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54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热管式换热器包括导热装置,加热装置,热管。热管包括金属管,导流装置,导热工质,翅片;由蒸发导流罩,冷凝导流罩和支架固定为一体的导流装置安装在金属管内部。加热装置内的热管的蒸发段的金属管的管体的导热面积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换热速度;在热管的蒸发段的金属管的管体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换热速度。在导热装置内的热管的冷凝段的少了流在导热工质的金属管管体提高了热能在冷凝段的导热换热,有利于热管冷凝段上的热能给热管外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热管的导热工质通过导流装置的导流,提高了热能的导热换热效率,扩大了热能的导热换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热器,尤其是一种热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在粮食、食品、化工、医药等加工生产领域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以达到所需要求含水量标准的物料。对流干燥过程中需要将热能通过换热器转化为热风来使用;真空干燥的过程中的真空干燥设备干燥物料时所产生的复合性气体是75—98%的水分子,杂质与其它气体分子的结合物,冷凝使用的换热器是在真空状态下将水蒸气转化为液体,这样可以降低真空泵的工作功率。现在市场上换热器多以管式换热器等导热装置进行换热导热,其导热换热速度慢,余热使用效率低。现在市场上热管换热器使用的热管是重力热管,当热管呈竖直放置时,热管的蒸发段在下,冷凝段在上。在加热热管的蒸发段时,管内的导热工质受热蒸发气化并带走热量,该热量为导热工质的蒸发潜热,气化的导热工质从中心通道流向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热能。冷凝段的冷凝后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顺着金属管的内壁向下流,金属管的冷凝段的管体上沾附有很多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影响热能在冷凝段的导热换热。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因重力的原因,冷凝后液体状的导热工质的回流靠重力直接流到热管内部的下端,热管内部的下端管头的导热面积是有限的,影响热能对导热工质在蒸发段的导热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式换热器。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管式换热器包括导热装置,加热装置,热管。所述的导热装置是金属制作的金属容器;导热装置的外观形状是方形状,或者是圆形状。所述的导热装置的两端有导热进口和导热出口。所述的加热装置是金属制作的金属容器;加热装置的外观形状是方形状,或者是圆形状。所述的加热装置的两端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的导热装置的下面和加热装置的上面贴合固定连接在一起,导热装置和加热装置是独立内腔,相互不通气的。所述的热管是20—300根。所述的热管穿过导热装置和加热装置的贴合部,热管与相邻的热管之间的间距是50—120mm。所述的热管长度的40—60%在导热装置里,热管在导热装置内的一段是热管的冷凝段。热管长度的60—40%在加热装置里,热管在加热装置内的一段是热管的蒸发段。所述的热管穿过导热装置和加热装置的贴合部,热管与导热装置和加热装置的贴合部的相连部位,焊接固定密封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热管包括金属管,导流装置,导热工质,翅片。所述的金属管是一端封闭的金属制作的管。所述的翅片固定在金属管的管体外面,翅片和金属管的管体固定为一体的;翅片用于增加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热管的热能的导热、散热速度。所述的翅片在金属管的管体外面上的连接方式是环绕状的,或者是纵向状的。所述的翅片环绕状的固定在金属管的管体外面上,适用于气体,液体的导热换热。所述的翅片纵向状的固定在金属管的管体外面上,适用于颗粒物料,气体,液体的导热换热。所述的翅片的厚度是1—3mm;翅片的高度是5—8mm;翅片和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距是18—50mm。所述的金属管的直径是30—58mm,长度是600—1800mm。所述的导热工质灌装在金属管的内部,热管没有工作时,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在金属管的底部。所述的导热工质是水,或者是乙醚,或者是其他液体。所述的热管的上段的管体是蒸发段,热管的下段的管体是冷凝段。