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417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包括连接在道岔梁体上的可动轨,以及可原位升降的直向补偿轨和侧向补偿轨,还包括铰接在所述道岔梁体上的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所述可动轨可提升和左右旋转,且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可实现压紧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道岔采用了可原位升降的补偿轨,以及可升降和左右旋转的可动轨,从而可大大缩减道岔补偿轨的运动空间,简化了道岔梁结构,使得道岔宽度可以进一步缩小,减小了道岔自重,降低了道岔用钢量,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降低了道岔系统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
技术介绍
悬挂单轨列车是一种列车悬挂于轨道下方的运输工具,适用于中小城市的交通工具。由于悬挂单轨交通空轨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道岔结构复杂,可动部件多,驱动装置数目多,导致系统繁琐,道岔梁体积大,加工安装难度大,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和实施。且由于传统悬挂单轨道岔采用了平移或翻转补偿轨式的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导致补偿轨运动空间需求大,道岔结构庞大且无法精简,另外可动轨提升结构和道岔驱动结构也具有很大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悬挂单轨道岔结构复杂、道岔结构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包括连接在道岔梁体上的可动轨,以及可原位升降的直向补偿轨和侧向补偿轨,还包括铰接在所述道岔梁体上的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所述可动轨可提升和左右旋转,且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可实现压紧和定位。在道岔切入侧向位工作时,可动轨首先向上提升,可动轨与走行面分离,可动轨绕转轴转动,可动轨转向侧向位,直向补偿轨原位下降,为可动轨腾出空间,侧向补偿轨原位升起,与走行面保持同样高度。同时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旋转入侧向位,实现对线型的修正。各部件入位后,可动轨向下运动,实现道岔侧向位压紧。在道岔切入直向位工作时,可动轨同样首先向上提升,可动轨与走行面分离,可动轨绕转轴转动,可动轨转向直向位,侧向补偿轨原位下降,为可动轨腾出空间,直向补偿轨原位升起,与走行面保持同样高度。同时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旋转入直向位,实现对线型的修正。各部件入位后,可动轨向下运动,实现道岔直向位压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道岔采用了可原位升降的补偿轨(补偿轨的提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在同一地点),以及可升降和左右旋转的可动轨,从而可大大缩减道岔补偿轨的运动空间,简化了道岔梁结构,使得道岔宽度可以进一步缩小,减小了道岔自重,降低了道岔用钢量,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降低了道岔系统造价。优选的,所述可动轨上设有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和可动轨转辙机构,所述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可动轨左右旋转,所述可动轨转辙机构还可实现所述可动轨的提升和压紧。优选的,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采用拨叉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拨叉和安装在可动轨上的铰轴,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拨叉转动,拨叉通过拨动铰轴驱使可动轨左右转动。优选的,所述可动轨转辙机构包括设置在可动轨一端的上端回转总成和下端回转总成,所述上端回转总成和下端回转总成之间连接有转轴,使得所述可动轨可绕着转轴发生转动,还包括设置在可动轨另一端的提升压紧装置,所述提升压紧装置使得所述可动轨可发生上下升降。其工作原理是:在可动轨转辙时,首先通过提升压紧装置带动可动轨提升,使得可动轨与走行面分离,之后,可动轨可绕着转轴发生转动,当可动轨到达工作位之后,提升压紧装置带动可动轨向下压紧,并与走行面实现密贴。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可动轨上设置转轴和提升压紧装置,实现了可动轨先提升、再旋转、最终压紧的过程,从而避免了可动轨在转动过程与走行面发生摩擦。优选的,所述直向补偿轨和侧向补偿轨上均设有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通过所述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实现所述直向补偿轨和侧向补偿轨的原位升降。优选的,所述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补偿轨相连接的上滑块,在所述上滑块下方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上滑块分别与所述左滑块、右滑块相互适配并形成斜面,两个斜面相对设置形成V形状,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能够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使得所述上滑块实现上下升降。其工作原理是:上滑块、左滑块、右滑块设有相互适配的斜面(例如:上滑块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左滑块和右滑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发生滑动,当二者相向运动时,上滑块上升,当二者反向运动时,上滑块下降。