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4551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在蓄电池中加入胶体电解质,静置0.5~1h,化成程序依次包括十充阶段、交替的九次放电阶段和静置阶段与抽酸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动力型胶体电池难以化透的难题,能保证胶体电池正极板化成均匀,活性物质转换充分,提高胶体电池内化成质量。同时该工艺在第9放电容量检测与配组放电之前总化成时间为27~51h,总净充电量为额定容量的3.4~8.75倍,减少电池充电电量与化成时间,增强电池有效充入电量,提高动力胶体电池生产产能,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电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的化成是铅酸蓄电池制造中十分关键的一道工序,其化成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即使是同配方、同工艺、同批次的铅酸蓄电池,在化成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电流与不同的化成时间也会导致活性物质的颗粒大小与排列形式的变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一般分内化成与外化成两种,内化成与外化成(槽化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工艺流程简化了极板水洗、干燥和电池补充电以及槽式化成的装片、焊接、取片等工序,节省了大量的能源(纯水、酸和电等能源)、工时,占地面积小,不用购置化成槽设备和防酸雾设备,电池成本能得到一定的降低。极板不易为杂质所污染,能降低电池自放电,提高电池的一致性,延长了电池寿命。现有动力型AGM阀控铅酸蓄电池通常采用三充两放,四充三放的内化成工艺,该工艺能够保证AGM电池的正极板化成均匀,活性物质充分转换。但是,胶体电解质的存在会延缓电解质的扩散速度,增加电池的内阻对内化成的效果起到负面作用,因此胶体动力铅酸电池内化成采用上述三充两放工艺、四充三放内化成工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池中加入胶体电解质,静置0.5~1h,化成程序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一充阶段:先以0.1~0.15C电流充电3~5h,再以0.15~0.2C电流充电3~5h;(2)一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3)二充阶段:以0.15~0.2C电流充电3~5h;(4)二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5)三充阶段:以0.2~0.25C电流充电2~4h;(6)三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7)四充阶段:以0.25~0.3C电流充电2~4h;(8)四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动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池中加入胶体电解质,静置0.5~1h,化成程序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一充阶段:先以0.1~0.15C电流充电3~5h,再以0.15~0.2C电流充电3~5h;(2)一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3)二充阶段:以0.15~0.2C电流充电3~5h;(4)二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5)三充阶段:以0.2~0.25C电流充电2~4h;(6)三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7)四充阶段:以0.25~0.3C电流充电2~4h;(8)四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9)五充阶段:以0.3~0.35C电流充电2~4h;(10)五放阶段:以0.1~0.2C电流放电0.5~1h;(11)六充阶段:以0.15~0.25C电流充电2~4h;(12)六放阶段:以0.2C电流放电0.5~1h;(13)七充阶段:以0.15~0.25C电流充电2~4h;(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少振项晨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