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240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所述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包含:一本体、一毛细结构;该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二板体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及一注水部,一唇边环设于该本体外缘,该注水部具有一注水缺口及一注水流道,该注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该唇边及该注水缺口进而连通该气密腔室,该注水流道连接该唇边的部位受压合与唇边高度一致或低于该唇边高度其中任一,该毛细结构选择设于前述本体气密腔室空间中通过此一结构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可进一步增加内部腔室的空间以及防止注水部因凸出本体边缘易受碰撞而损坏失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内部腔室汽液循环空间以及防止注水部因凸出本体边缘易受碰撞而损坏失能的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
技术介绍
均温板是现行常见的散热结构体,其主要提供大面积的面与面的直接热传导,进而提供单一或多个发热源迅速的热传导效果,均温板热传导原理大致与热管相同,惟均温板主要通过两板体相互叠合进行封边后形成一密闭空间,并在两板体间夹合连结有一凸出外露板体边缘的注水管,并通过该预留的注水管进行抽真空注水作业最后封闭该注水管使得以完呈一均温板。请参阅图1,是现有均温板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均温板3制造时抽真空注水作业主要都通过注水管体31进行,并最后再将该注水管体31末端进行缩管后封闭以防止真空泄漏及工作流体渗漏,现有均温板3的注水管体31系凸出外露于该均温板3边缘外,相当容易因为搬运移动过程中遭受撞击而易造成断裂而令工作流体及真空度渗漏的情事发生。请参阅图2,是另一现有均温板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图2中的均温板3主要由一第一板体3a及一第二板体3b对应扩散接合后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图中未示),并该第一、二板体3a、3b夹合一注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及一注水部,一唇边环设于该本体外缘,该注水部具有一注水缺口及一注水流道,该注水流道一端延伸连接该唇边,另一端连接该注水缺口进而连通该气密腔室,该注水流道延伸该唇边的部位受压合与唇边高度一致或低于该唇边高度;一毛细结构,设于前述本体的气密腔室的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对应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及一注水部,一唇边环设于该本体外缘,该注水部具有一注水缺口及一注水流道,该注水流道一端延伸连接该唇边,另一端连接该注水缺口进而连通该气密腔室,该注水流道延伸该唇边的部位受压合与唇边高度一致或低于该唇边高度;一毛细结构,设于前述本体的气密腔室的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一槽部及该注水部由该第一板体的第一侧面向该第二侧面凸设所形成,所述第二板体对应盖合该槽部形成该气密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毛细结构设于前述第一板体的第一侧面或前述第二板体的第三侧面,或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敏张健周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