部,所述开关固定套装在线圈的内部,且线圈的正上方设有位于温控箱内部的磁铁,所述打铁的一端通过电线延伸至温控箱设为外部并电连接有蜂鸣器,且蜂鸣器固定安装在温控箱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车架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主缸,且减震主缸和减震轮缸之间设有流液室。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切面为工字型,且滑轨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支架下方的限位块,所述滑轨为铝制轨道。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减震轮缸内腔的两侧之间均设有滑块,且减震轮缸内部滑块的表面涂有一层油漆。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块,且限位杆内部的挡块位于液压活塞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杆内部的挡块为铁块。优选的,所述电池组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八组单电池块,且八组单电池块沿着电池组安装箱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限位缸的直径与压缩弹簧Ⅱ的直径之比为1:0.8,且限位缸内腔顶部开孔的直径与压缩弹簧Ⅱ的直径之比为0.9:0.8。优选的,所述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匝数之比为1:0.7,且初级绕组内部为铝线,所述次级绕组内部为铜线。优选的,所述减震片的截面为弧形,且减震片的高强度钢板减震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减震主缸、减震轮缸、流通孔、活塞、减震弹簧、安装板和支架可以起到将由汽车轮胎传来的震动进行过滤的作用,保证汽车内部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提高汽车过坑洼路面的能力和汽车的通过性。2、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电池组安装箱、滑轨、移动支架、避震机构、缓冲层、限位缸、压缩弹簧Ⅱ和减震片可以实现当汽车经过凸起路面的时候,对电池组安装箱的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凸起物对电池组安装箱内部的电池组造成损害,增强汽车的越野能力。3、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安装箱、电机和风扇可以实现对电池组安装箱内部单电池块进行散热,避免由于单电池块工作运转温度升高对单电池块内部的物质进行损害,从而影响到使用者长期的使用,降低单电池块的使用年限。4、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温控箱、初级绕组、口型铁片和次级绕组可以使电池组内部流经初级绕组内部的电流进行放大,起到提前检测到电池组温度过高,避免由于电池组温度过高对单电池块内部的物质产生损害的效果,起到保护单电池块的作用。5、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导线、保护电阻、开关、打铁、线圈、磁铁和蜂鸣器可以起到当电池组安装箱内部电池组温度高出一定值时,蜂鸣器会产生刺耳的蜂鸣声,提醒使用者要注意关注电池组安装箱内部电池组,达到提醒使用者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温控箱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避震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滑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5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车架、2轮胎、3减震主缸、4减震轮缸、5流通孔、6活塞、7减震弹簧、8安装板、9支架、10电池组安装箱、11滑轨、12移动支架、13避震机构、131避震筒、132压缩弹簧Ⅰ、133受力板、134避震柱、14缓冲层、15限位缸、16压缩弹簧Ⅱ、17减震片、18活动板、19限位杆、20液压活塞、21支撑柱、22单电池块、23安装箱、24电机、25风扇、26温控箱、27初级绕组、28口型铁片、29次级绕组、30导线、31保护电阻、32开关、33打铁、34线圈、35磁铁、36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套装有轮胎(2),且轮胎(2)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1)一侧的减震主缸(3),所述减震主缸(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轮缸(4),且减震轮缸(4)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流通孔(5)并与减震主缸(3)的内部连通,所述减震主缸(3)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塞(6),且活塞(6)的顶端与减震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与安装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8)活动套装在减震轮缸(4)的内部,所述安装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9),且支架(9)的顶端延伸至减震轮缸(4)顶端的外部,两组所述轮胎(2)之间固定套装有位于车架(1)外壁上的电池组安装箱(10),且电池组安装箱(10)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1),两组所述滑轨(11)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移动支架(12),且移动支架(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避震机构(13),所述避震机构(13)包括避震筒(131),所述避震筒(13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支架(12)的顶端,且避震筒(131)内腔的底端与压缩弹簧Ⅰ(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132)的另一端有受力板(133)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受力板(1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震柱(134),所述避震柱(134)的顶端延伸至避震筒(131)顶端的外部,所述避震机构(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支架(12)上方的缓冲层(14),且缓冲层(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缸(15),所述限位缸(15)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Ⅱ(16),所述限位缸(15)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缓冲层(14)上方的减震片(17),两组所述避震机构(13)之间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8),且活动板(18)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19),两组所述限位杆(19)之间活动套装有液压活塞(20),且液压活塞(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10)内部的单电池块(22),所述单电池块(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10)内部安装箱(23),且安装箱(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箱(23)顶端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风扇(25),所述电池组安装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1)顶端的温控箱(26),且温控箱(26的内部固定套装初级绕组(27),所述初级绕组(27)的一端缠绕在口型铁片(28)的一侧,且初级绕组(27)的另一端与单电池块(22)的电极电连接,所述口型铁片(28)的另一侧缠绕有次级绕组(29),且次级绕组(29)的一端与导线(3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线(30)的另一端与次级绕组(2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导线(30)与次级绕组(29)之间固定套装有保护电阻(31)和开关(32),所述保护电阻(31)位于开关(32)的右侧,且开关(32)的正下方设有打铁(33),所述打铁(33)的一端通过电线与保护电阻(31)并联,且打铁(33)的固定套装在线圈(34)的内部,所述开关(32)固定套装在线圈(34)的内部,且线圈(34)的正上方设有位于温控箱(26)内部的磁铁(35),所述打铁(33)的一端通过电线延伸至温控箱(26)设为外部并电连接有蜂鸣器(36),且蜂鸣器(36)固定安装在温控箱(26)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套装有轮胎(2),且轮胎(2)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1)一侧的减震主缸(3),所述减震主缸(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轮缸(4),且减震轮缸(4)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流通孔(5)并与减震主缸(3)的内部连通,所述减震主缸(3)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塞(6),且活塞(6)的顶端与减震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与安装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安装板(8)活动套装在减震轮缸(4)的内部,所述安装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9),且支架(9)的顶端延伸至减震轮缸(4)顶端的外部,两组所述轮胎(2)之间固定套装有位于车架(1)外壁上的电池组安装箱(10),且电池组安装箱(10)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1),两组所述滑轨(11)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移动支架(12),且移动支架(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避震机构(13),所述避震机构(13)包括避震筒(131),所述避震筒(13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支架(12)的顶端,且避震筒(131)内腔的底端与压缩弹簧Ⅰ(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Ⅰ(132)的另一端有受力板(133)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受力板(1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震柱(134),所述避震柱(134)的顶端延伸至避震筒(131)顶端的外部,所述避震机构(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支架(12)上方的缓冲层(14),且缓冲层(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缸(15),所述限位缸(15)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Ⅱ(16),所述限位缸(15)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缓冲层(14)上方的减震片(17),两组所述避震机构(13)之间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8),且活动板(18)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19),两组所述限位杆(19)之间活动套装有液压活塞(20),且液压活塞(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10)内部的单电池块(22),所述单电池块(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池组安装箱(10)内部安装箱(23),且安装箱(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箱(23)顶端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风扇(25),所述电池组安装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1)顶端的温控箱(26),且温控箱(26的内部固定套装初级绕组(27),所述初级绕组(27)的一端缠绕在口型铁片(28)的一侧,且初级绕组(27)的另一端与单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