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及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02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电致变色材料和PET材料;在所述玻璃片和所述PET材料之间设置密封物,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在所述密封物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后将所述灌液口密封。在所述玻璃片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所述玻璃片上连接下导电线,所述下导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在所述PET材料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所述PET材料上连接上导电线,所述上导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将上层结构的玻璃改用PET材料,相比玻璃,不易碎,避免玻璃碎片对人员的伤害;设置密封物对电致变色材料进行密封,保证变色效果;在密封物上设置灌液口,便于电致变色材料的注入。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后视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及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后视镜
,具体涉及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及后视镜。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使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后视镜,可以通过电子感应系统,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光的强度,起到防眩目的作用。目前市场上许多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都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玻璃是易碎品,一旦出现破裂,玻璃碎片容易对乘车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将上层结构的玻璃改用PET材料。所述PET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击能力强;相比玻璃,不易碎,可更好地保护产品,避免玻璃碎片对人员的伤害;设置密封物对电致变色材料进行密封,保证变色效果;在密封物上设置灌液口,便于电致变色材料的注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电致变色材料和PET材料;在所述玻璃片和所述PET材料之间设置密封物,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在所述密封物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后将所述灌液口密封。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物为胶状物。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电致变色EC液。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玻璃片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玻璃片上连接下导电线,所述下导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PET材料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PET材料上连接上导电线,所述上导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灌液口为方形或圆形的通孔。一种后视镜,包括所述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上层结构的玻璃改用PET材料;所述PET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击能力强;相比玻璃,不易碎,可更好地保护产品,避免玻璃碎片对人员的伤害;设置密封物对电致变色材料进行密封,保证变色效果;在密封物上设置灌液口,便于电致变色材料的注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密封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电致变色材料和PET材料;在所述玻璃片和所述PET材料之间设置密封物,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在所述密封物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后将所述灌液口密封。将上层结构的玻璃改用PET材料;所述PET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击能力强;相比玻璃,不易碎,可更好地保护产品,避免玻璃碎片对人员的伤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其显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1、电致变色材料3和PET材料2;在所述玻璃片1和所述PET材料2之间设置密封物4,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在所述密封物4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40。目前市场上许多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都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玻璃是易碎品,一旦出现破裂,玻璃碎片容易对乘车人造成伤害。因此,将上层结构的玻璃改用PET材料,使之更具人性化,更安全,更具有市场。所述PET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击能力强。相比玻璃,不易碎,可更好地保护产品,避免玻璃碎片对人员的伤害。做一步改进,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可采用电致变色EC液。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典型代表是三氧化钨。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做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物4为胶状物,呈环状,其包覆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周边。在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后,密封所述灌液口40,使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不外露。所述灌液口40的数量及相对距离可视使用情况而定。所述灌液口为方形或圆形的通孔,其他易于制造使用的形状均可。做一步改进,在所述玻璃片1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所述PET材料4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所述玻璃片1内表面和所述PET材料4内表面均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及所述密封物4相接触。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设置透明导电薄膜,所述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既能导电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种薄膜,主要有金属膜系、氧化物膜系、其他化合物膜系、高分子膜系、复合膜系等。做一步改进,在所述玻璃片1上连接下导电线10,所述下导电线10与电源电性连接。在所述PET材料2上连接上导电线20,所述上导电线20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使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使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起到调节光强度和缓解眩目的作用。所述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制造及使用流程是:在所述玻璃片1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可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在所述PET材料4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所述玻璃片1内表面上设置所述密封物4,在所述密封物4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40,再与所述PET材料4内表面贴合成一个整体;从所述灌液口40注入所述电致变色EC液,然后密封所述灌液口40,使所述电致变色EC液固化;通过所述下导电线10和所述上导电线20与电源电性连接,实现所需的变色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后视镜,包括所述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所述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1、电致变色材料3和PET材料2;在所述玻璃片1和所述PET材料2之间设置密封物4,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在所述密封物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电致变色材料和PET材料;在所述玻璃片和所述PET材料之间设置密封物,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在所述密封物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后将所述灌液口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的玻璃片、电致变色材料和PET材料;在所述玻璃片和所述PET材料之间设置密封物,使其密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在所述密封物上设置至少一灌液口,注入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后将所述灌液口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物为胶状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电致变色EC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碎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片内表面上设置透明导电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银林汉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