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889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涉及电机检测设备领域,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支撑件的顶端,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中间位置,第一安装件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第二安装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直流电机外机的转轴通过连接器连接。本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可以将待测试的无刷直流电机外机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然后将作为驱动动力的交流电机对应安装在第二安装件上,然后用交流电机驱动无刷直流电机外机,观察测试其性能,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组装简单,故障时非专业人员可以快速修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机测设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无刷直流电机外机,测试反电势使用半自动化设备使用伺服电机驱动无刷直流电机转动。反电势检测台,造价高,结构复杂一个零件故障整台设备不能运行,而且维修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直流电机外机的转轴通过连接器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直流电机外机,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第三安装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三安装件为板状结构。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三根螺纹支撑杆以及多个与所述螺纹支撑杆相匹配的螺帽,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开设有至少三个与所述螺纹支撑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三安装件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沉孔,所述螺纹支撑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上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沉孔固定,所述螺纹支撑杆通过螺帽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三安装件固定。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为交流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可以将待测试的无刷直流电机外机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然后将作为驱动动力的交流电机对应安装在第二安装件上,通过支撑件的支撑使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开,为无刷直流电机外机和交流电机的安装提供空间,然后用交流电机驱动无刷直流电机外机,观察测试其性能,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组装简单,故障时非专业人员可以快速修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第一安装件;11-第一安装部;20-第二安装件;21-第二安装部;30-第三安装件;40-支撑件;41-螺纹支撑杆;42-螺帽;50-驱动电机;60-直流电机外机;70-连接器;80-通孔;81-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外机60反电势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第三安装件30和支撑件40,第一安装件10的作用是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60,第二安装件20的作用是用于安装驱动电机50,第三安装件30的作用是作为本装置的底座,使装置整体保持平稳。支撑件40的作用是将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连接并支撑起来,使第一安装件10和第二安装件20之间留足用于安装待测试电机和驱动电机50的空间。具体的,第一安装件10设置于支撑件40的顶端,第二安装件20设置于支撑件40的中间位置,这里的中间位置可以是支撑件40的正中间,也可以是靠近支撑件40正中间部分的位置。驱动电机50的驱动轴与直流电机外机60的转轴通过连接器70连接,这里的连接器70可以设置成套筒,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连接结构,套筒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50的驱动轴与直流电机外机60的转轴连接。这里的驱动电机50为交流电机,驱动电机50转动就可以带动直流电机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这里采用塑料制成,避免采用导电材料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另外,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均设置成板状结构,较佳的,这里的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设置成圆盘型。第一安装件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第一安装部11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60,第二安装件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1,第二安装部21用于安装驱动电机50,这里的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21分别为开设在第一安装件10和第二安装件20上的上的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0包括至少三根螺纹支撑杆41以及多个与螺纹支撑杆41相匹配的螺帽42,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安装件10和第二安装件20均开设有至少三个与螺纹支撑杆41相匹配的通孔80,第三安装件30开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通孔80相匹配的沉孔81,螺纹支撑杆41依次穿过第一安装件10和第二安装件20上的通孔80并与沉孔81固定,螺纹支撑杆41通过螺帽42与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固定。较佳的,这里的螺纹支撑杆41设置成四根,相对应的,第一安装件10和第二安装件20上的通孔80均设置成四个,并且四个通孔80沿第一安装件10等间距环形设置,四个通孔80沿第二安装件20等间距环形设置,第三安装件30上的沉孔81设置成四个,四个沉孔81沿第三安装件30等间距环形设置。每根螺杆上均套设有至少五个螺帽42,其中两个螺帽4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件10的两侧且与第一安装件10抵紧,其中两个螺帽42分别位于第二安装件20的两端且与第二安装件20抵紧,剩余的一个螺帽42位于第三安装件30的靠近第二安装件20的一侧且与第三安装件30抵紧,螺帽42与螺纹支撑件40以及第一安装件10、第二安装件20和第三安装件30之间的连接,使得整个装置达到稳固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直流电机外机的转轴通过连接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安装直流电机外机,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直流电机外机的转轴通过连接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直流电机外机,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测试驱动工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琨蒋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