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40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由第一基板、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单元、电双层电容单元、第二透明导电层、黏着胶层和第二基板组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安装在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与电双层电容单元固定连接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所述黏着胶层固定连接在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基板固定安装在黏着胶层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同一基板上集成了电致变色单元和电双层电容单元,选用针对集成器件总电容值的测量作为监测电致变色单元膜层缺陷的辅助单元,进一步扩大电致变色材料在高功率或动态变色上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
本技术属于电气元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材料是在该材料施加电压后能改变颜色、且此反应为可逆的变色材料。藉由此原理发展出电致变色装置,在建筑物的节能玻璃窗、汽车车窗、后视镜等处都可应用。公知的电致变色装置包含二个间隔相对的透明基板、两层分别位于透明基板之间且上下间隔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以及位于该等透明导电层间的一电致变色层、一电解质层与一离子储存层。分别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拉出电极接线后,即可以直流电源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在变色与脱色之间循环操作。公知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等同于法拉第电化学电容(或称准电容)结构,于电解质内的可游离离子在变色与脱色的过程中,自由移动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储存层之间,并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储存层发生可逆之氧化还原反应。当电致变色制法采用半固态式制法时,胶态电解质层虽可具备较高的游离离子密度,然而半固态制法在黏合两边的基板时,容易发生溢胶并导致器件信赖性劣化等缺点,因此单侧全固态式制法较符合实用的工艺。公知的电致变色材料在以大面积基板为主的器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基板、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单元、电双层电容单元、第二透明导电层、黏着胶层和第二基板组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安装在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与电双层电容单元固定连接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所述黏着胶层固定连接在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基板固定安装在黏着胶层的上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基板、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单元、电双层电容单元、第二透明导电层、黏着胶层和第二基板组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安装在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与电双层电容单元固定连接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所述黏着胶层固定连接在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基板固定安装在黏着胶层的上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致变色与电双层电容结构的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晟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