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桥兴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58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清洗隧道内壁以除去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使用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使用该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反光漆和/或蓄光漆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汽车的灯光照射达到反射漆和/或蓄光漆以进行自发光的目的,可明显改善隧道光环境的舒适度,提高隧道内障碍物可视距离,有利于保障隧道内的运营行车安全,减少或取消隧道照明用灯,节能降耗减少运营成本,为国家的绿色照明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照明系统及施工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公路隧道属于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其空间环境狭窄、光线变化大,公路隧道附近不仅车速高、交通量大,特别是在进入高速公路隧道时,视野内光线的明暗发生急剧变化,人的视力骤然下降,对行驶着的驾驶员通过隧道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因此照明系统成为高速公路隧道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大多采用最节能的LED隧道灯解决隧道照明问题,但是由于隧道需要每天24小时时刻不能间断的提供照明,加之隧道繁多,运营和维护成本高,隧道照明所需的电量非常惊人,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悖离国家绿色照明战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隧道反光环,这些隧道反光环上往往设置有熔胶层,在熔胶层上设置有珠状体,在珠状体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透光层等,当车辆驶入隧道入口时高强入射的车灯光线照射于隧道反光环上,然后隧道反光环将光线反射回光源附近,从而使得司机能够直接看到明亮的隧道内壁,缩短了司机暗适应的时间,起到了隧道内照明的作用。但是这些安装在隧道中的隧道反光环长时间使用容易脱落,并且间距长只能起辅助作用,需要进行后期维修或更换,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在对该隧道反光环进行施工时,需要通过搭设满堂架、人工配合、吊装等工艺结合进行生产,不仅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也比较低,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往隧道内壁上喷涂底漆、反光漆、蓄光漆等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涂料,又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且能够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施工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隧道照明技术中造成的大量能源浪费、悖离国家绿色照明战略的问题,并且解决现有施工技术通过搭设满堂架、人工配合、吊装等工艺施工造成的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隧道内壁以除去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S2、使用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S3、使用该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反光漆和/或蓄光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高压水枪喷洗隧道内壁;S12、使用鼓风机吹隧道内壁至完全干燥。进一步,所述高压水枪喷射方向与隧道内壁面的夹角为30°。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的喷涂设备包括与隧道内壁形状匹配的弧形骨架、支撑弧形骨架的行走车以及沿弧形骨架弧度安装的喷洒管道,行走车上设有为喷洒管道提供漆液的漆液桶以及泵送漆液的漆液泵,向漆液桶中添加底漆,行走车带动弧形骨架沿隧道长度方向行进,漆液泵泵送底漆经过喷洒管道喷涂在隧道内壁上。进一步,所述隧道内铺设有轨道,行走车沿轨道移动进行自动导向;或在行走车上设置与隧道内壁接触的滚轮,行走车通过滚轮沿隧道内壁移动进行自动导向。进一步,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将盛有底漆的漆液桶更换为盛有反光漆或蓄光漆的漆液桶;S32、启动漆液泵将反光漆或蓄光漆泵送经过喷洒管道以清洗残余的底漆。进一步,所述步骤S3包括对隧道内壁全部喷涂反光漆或蓄光漆。进一步,所述步骤S3包括对隧道内壁下半部分喷涂反光漆,对隧道内壁圆顶部分喷涂蓄光漆。进一步,所述隧道内壁下半部分为地平标高0米至2米或4米范围内,所述隧道内壁圆顶部分为地平标高2米或4米至隧道内壁顶部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包括隧道内壁上喷涂的底漆,所述底漆上喷涂有反光漆和/或蓄光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反光漆、蓄光漆等涂料,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弧形骨架的弧度与隧道截面的弧度匹配,使得设置在弧形骨架上的喷洒管道与隧道内壁的形状匹配,能够保证涂料喷涂距离的一致性,配合控制行走车的移动速度,能够保证隧道内壁上所喷涂的涂料的均匀性,确保了施工质量,并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来喷涂隧道内壁,所需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少,节省了成本开支,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汽车的灯光照射达到反射漆和/或蓄光漆以进行自发光的目的,可明显改善隧道光环境的舒适度,提高隧道内障碍物可视距离,有利于保障隧道内的运营行车安全,减少或取消隧道照明用灯,节能降耗减少运营成本,为国家的绿色照明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行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漆液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骨架座与主骨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洒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行走车;110—车轮;121—底座;122—液压升降缸;123—升降平台;124—液压杆;125—骨架座;126—滑套;130—漆液泵;141—漆液桶;142—桶盖;143—搅拌电机;144—开启盖;145—搅拌轴;146—搅拌叶片;151—行走电机;152—主动轮;153—从动轮;154—传动带;160—配重块;20—弧形骨架;210—主骨架;220—横支杆;230—斜支撑;30—喷洒管道;31—三通管;32—喷油嘴;40—供液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清洗隧道内壁以除去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以避免喷涂在隧道内壁上的底漆、反光漆、蓄光漆等涂料由于杂质的脱落而影响隧道照明系统的照明功能。该步骤中,可以先采用高压水枪喷洗隧道内壁,通过水枪的高压作用冲掉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其中,高压水枪喷射方向与隧道内壁面的夹角为30°,能够使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很容易被冲洗掉。然后使用鼓风机吹隧道内壁至完全干燥,一般情况下,鼓风机持续吹2小时左右能够使隧道内壁完全干燥,使得底漆、反光漆、蓄光漆等涂料喷涂后能够稳固的粘附在隧道内壁上。二、使用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如图1至图6所示,该喷涂设备包括与圆弧形的隧道内壁形状匹配的弧形骨架20、支撑弧形骨架20并能够带动弧形骨架20沿隧道长度方向行进的行走车10以及沿弧形骨架20所架设的弧度方向安装的喷洒管道30,支撑弧形骨架20两端的底脚部位分别支撑在行走车10上,两个行走车10带动弧形骨架10同步移动。在行走车10上设有存储反光漆、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隧道内壁以除去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S2、使用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S3、使用该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反光漆和/或蓄光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隧道内壁以除去附着在隧道内壁上的杂质颗粒;S2、使用能够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的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底漆;S3、使用该喷涂设备对隧道内壁喷涂反光漆和/或蓄光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高压水枪喷洗隧道内壁;S12、使用鼓风机吹隧道内壁至完全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枪喷射方向与隧道内壁面的夹角为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喷涂设备包括与隧道内壁形状匹配的弧形骨架、支撑弧形骨架的行走车以及沿弧形骨架弧度安装的喷洒管道,行走车上设有为喷洒管道提供漆液的漆液桶以及泵送漆液的漆液泵,向漆液桶中添加底漆,行走车带动弧形骨架沿隧道长度方向行进,漆液泵泵送底漆经过喷洒管道喷涂在隧道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隧道反射蓄光自发光照明系统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桥兴刘龙跃
申请(专利权)人:刘桥兴刘龙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