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87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茶叶生产设备,包括悬挂架和悬挂在悬挂架上且上下层叠设置的至少三个筛板;悬挂架上设有可带动筛板晃动的电机;每个筛板上均设有筛孔以及带静电竖直立起的绒毛;从上往下的每个筛板上绒毛的分布逐渐变密;最底层的筛板下方连接有收集网;每个筛板上均连通有收集管;收集管用来收集与之连通的筛板上的茶叶,收集管的两端一端为封闭端一端为开口端,收集管的开口端上连通有用来收集茶叶的收集袋;从上往下分别与收集管连通的收集袋依次被下方的收集袋套住形成至少包含三层的套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红茶起源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最早的品种称为正山小种。17世纪,中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使红茶销往英国、荷兰等国,深受欧洲人的喜爱,特别是英国皇室贵族对红茶的喜好胜过其他饮品。如今,红茶已成为世界性的茶饮,占全球茶叶销量中的70%。从制茶技术上,红茶一般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都是取茶树的嫩叶加工,红碎茶则是前面两者的老叶加工而成的。在价格上用嫩叶加工的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比用老叶加工的红碎茶高很多。红碎茶,加工成细小的茶末,多以包装袋泡茶为主。而袋装茶本身就是一种低端产品的代表,将老叶加工成袋装茶无法提升其价值。此外,因为老叶和嫩叶的加工时间不同,因此往往是采摘后进行分开处理,这样使同一棵茶树上的茶叶的整体加工时间变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为了能够得到无参杂,纯度高的嫩叶,在采摘的时候往往采用人工采摘,这十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不能满足巨大的茶叶需求量。为了能够综合利用老嫩程度不同的各种茶叶,申请人同步申请了红茶一体化加工工艺,本申请正是用来完成红茶一体化加工工艺的茶叶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茶叶生产设备,以达到能够筛分包含老嫩不同种类以及类别的茶叶。方案一:茶叶生产设备,包括悬挂架和悬挂在悬挂架上且上下层叠设置的至少三个筛板;悬挂架上设有可带动筛板晃动的电机;每个筛板上均设有筛孔以及带静电竖直立起的绒毛;从上往下的每个筛板上绒毛的分布逐渐变密;最底层的筛板下方连接有收集网;每个筛板上均连通有收集管;收集管用来收集与之连通的筛板上的茶叶,收集管的两端一端为封闭端一端为开口端,收集管的开口端上连通有用来收集茶叶的收集袋;从上往下分别与收集管连通的收集袋依次被下方的收集袋套住形成至少包含三层的套袋。原理及效果:将所有通过机械采集的包括老叶、嫩叶在内的混合茶叶放入到最顶层的筛板中,用电机带动筛板晃动,使茶叶可以随着筛板的晃动移动到筛孔位置,使茶毫较少的茶叶在没有被树立起的绒毛吸附的情况下掉到下一层筛板中。茶叶越嫩,其茶毫越多,越容易被有静电的绒毛吸附阻挡。很稀疏的绒毛能够吸附茶毫多的茶叶,而茶毫少的茶叶只能从筛孔中掉落。从上到下的筛板,绒毛分布越来越多,因此从上到下能够吸附住茶毫逐渐变少的茶叶,即按照从上到下茶叶逐渐变老的顺序进行筛分。而完全没有茶毫的物品,如与茶叶相同季节产生的兰花就会从最底层的筛板中漏出进入到收集网中收集起来。通过收集管,能够在倾斜筛板的时候将各个筛板上筛分出来的茶叶进行收集,而通过倾斜收集管又能将收集管中的茶叶分别送到各个收集袋中,从上往下连通的收集袋依次被下面的收集袋套住,最终形成的套袋中,嫩茶在最里面,半老叶茶在中间,老叶茶在最外面,这样有利于将这些包装在一起又有所分隔的茶叶进行集体加工,而不会损害各自茶叶的味道,反而因为在共同加工中的相互融合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茶毫的多少,茶叶生产设备准确快速地进行筛分,减少了人工识别的耗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相邻两层筛板之间连接有可相对筛板滑动的滑动柱。电机带动筛板晃动时,因为每层筛板上滑动柱与筛板的相对运动,可以使上下设置的多个筛板彼此相互晃动,可以加快茶叶的筛选速度。滑动柱不仅起到加速晃动频率的作用,还起到了连接支撑的作用,使整个筛板结构既统一又能够分别晃动加速茶叶抖动筛选速度,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滑动柱可伸缩。滑动柱能够调节高度,通过调节滑动柱的高度,可以使筛板或者收集管发生倾斜,方便茶叶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传送。方案四: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悬挂架的底端设置有位于所有筛板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正对筛板吹风的吹风机。吹风机从下网上吹风,依次对老叶、半老叶和嫩叶进行风干,其中老叶、半老叶和嫩叶接收到的风力大小依次减小,正好与它们应该受到的加工力度一致。