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43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石菖蒲15g、皂荚10g、地龙10g、丹参15g;该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综合了茯苓、黄芩、胆南星、石菖蒲、地龙、丹参等多种中药材的药性,具有理气健脾开胃,熄风通脉之功效。主治中风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症见呃逆、胃脘痛、纳差、腹胀、便秘及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多种病症,是一种广效的中药合剂,适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可是人们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据权威部门报告,70%以上的职业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全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糖尿病人4000万以上,每年新增癌症病人200万;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10年前下降了5岁,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则低17岁。“健康虽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的观念促使人们更注重和寻求如何运用最好的方法来预防、缓解和改善亚健康及慢性病的问题;虽然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是化学药品、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趋严重,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大量涌现。据国家卫生部报道,中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对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各种慢性疾病来说,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症状和病情,但大多数情况下药物只能治标很难治本,所以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是缓慢地不断地加重,药物使用量也是逐步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甚,对人体各系统脏器又产生更多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中药因为其疗效舒缓,药物毒性小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理气健脾开胃,熄风通脉之功效的运脾豁痰通窍合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石菖蒲15g;皂荚10g;地龙10g;丹参15g。该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石菖蒲15g以及皂荚10g切段并加入1g碳酸钠,在80~100℃温度下用水提取数次,合并滤液;二、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地龙10g、丹参15g混合得到煎煮中药,将该煎煮中药用水浸泡1小时,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再往滤渣中加水180~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合并两次煎液;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和步骤一得到的煎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20,得到运脾豁痰通窍合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将石菖蒲15g以及皂荚10g切段并加入1g碳酸钠,在80~100℃温度下用120~200g水提取数次,合并滤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将煎煮中药用90~120g水浸泡1小时,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往滤渣中加70~80g水180~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步骤三中得到的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分装到药瓶中,分装规格为100ml/瓶。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的服用方法,一次内服20ml,一天3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综合了茯苓、黄芩、胆南星、石菖蒲、地龙、丹参等多种中药材的药性,具有理气健脾开胃,熄风通脉之功效。主治中风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症见呃逆、胃脘痛、纳差、腹胀、便秘及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多种病症,是一种广效的中药合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石菖蒲15g;皂荚10g;地龙10g;丹参15g;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药理为: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痰;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胆南星,清火化痰,镇惊定痫。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皂荚,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地龙,清热息风,通经活络,清肺平喘,清热利尿;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制作合剂,100ml/瓶。服用方法:一次20ml,一天3次具有理气健脾开胃,熄风通脉之功效。主治中风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症见呃逆、胃脘痛、纳差、腹胀、便秘及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一、将石菖蒲15g以及皂荚10g切段并加入1g碳酸钠,在80~100℃温度下用水提取数次,合并滤液;二、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地龙10g、丹参15g混合得到煎煮中药,将该煎煮中药用水浸泡1小时,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再往滤渣中加水180~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合并两次煎液;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和步骤一得到的煎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20,得到运脾豁痰通窍合剂。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分装到药瓶中,分装规格为100ml/瓶。服用方法:一次20ml,一天3次。优选的,步骤一中将石菖蒲15g以及皂荚10g切段并加入1g碳酸钠,在80~100℃温度下用120~200g水提取数次,合并滤液。优选的,步骤二中将煎煮中药用90~120g水浸泡1小时,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优选的,步骤二中往滤渣中加70~80g水180~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茯苓            12g;青皮            10g;黄芩            15g;胆南星          5g;石菖蒲          15g;皂荚            10g;地龙            10g;丹参            1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脾豁痰通窍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石菖蒲15g;皂荚10g;地龙10g;丹参1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脾豁痰通窍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石菖蒲15g以及皂荚10g切段并加入1g碳酸钠,在80~100℃温度下用水提取数次,合并滤液;二、茯苓12g、青皮10g、黄芩15g、胆南星5g、地龙10g、丹参15g混合得到煎煮中药,将该煎煮中药用水浸泡1小时,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再往滤渣中加水180~200℃煎煮30min,滤出煎液,合并两次煎液;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滤液和步骤一得到的煎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原体积1/20,得到运脾豁痰通窍合剂。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