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9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包括固定框,在固定框内设置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在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内设置玻璃,在第三窗框内设置纱网,在固定框顶部、底部开设供各窗框移动的滑动槽,在顶部滑动槽内的第三窗框的端面开设条形隧道,在条形隧道内设置滑块,在顶部滑动槽内部的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之间设置传动链条,传动链条的一端与滑块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窗框固接,在条形隧道端口朝向的固定框的侧壁上开设弧形隧道,在第三窗框顶部的内表面开设与条形隧道连通的窗框通孔,在滑块上开设固定槽孔;还包括可自窗框通孔和固定槽孔插入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
本技术涉及推拉窗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
技术介绍
左右式推拉窗具有室内占用空间小、外观美丽、价格经济等优点,其开启灵活,一整块窗提高了室内的采光效果,因而受到大多数用户的青睐。通常在两扇推拉窗的外部设置纱窗,可根据推拉窗开启方向的不同,改变纱窗的放置位置,需手动拉开一扇推拉窗再将纱窗关闭,非常耗费时间,小飞虫容易进入屋内,尤其在蚊虫较多的夏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包括固定框,在固定框内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在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内设置有玻璃,在第三窗框内设置有纱网,在固定框顶部的下表面、固定框底部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分别供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沿固定框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动槽,在顶部滑动槽内部的第三窗框的端面开设有沿第三窗框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隧道,在条形隧道内设置有沿条形隧道移动的滑块,所述条形隧道的端口小于滑块的尺寸,在顶部滑动槽内部的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的一端进入条形隧道且与滑块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窗框的竖直侧壁固接,在条形隧道端口朝向的固定框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动链条穿过的弧形隧道,在第三窗框顶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条形隧道连通的窗框通孔,在滑块上开设有固定槽孔,所述窗框通孔与固定槽孔尺寸相同且正对;还包括可自窗框通孔和固定槽孔插入的限位板。优选地:在第二窗框的内外表面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窗框和第三窗框相配合的密封圈。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通过软线与第三窗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是联动结构,通过一根传动链条进行连接,传动链条可水平弯曲,当推动或拉动第二窗框时,传动链条在顶部的与第二窗框和第三窗框相配合的两个滑动槽内及弧形隧道内移动,实现第二窗框与第三窗框反向移动,当需要停止联动时,将插入窗框通孔和固定槽孔内的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板取下,滑块及传动链条可沿着条形隧道移动。本技术可减少纱窗的推拉过程,节约更换纱窗摆放位置的时间,降低虫蚊进入室内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固定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窗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三窗框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三窗框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与条形隧道端口正对的固定框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框;2-滑动槽;3-第一窗框;4-第二窗框;5-第三窗框;6-传动链条;7-条形隧道;8-滑块;9-固定槽孔;10-窗框通孔;11-限位板;12-弧形隧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框1,在固定框1内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在第一窗框3和第二窗框4内设置有玻璃,在第三窗框5内设置有纱网,在固定框1顶部的下表面、固定框1底部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分别供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沿固定框1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动槽2,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三窗框5的端面开设有沿第三窗框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隧道7,在条形隧道7内设置有沿条形隧道7移动的滑块8,所述条形隧道7的端口小于滑块8的尺寸,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6,传动链条6的一端进入条形隧道7且与滑块8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窗框4的竖直侧壁固接,参见图5,在条形隧道7端口朝向的固定框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动链条6穿过的弧形隧道12,在第三窗框5顶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条形隧道7连通的窗框通孔10,在滑块8上开设有固定槽孔9,所述窗框通孔10与固定槽孔9尺寸相同且正对;还包括可自窗框通孔10和固定槽孔9插入的限位板11。本技术中的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是联动结构,通过一根传动链条6进行连接,传动链条6可水平弯曲,当推动或拉动第二窗框4时,传动链条6在顶部的与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相配合的两个滑动槽2内及弧形隧道12内移动,实现第二窗框4与第三窗框5反向移动,当需要停止联动时,将插入窗框通孔10和固定槽孔9内的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板11取下,滑块8及传动链条6可沿着条形隧道7移动。本技术可减少纱窗的推拉过程,节约更换纱窗摆放位置的时间,降低虫蚊进入室内的几率。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窗框4的内外表面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窗框3和第三窗框5相配合的密封圈。为了防止限位板11丢失,所述限位板11通过软线与第三窗框5连接。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在固定框(1)内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在第一窗框(3)和第二窗框(4)内设置有玻璃,在第三窗框(5)内设置有纱网,在固定框(1)顶部的下表面、固定框(1)底部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分别供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沿固定框(1)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动槽(2),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三窗框(5)的端面开设有沿第三窗框(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隧道(7),在条形隧道(7)内设置有沿条形隧道(7)移动的滑块(8),所述条形隧道(7)的端口小于滑块(8)的尺寸,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6),传动链条(6)的一端进入条形隧道(7)且与滑块(8)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窗框(4)的竖直侧壁固接,在条形隧道(7)端口朝向的固定框(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动链条(6)穿过的弧形隧道(12),在第三窗框(5)顶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条形隧道(7)连通的窗框通孔(10),在滑块(8)上开设有固定槽孔(9),所述窗框通孔(10)与固定槽孔(9)尺寸相同且正对;还包括可自窗框通孔(10)和固定槽孔(9)插入的限位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纱窗变向功能的防虫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在固定框(1)内由内至外设置有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在第一窗框(3)和第二窗框(4)内设置有玻璃,在第三窗框(5)内设置有纱网,在固定框(1)顶部的下表面、固定框(1)底部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分别供第一窗框(3)、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沿固定框(1)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动槽(2),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三窗框(5)的端面开设有沿第三窗框(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隧道(7),在条形隧道(7)内设置有沿条形隧道(7)移动的滑块(8),所述条形隧道(7)的端口小于滑块(8)的尺寸,在顶部滑动槽(2)内部的第二窗框(4)和第三窗框(5)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6),传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隆美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