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蒸发导流罩,支架,冷凝导流罩。所述的导流装置安装在金属管的内部;由蒸发导流罩,冷凝导流罩和支架固定为一体的导流装置安装在金属管内部。所述的金属管在灌装导热工质,安装了导流装置后,将金属管的未封闭的一端进行密封,两端封闭后的金属管的内部是密封不透气的。所述的冷凝导流罩依次固定在支架的上段位置,支架固定在冷凝导流罩的冷凝导流口上;蒸发导流罩依次固定在支架的下段位置,支架固定在蒸发导流罩的蒸发导流口上;蒸发导流罩和冷凝导流罩由支架固定为一体。所述的支架是金属条。所述的支架的数量是3—5根。所述的蒸发导流罩安装位置对应着金属管的蒸发段的管体,冷凝导流罩安装位置对应着金属管的冷凝段的管体。所述的冷凝导流罩的制作材料是金属板,冲压机通过设计好的模具将金属板压制成所需要的冷凝导流罩。所述的冷凝导流罩的外观是V形状,冷凝导流罩的形状犹如漏斗的样子;冷凝导流罩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缩小,安装在支架上的自上向下的冷凝导流罩的冷凝导流口的口径依次变大。安装在支架上的自上向下的冷凝导流罩的依次变大的冷凝导流口可以将冷凝的液体状导热工质分别导流到下方的不同位置的蒸发导流罩上,这样可以使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均匀的通过蒸发导流罩的引导,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金属管的蒸发段的管体往下流。所述的冷凝导流罩下端有冷凝导流口,冷凝导流罩的上端的罩体贴合在金属管内的管体上。所述的冷凝导流罩的数量是1—5个。所述的冷凝导流罩的上端的罩体的外径和金属管的内径尺寸是一样大小的。所述的冷凝导流罩的上端的罩体的外径是30—58mm。所述的蒸发导流罩的制作材料是金属板,冲压机通过设计好的模具将金属板压制成所需要的蒸发导流罩。所述的蒸发导流罩的外观是A形状,蒸发导流罩的形状犹如伞的样子;蒸发导流罩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放大;安装在支架上的自上向下的蒸发导流罩的蒸发导流口的口径依次变小。所述的蒸发导流罩的下端罩体周围边上有3—5根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的长度是2—5mm,宽度是1—3mm,厚度是制作蒸发导流罩的金属板的厚度。所述的支撑条有3—5根。支撑条在蒸发导流罩的罩体的外面,支撑条和蒸发导流罩是一体的。所述的蒸发导流罩上端有蒸发导流口;蒸发导流罩的下端的直径变大,蒸发导流罩的支撑条贴合在金属管内的管体上。安装在支架上的自上向下的蒸发导流罩依次变小的蒸发导流口可以将下坠过程中的冷凝的液体状导热工质通过蒸发导流罩的引导,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金属管内的管体往下流,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顺着金属管的管体往下流,液体状的导热工质沾附在金属管的蒸发段的管体上。所述的蒸发导流罩的数量是1—5个。所述的导流装置的支架安放在金属管内部的底部上。所述的冷凝导流罩上端的罩体贴合金属管内的冷凝段的管体上。所述的蒸发导流罩的支撑条贴合金属管内蒸发段的管体上,蒸发导流罩的罩体和金属管内的管体之间的间距是1—5mm。所述的导流装置在金属管内通过支架、蒸发导流罩的支撑条和冷凝导流罩上端的罩体的支撑贴合固定,导流装置在金属管内不会晃动。所述的蒸发导流罩所起到的作用是将下坠中的液体状导热工质经蒸发导流罩的导流引导向热管的金属管内的蒸发段的管体上,有利于热管外的热能直接给沾附在热管的蒸发段的管体上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加热导热。液体状导热工质通过蒸发导流罩的引导下,液体状导热工质顺着蒸发导流罩向下流动,液体状的导热工质依次通过多层的蒸发导流罩的导流过程中,液体状导热工质通过蒸发导流罩和金属管内的管体之间的空隙中顺着热管的蒸发段的金属管内的管体往下流,液体状的导热工质沾附在热管的蒸发段的金属管的管体上。加热装置内导热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热管的蒸发段的金属管的管体给沾附在金属管管体上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导热加热,热管的蒸发段的管体上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受热后气液相变为气体状的导热工质;气体状的导热工质通过蒸发导流罩上的蒸发导流口上升在热管内的冷凝段处。