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琴其专利>正文

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87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2)、回潮;(3)揉捻;(4)发酵;(5)、分次烘烤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茶叶变软易于加工又不至少带入多余水分。采用分次揉捻的方法,与传统一次揉捻相比,多次造型茶叶形状更好,且每次间隔时间,茶叶得到舒缓,有利于有效成分深入到茶叶中反应,促进多酚氧化酶和葡萄糖苷酶β发挥氧化作用,促进茶黄素、茶红素的形成。还可以避免一次烘烤时间太长茶叶特殊香味损失多,茶品脆,香气、汤色等有效成分流失多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次烘烤干燥工艺参数,在达到传统水分干燥的目的,可有效提高茶的香气、提高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英文为Black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其主要加工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步骤。红茶加工过程中具有收敛性的茶多酚的减少,茶黄素、茶红素等增多。茶黄素和茶红素对红茶的汤色和滋味起着重要作用,茶黄素是影响红茶汤色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红茶汤色的明亮度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茶红素是决定红茶汤色红艳程度的主要因素。他们一起构成红茶独特保健功能的“灵魂”。目前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利用茶加工的专利,但是普遍存在口味淡,茶气弱,滋味苦涩口感差,汤色差的问题,致使茶未能很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每年5月采摘茶鲜叶,摊放,所述摊放的厚度不大于1.2cm,在日光或烘房中萎凋至叶片含水量为17%,叶片周边泛红时萎凋结束,得萎凋茶叶;(2)、回潮:取萎凋茶叶起堆成厚度为9cm的茶堆,在茶堆表面盖湿润棉布进行回潮,得回潮茶叶;(3)揉捻:取回潮茶叶采用石磨分3次加压方式进行揉捻,每次5min,得揉捻茶叶;(4)发酵:取揉捻茶叶,调节揉捻茶叶的水分含量41%,发酵7小时,保持茶叶温度为39℃,得发酵茶叶;(5)、分次烘烤干燥:取发酵茶叶摊放成厚度为2.6cm厚度,进行第一次烘烤,取出置23℃的环境下放冷至室温后继续保留2小时,进行第二次烘烤,取出放置,待茶叶温度低于42℃后,取出包装即得成品红茶,所述第一次烘烤的温度为69℃、时间为3小时,所述第二次烘烤的温度为90℃、时间为0.5小时。所述茶鲜叶为梅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将新鲜加工回来的茶叶萎凋大部分水分,茶叶相对比较脆,直接加工碎叶较多品相差,通过在表面盖湿润棉布,可以使茶叶变软易于加工又不至少带入多余水分。采用分次揉捻的方法,与传统一次揉捻相比,多次造型茶叶形状更好,且每次间隔时间,茶叶得到舒缓,有利于有效成分深入到茶叶中反应,促进多酚氧化酶和葡萄糖苷酶β发挥氧化作用,促进茶黄素、茶红素的形成。在干燥过程中,通过两次烘烤后取出冷至室温,可以避免一次烘烤时间太长茶叶特殊香味损失多,茶品脆,香气、汤色等有效成分流失多等;本专利技术的多次烘烤干燥工艺参数,在达到传统水分干燥的目的,可有效提高茶的香气、提高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每年5月采摘茶鲜叶,摊放,所述摊放的厚度不大于1.2cm,在日光或烘房中萎凋至叶片含水量为17%,叶片周边泛红时萎凋结束,得萎凋茶叶;(2)、回潮:取萎凋茶叶起堆成厚度为9cm的茶堆,在茶堆表面盖湿润棉布进行回潮,得回潮茶叶;(3)揉捻:取回潮茶叶采用石磨分3次加压方式进行揉捻,每次5min,得揉捻茶叶;(4)发酵:取揉捻茶叶,调节揉捻茶叶的水分含量41%,发酵7小时,保持茶叶温度为39℃,得发酵茶叶;(5)、分次烘烤干燥:取发酵茶叶摊放成厚度为2.6cm厚度,进行第一次烘烤,取出置23℃的环境下放冷至室温后继续保留2小时,进行第二次烘烤,取出放置,待茶叶温度低于42℃后,取出包装即得成品红茶,所述第一次烘烤的温度为69℃、时间为3小时,所述第二次烘烤的温度为90℃、时间为0.5小时。所述茶鲜叶为梅占。本专利技术将新鲜加工回来的茶叶萎凋大部分水分,茶叶相对比较脆,直接加工碎叶较多品相差,通过在表面盖湿润棉布,可以使茶叶变软易于加工又不至少带入多余水分。采用分次揉捻的方法,与传统一次揉捻相比,多次造型茶叶形状更好,且每次间隔时间,茶叶得到舒缓,有利于有效成分深入到茶叶中反应,促进多酚氧化酶和葡萄糖苷酶β发挥氧化作用,促进茶黄素、茶红素的形成。在干燥过程中,通过两次烘烤后取出冷至室温,可以避免一次烘烤时间太长茶叶特殊香味损失多,茶品脆,香气、汤色等有效成分流失多等;本专利技术的多次烘烤干燥工艺参数,在达到传统水分干燥的目的,可有效提高茶的香气、提高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每年5月采摘茶鲜叶,摊放,所述摊放的厚度不大于1.2cm,在日光或烘房中萎凋至叶片含水量为17%,叶片周边泛红时萎凋结束,得萎凋茶叶;(2)、回潮:取萎凋茶叶起堆成厚度为9cm的茶堆,在茶堆表面盖湿润棉布进行回潮,得回潮茶叶;(3)揉捻:取回潮茶叶采用石磨分3次加压方式进行揉捻,每次5min,得揉捻茶叶;(4)发酵:取揉捻茶叶,调节揉捻茶叶的水分含量41%,发酵7小时,保持茶叶温度为39℃,得发酵茶叶;(5)、分次烘烤干燥:取发酵茶叶摊放成厚度为2.6cm厚度,进行第一次烘烤,取出置23℃的环境下放冷至室温后继续保留2小时,进行第二次烘烤,取出放置,待茶叶温度低于42℃后,取出包装即得成品红茶,所述第一次烘烤的温度为69℃、时间为3小时,所述第二次烘烤的温度为90℃、时间为0.5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萎凋:每年5月采摘茶鲜叶,摊放,所述摊放的厚度不大于1.2cm,在日光或烘房中萎凋至叶片含水量为17%,叶片周边泛红时萎凋结束,得萎凋茶叶;(2)、回潮:取萎凋茶叶起堆成厚度为9cm的茶堆,在茶堆表面盖湿润棉布进行回潮,得回潮茶叶;(3)揉捻:取回潮茶叶采用石磨分3次加压方式进行揉捻,每次5min,得揉捻茶叶;(4)发酵:取揉捻茶叶,调节揉捻茶叶的水分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琴其
申请(专利权)人:胡琴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