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生产沥青混凝土的设备中的混凝料进行计量的方法和塔及相关的生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0501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待引入设备的搅拌器中的混凝料的一种计量方法,所述设备用于产生生产沥青混凝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了对每一混凝料进行计量,在计量循环中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控制系统用待计量的混凝料填充计量斗并操作将计量斗中的料卸入搅拌器中,直到由计算机处理的控制系统所检测的计量斗重量已经减小了一定量为止,其中所述一定量先前已被设定为对应于待引入搅拌器中的混凝料量。一种根据本方法的混合塔(12)包括搅拌器(19)和用于每一混凝料的计量斗(18),计量斗(18)设有称重装置并被供入待计量的混凝料。计量循环中的计算机处理控制系统操作将计量斗(18)中的料卸入搅拌器(19)中,直到由计算机处理控制系统所检测的计量斗重量减小一定量为止,所述一定量已经先前被设定为对应于待引入搅拌器中的混凝料量。也描述了一种装配有这种混合塔的设备(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混凝料进行计量的方法和塔,还涉及一种生产沥青产品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沥青基本上由几种不同的成分物如砂砾、沙、填料、粘合剂(通常为沥青)和其他物质(软木、纤维素、胶乳、树脂等)形成,所述其他物质适合于提供基础产物的主要特性或增强上述特性。对于每一种特殊应用(铺路、机场跑道、堤防覆盖物、地面隔热、运动场地等)来说,要求沥青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但是一旦这些物理特性由设计者规划且确定,在生产步骤期间必须强制遵守。例如,具有一种区分和关联大多数不同类型沥青的典型特性;该特性是粒度曲线,即,限定不同石制成分的尺寸和相互比例量的函数。不关注该参数会使产品的功能特性无效和/或大大削弱产品的耐久性。上述事实使得对不同成分进行计量的设备需要足够精确且公差十分小。在现代的间断循环设备中,除了第一步骤之外,生产过程完全是自动的。通常,混凝料遵循它们自己的程序,首先开始在场地的压碎石块中选择待形成配方的合适粒度石块,接着进行干燥和加热步骤、进行热的重新分类(如果需要)、存储在等候筒仓或筒仓中,对不同部分称重并将其引入搅拌器中。同时,通过其他方法并使用合适装置,对配方的所有其他不同成分物进行计量,然后根据设备的自动操作所规定的次数和次序随后将它们引入搅拌器中。待计量的最关键成分物之一由混凝料表示,这主要由于待计量的混凝料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决定的。如上所述,为此目的,混凝料遵循它们自己的特殊程序。通常,首先使用一种机械装置通常是机械铲来从贮料堆中收集混凝料材料,并分离地将不同粒度的成分装入进料装置的各自计量斗中,所述进料装置也被称之为预计量器。当已经完成进料装置的装料时,开始实际的生产步骤;操作员起动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输入不同变量参数并开始生产,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从处理计算机的中央存储器中再调用待生产的配方的类型和数目。根据控制系统的命令,混凝料从进料装置移入烘干设备中,然后被送入所谓的混合塔的顶部,以被计量并与其他配方成分一起被引入搅拌器中。在混合塔中,对于将每一区域中的成分由于重力作用而卸到下一区域来说,一些从顶部到底部被垂直设置的区域是相同的,这些区域即是,热混凝料选择区域、等候计量斗区域、称重区域、混合区域和卸下成品的区域。等候计量斗区域包括平行六面体形式的金属薄板,其内部由分隔件分开以形成与待分类的混凝料部分数目相同的多个漏斗形状部分。在现有技术的第一种类型的设备中,自动系统同时操作所有预计量器,从而混凝料被混合并从干燥机中出来时必须被重新分级,其中所述预计量器对于构成配方来说是必须的。为此目的,混凝料被传送到设置在混合塔顶部上的选择区域中的振动筛中。相反地,在第二种类型的设备中,每一进料装置被设置成容纳已适当限定的粒度等级混凝料,所述粒度等级混凝料用于几种配方。对于特殊配方所需的每一粒度混凝料来说,混凝料的干燥及将其传送入搅拌塔中是单独进行的,在塔顶部的选择区域中仅设置一个分配装置,其依次开始将不同粒度的成分放入预定等候部分中以避免过早混合所述不同粒度成分。因此,仅在等候部分已被填满时开始混凝土的生产。这两种类型的设备具有优点和缺点。例如,在第一种类型的公知设备中,为了将筛的体积和复杂性保持在合理的限制范围内,选择的标准数目通常是四种,但是最大数目通常不超过七种且仅用于最复杂的设备。等候区域必须设置溢流通道,这是由于因为不同原因没有十分精确的量度指示器,并且也是由于不可能以如此方式对重新分类筛进料而使下面的筒仓的分配量总等于所收集的量。