热管的蒸发段的管体提高了热能在热管上的导热换热面积;在热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式换热器,包括导热装置(1),加热装置(2),热管(5);其特征在于:导热装置(1)的下面和加热装置(2)的上面贴合固定连接在一起,热管(5)穿过导热装置(1)和加热装置(2)的贴合部;热管(5)与导热装置(1)和加热装置(2)的贴合部的相连部位是焊接固定密封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热管(5)长度的40—60% 在导热装置(1)里,热管(5)在导热装置(1)内的一段是热管(5)的冷凝段(14);所述的热管(5)长度的60—40% 在加热装置(2)里,热管(5)在加热装置(2)内的一段是热管(5)的蒸发段(15);所述的热管(5)包括金属管(9),导流装置(16),导热工质(12),翅片(8);所述的翅片(8)固定在金属管(9)的管体外面,导热工质(12)灌装在金属管(9)的内部;导流装置(16)安装在金属管(9)内部;两端封闭后的金属管(9)的内部是密封不透气的;所述的导流装置(16)包括蒸发导流罩(11),支架(19),冷凝导流罩(10);蒸发导流罩(11)和冷凝导流罩(10)由支架(19)固定为一体;冷凝导流罩(10)依次固定在支架(19)的上段位置,支架(19)固定在冷凝导流罩(10)的冷凝导流口(13)上;蒸发导流罩(11)依次固定在支架(19)的下段位置,支架(19)固定在蒸发导流罩(11)的蒸发导流口(20)上;所述的蒸发导流罩(11)的外观是A形状,蒸发导流罩(11)上端有蒸发导流口(20),蒸发导流罩(11)的下端周围边上有支撑条(18);蒸发导流罩(11)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放大;安装在支架(19)上的自上向下的蒸发导流罩(11)的蒸发导流口(20)的口径依次变小;所述的支撑条(18)的长度是2—5mm,宽度是1—3mm;所述的冷凝导流罩(10)的外观是V形状,冷凝导流罩(10)下端有冷凝导流口(13);冷凝导流罩(10)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缩小,安装在支架(19)上的自上向下的冷凝导流罩(10)的冷凝导流口(13)的口径依次变大;所述的导流装置(16)的支架(19)安放在金属管(9)内部的底部上;冷凝导流罩(10)上端的罩体(17)贴合金属管(9)的冷凝段(14)的管体上;蒸发导流罩(11)的支撑条(18)贴合金属管(9)的蒸发段(15)的管体上,蒸发导流罩(11)的罩体(17)和金属管(9)内的管体之间的间距是1—5mm;所述的冷凝导流罩(10)所起到的作用是将热管(5)的冷凝段(14)的金属管(9)管体上冷凝后的液体状导热工质(12)经冷凝导流罩(10)的导流引导,冷凝后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分别流向金属管(9)内的蒸发段(15)的蒸发导流罩(11)上;热管(5)的冷凝段(14)的金属管(9)内的管体上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少了,有利于热管(5)的冷凝段(14)的金属管(9)的管体上的热能直接给热管(5)外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所述的蒸发导流罩(11)所起到的作用是将下坠中的液体状导热工质(12)经蒸发导流罩(11)的导流引导向热管(5)的金属管(9)内的管体上的蒸发段(15),有利于热管(5)外的热能直接给流在热管(5)的蒸发段(15)的管体上液体状的导热工质(12)加热导热;热管(5)内的导热工质(12)通过“气液相变”循环的进行来导热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式换热器,包括导热装置(1),加热装置(2),热管(5);其特征在于:导热装置(1)的下面和加热装置(2)的上面贴合固定连接在一起,热管(5)穿过导热装置(1)和加热装置(2)的贴合部;热管(5)与导热装置(1)和加热装置(2)的贴合部的相连部位是焊接固定密封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热管(5)长度的40—60%在导热装置(1)里,热管(5)在导热装置(1)内的一段是热管(5)的冷凝段(14);所述的热管(5)长度的60—40%在加热装置(2)里,热管(5)在加热装置(2)内的一段是热管(5)的蒸发段(15);所述的热管(5)包括金属管(9),导流装置(16),导热工质(12),翅片(8);所述的翅片(8)固定在金属管(9)的管体外面,导热工质(12)灌装在金属管(9)的内部;导流装置(16)安装在金属管(9)内部;两端封闭后的金属管(9)的内部是密封不透气的;所述的导流装置(16)包括蒸发导流罩(11),支架(19),冷凝导流罩(10);蒸发导流罩(11)和冷凝导流罩(10)由支架(19)固定为一体;冷凝导流罩(10)依次固定在支架(19)的上段位置,支架(19)固定在冷凝导流罩(10)的冷凝导流口(13)上;蒸发导流罩(11)依次固定在支架(19)的下段位置,支架(19)固定在蒸发导流罩(11)的蒸发导流口(20)上;所述的蒸发导流罩(11)的外观是A形状,蒸发导流罩(11)上端有蒸发导流口(20),蒸发导流罩(11)的下端周围边上有支撑条(18);蒸发导流罩(11)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放大;安装在支架(19)上的自上向下的蒸发导流罩(11)的蒸发导流口(20)的口径依次变小;所述的支撑条(18)的长度是2—5mm,宽度是1—3mm;所述的冷凝导流罩(10)的外观是V形状,冷凝导流罩(10)下端有冷凝导流口(13);冷凝导流罩(10)的外观是自上向下的缩小,安装在支架(19)上的自上向下的冷凝导流罩(10)的冷凝导流口(13)的口径依次变大;所述的导流装置(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