方案五: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收集袋采用耐酸碱耐高温材料。收集袋在后面加工时随着茶叶一起进行操作,因为收集袋本身耐酸碱耐高温,所以在这些操作中收集袋能够不受任何影响地完成装载茶叶的工作。方案六: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有筛板的下方设置有用来剪切套袋的剪切装置。通过剪切装置,能够将套袋一个个剪下来形成装满多层茶叶的茶包内芯。方案七:在方案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剪切装置包括放置槽,放置槽的侧壁上设有窗口,放置槽的顶端设有环形的滑轨,滑轨的顶面上设有用来切割套袋的切刀以及供切刀滑动的滑槽。从放置槽的窗口上能够将被切割的装满茶叶的套袋取出,通过滑轨上的切刀能够和滑轨一起将套袋且分隔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茶叶生产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茶叶生产设备实施例中的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支撑柱2、悬挂板3、第一筛板4、第二筛板5、第三筛板6、滑动柱7、滑槽8、绒毛9、筛孔10、收集网11、电机12、静电发生器13、第一收集管14、第二收集管15、第三收集管16、第一收集袋17、第二收集袋18、第三收集袋19、剪切装置20、把手201、切刀202、栏杆203、滑轨204、放置槽205。如图1所示,茶叶生产设备包括悬挂架和悬挂在悬挂架上且上下层叠设置的三个筛板。三个筛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筛板4、第二筛板5和第三筛板6;第三筛板6下方设有与第三筛板6底面四个角分别通过卡接件快速连接的收集网11,这个收集网11完全覆盖住第三筛板6,将从第三筛板6的筛孔10中落下来的兰花全部装到该收集网11中。悬挂架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底座1,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柱2、与支撑柱2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悬挂板3。悬挂板3的上方安装有用来带动筛板晃动的电机12和用来产生静电的静电发生器13。每个筛板上均开有圆形的筛孔10以及带静电竖直立起的绒毛9;从上往下的三个筛板上绒毛9的分布逐渐变密;将收集网11连接在最底层的筛板的下方用来接收从最底层的筛板掉落下来的老叶。圆形的筛孔10可以避免茶叶在下落过程中的磕碰损坏。悬挂板3与第一筛板4之间连接有两个滑动柱7,第一筛板4与第二筛板5以及第二筛板5与第三筛板6之间分别连接有四个滑动柱7,每个滑动柱7里都按照现有技术设置有能够使滑动柱7伸长的螺纹件,正向转动单个滑动柱7,能够使滑动柱7变长,反向转动滑动柱7,使滑动柱7变短。每个筛板上都开有供筛板沿着滑动柱7滑动的滑槽8。其中悬挂板3和第一筛板4之间只在对角线上开有两个滑槽8,悬挂板3和第一筛板4之间也只有两个滑动柱7,方便将茶叶放到第一筛板4上开始进行筛分。具体地,在筛分时,电机12带动筛板晃动,使茶叶可以随着筛板的晃动移动到筛孔10位置,使茶毫较少的茶叶在没有被树立起的绒毛9吸附的情况下掉到下一层筛板中。茶叶越嫩,其茶毫越多,越容易被有静电的绒毛9吸附阻挡。很稀疏的绒毛9能够吸附茶毫多的茶叶,而茶毫少的茶叶只能从筛孔10中掉落。从上到下的筛板,绒毛9分布越来越多,因此从上到下能够吸附住茶毫逐渐变少的的茶叶,即按照从上到下茶叶逐渐变老的顺序进行筛分。完全没有茶毫的老叶从最底层的筛板中漏出进入到收集网11中收集起来。利用茶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架和悬挂在悬挂架上且上下层叠设置的至少三个筛板;悬挂架上设有可带动筛板晃动的电机;每个筛板上均设有筛孔以及带静电竖直立起的绒毛;从上往下的每个筛板上绒毛的分布逐渐变密;最底层的筛板下方连接有收集网;每个筛板上均连通有收集管;收集管用来收集与之连通的筛板上的茶叶,收集管的两端一端为封闭端一端为开口端,收集管的开口端上连通有用来收集茶叶的收集袋;从上往下分别与收集管连通的收集袋依次被下方的收集袋套住形成至少包含三层的套袋。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架和悬挂在悬挂架上且上下层叠设置的至少三个筛板;悬挂架上设有可带动筛板晃动的电机;每个筛板上均设有筛孔以及带静电竖直立起的绒毛;从上往下的每个筛板上绒毛的分布逐渐变密;最底层的筛板下方连接有收集网;每个筛板上均连通有收集管;收集管用来收集与之连通的筛板上的茶叶,收集管的两端一端为封闭端一端为开口端,收集管的开口端上连通有用来收集茶叶的收集袋;从上往下分别与收集管连通的收集袋依次被下方的收集袋套住形成至少包含三层的套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筛板之间连接有可相对筛板滑动的滑动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余庆县狮子山湘沟茶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