理论上来说,在第二种类型中没有限制被使用的混凝料的选择数目和类型,但即使使用单一分级容器也难以扩大设备并阻碍了在生产成分方面的实际经济规模。在连续引入混凝料期间检测不同筒仓的填充方面也存在困难。在现代公知的设备中,采用重量来计量不同成分物。为此目的,邻近于搅拌器处计量斗配备有称重仪器(通常是载重单元)。在混合期间来向这些计量斗中进料,从而在一个混合周期结束时迅速开始另一个循环。在公知的设备中,为了对混凝料称重,使用定位在搅拌器垂直位置上并位于等候筒仓的卸料口之下的计量斗。在搅拌期间(大约30秒),等候筒仓的卸料口每次一个连续地打开和关闭,从而它们中的每一个将配方所规定的混凝料量引入下面的计量斗中。自动系统对连续进行的称重操作进行控制,并在已经达到配方所规定的重量时关闭相关筒仓的闸板。各个称重操作的计量总和给出待引入搅拌器中的混凝料总量。在混合时间终了时,当搅拌器的闸板打开并在混凝土落下后关闭时,对混凝料进行称重的计量斗的闸板再打开并将其中的成分物卸入搅拌器中以开始新的循环。混合步骤期间,构成配方的其他成分物也将在搅拌器设备自动规定的次数和时间延迟内被卸出。对混凝料进行称重的公知技术涉及几个问题,其影响整个设备的操作和成品质量。在对每一种混凝料的准确所需量进行称重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甚至会产生偏离预定配方的严重偏差。例如,当计量斗检测出已经达到预定混凝料重量时,控制系统将从等候筒仓的相应部分关闭混凝料的卸料闸板。但是,在闸板和下面的计量斗之间必然存在一空间,在关闭上部闸板时,该空间中仍含有不确定量的下落混凝料,该下落混凝料并没有被称重。这引起了不可避免的过量计量。使用一种接收从所有等候筒仓中所卸出的材料的下部计量斗也引起等候筒仓不可能标准化的问题,这是因为自材料全部必须被卸入所述计量斗中之后,这些材料优选地被认为是同一筒仓的部分,也由于减小了闸板和计量斗之间的路径并限制了上述过量计量误差。因此,如果希望等侯部分增加,则能处理更大量的混凝料,如果用于每一混凝料的可利用空间不被减小,则用一个不同形状且尺寸更大的筒仓来取代整个筒仓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方法、塔和设备来消除上述缺陷,所述方法、塔和设备能高准确性地制成配方,并能容易且便宜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等候筒仓的非标准化问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塔和设备不仅能解决公知的混凝料计量系统中存在的典型计量问题,而且能达到解决公知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的另外目的,其中这些问题是由于不可能设置精确的量度指示器及需要将热混凝料卸到地面上的溢流通道而引起的,这些将带来严重的能源浪费(注意设备所消耗的90%以上的热能和电能用于加热/干燥混凝料)。在生产沥青混凝土的公知设备中存在另一问题,即,为了避免过量和不可接受地延伸混合塔高度,计量斗和下面的搅拌器之间的空间(因此和可利用的容积)在高度上受到限制,其中计量斗的尺寸被设计为能容纳从所有等候筒仓中卸出的材料。在公知设备中,待循环的湿碾磨沥青直接进入搅拌器将以这种方式接触已存在于搅拌器中的过热混凝料即会引起突然且不可控制地形成蒸汽。这种现象引起了搅拌器中的蒸汽“爆炸”,结果引起含尘气体从计量斗中反常溢出并甚至朝周围金属壁夹带粗粉末。由于形成粉末的材料的特性的不同,在比较长或比较短的期间内会发生堵塞。也将在等候筒仓的壁上出现冷凝现象和水滴滴落现象。所有这些是由于用于气体膨胀的有限空间、不合适的绝热程度及去除短期形成的蒸汽量的困难引起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也是解决这些问题,能在搅拌器之上形成用于气体膨胀的合适自由空间,同时并没有大量增加塔高度或减小不同塔元件的使用尺寸。由于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已经构想了一种计量待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量待引入设备的搅拌器中的混凝料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将被计量的每一混凝料,在计量循环中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控制系统用待计量的混凝料填充计量斗并操作将计量斗中的料卸入搅拌器中,直到由计算机处理的控制系统所检测的计量斗重量已经减小了一定量为止,其中所述一定量先前已被设定为对应于待引入搅拌器中的混凝料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贝洛利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地设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