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46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顶板、上模板、分型面、下模板;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模具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与顶板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下侧设置有下模板,且下模板与上模板通过导套及导柱相连接;所述分型面处于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所述下模板的下侧设置有方铁,且方铁与下模板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注塑模具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阶梯分型,保证注塑件壁厚均匀,减小熔接痕,提高了注塑件的外观质量和光洁度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目前的塑料模具结构中,有些薄壁的塑料产品,在成型后壁厚不均匀,产品熔接痕较大,外观质量和光洁度较差,达不到装配要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壁厚不均匀,产品熔接痕较大,外观质量和光洁度较差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壁厚不均匀,产品熔接痕较大,外观质量和光洁度较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顶板、上模板、分型面、下模板、导套、导柱、方铁、复位杆、顶针、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底板、定位圈、浇口套、注塑件;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模具本体的顶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顶板(2)、上模板(3)、分型面(4)、下模板(5)、导套(6)、导柱(7)、方铁(8)、复位杆(9)、顶针(10)、顶针面板(11)、顶针底板(12)、底板(13)、定位圈(14)、浇口套(15)、注塑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模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下侧设置有上模板(3),且上模板(3)与顶板(2)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的下侧设置有下模板(5),且下模板(5)与上模板(3)通过导套(6)及导柱(7)相连接;所述分型面(4)处于下模板(5)与上模板(3)之间;所述下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顶板(2)、上模板(3)、分型面(4)、下模板(5)、导套(6)、导柱(7)、方铁(8)、复位杆(9)、顶针(10)、顶针面板(11)、顶针底板(12)、底板(13)、定位圈(14)、浇口套(15)、注塑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模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下侧设置有上模板(3),且上模板(3)与顶板(2)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的下侧设置有下模板(5),且下模板(5)与上模板(3)通过导套(6)及导柱(7)相连接;所述分型面(4)处于下模板(5)与上模板(3)之间;所述下模板(5)的下侧设置有方铁(8),且方铁(8)与下模板(5)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方铁(8)的下侧设置有底板(13),且底板(13)与方铁(8)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底板(13)的上侧设置有顶针底板(12);所述顶针底板(12)的上侧设置有顶针面板(11),且顶针面板(11)与顶针底板(12)通过螺栓方式相连接;所述顶针面板(11)上设置有若干顶针(10),且顶针(10)与顶针面板(11)为过盈配合;所述顶针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焰王志成何宴彬龚元杰付化堂张延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昊昌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