其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发生滑动,使得上滑块上下升降,带动补偿轨实现原地升降,大大缩小了补偿轨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道岔宽度可以进一步缩小,减小了道岔自重,降低了道岔用钢量,方便了道岔的布置。优选的,所述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包括下底座、曲轴和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与所述补偿轨相连接,所述下底座和上连接座之间至少铰接有一个所述曲轴,每个所述曲轴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曲杆,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曲轴相适配的两类挡块,两类所述挡块分别为折角挡块和斜挡块,所述补偿轨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补偿轨旋降的驱动锁闭装置。所述折角挡块的侧面为两个相交的斜面形式,所述斜挡块的侧面为单斜面形式。其工作原理是:曲轴、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构成了连杆结构,驱动锁闭装置驱动补偿轨运动,补偿轨带动所有的上连接座和曲轴运动,所述折角挡块和斜挡块的形状与曲轴的两个曲杆的形状相适应,起到对机构曲轴限位的作用,并保证上连接座的稳定。因此,当曲轴旋转至折角挡块处时,曲轴与折角挡块相适配,补偿轨处于下位;当曲轴旋转至斜挡块时,曲轴与斜挡块相适配,补偿轨处于上位。其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原地升降式的补偿轨结构,缩小了补偿轨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道岔宽度可以进一步缩小,减小了道岔自重,降低了道岔用钢量,方便了道岔的布置。另外,采用了旋降式结构,多个补偿轨旋降机构通过补偿轨的连接可以协同运动,因此只需在中部或端部设置一套驱动锁闭装置即可实现补偿轨的协同运动,避免了多个补偿轨升降机构之间运动不同步的问题,可大大简化补偿轨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驱动锁闭装置包括滑槽块和滑块,所述滑槽块与所述补偿轨相连接,所述滑槽块内设有斜向滑槽,所述斜向滑槽在竖直平面内具有倾斜度,所述滑块上设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所述斜向滑槽相适配且可在所述斜向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还连接有电动推杆。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推杆推动滑块滑动,滑块上的圆柱销通过斜向滑槽推动滑槽块运动,从而滑槽块带动补偿轨发生旋升,运动至指定位置后锁闭。其中,所述斜向滑槽的尺寸、行程与所述挡块的设置相一致。优选的,所述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道岔梁体旋转。优选的,所述直向修正轨和侧向修正轨通过修正轨驱动机构实现旋转,所述修正轨驱动机构包括修正轨电动推杆和修正轨连接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道岔采用了可原位升降的补偿轨,以及可升降和左右旋转的可动轨,从而可大大缩减道岔补偿轨的运动空间,简化了道岔梁结构,使得道岔宽度可以进一步缩小,减小了道岔自重,降低了道岔用钢量,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降低了道岔系统造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可动轨转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上端回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转轴和长孔配合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下端回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道岔梁体(1)上的可动轨(2),以及可原位升降的直向补偿轨(3)和侧向补偿轨(5),还包括铰接在所述道岔梁体(1)上的直向修正轨(4)和侧向修正轨(6),所述可动轨(2)可提升和左右旋转,且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可实现压紧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道岔梁体(1)上的可动轨(2),以及可原位升降的直向补偿轨(3)和侧向补偿轨(5),还包括铰接在所述道岔梁体(1)上的直向修正轨(4)和侧向修正轨(6),所述可动轨(2)可提升和左右旋转,且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可实现压紧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轨(2)上设有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8)和可动轨转辙机构(9),所述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8)驱动所述可动轨(2)左右旋转,所述可动轨转辙机构(9)还可实现所述可动轨(2)的提升和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轨前端驱动机构(8)采用拨叉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拨叉和安装在所述可动轨(2)上的铰轴,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拨叉转动,拨叉通过拨动铰轴驱使所述可动轨(2)左右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轨转辙机构(9)包括设置在可动轨(2)一端的上端回转总成(92)和下端回转总成(93),所述上端回转总成(92)和下端回转总成(93)之间连接有转轴(91),使得所述可动轨(2)可绕着转轴(91)发生转动,还包括设置在可动轨(2)另一端的提升压紧装置,所述提升压紧装置使得所述可动轨(2)可发生上下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向补偿轨(3)和侧向补偿轨(5)上均设有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7),通过所述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7)实现所述直向补偿轨(3)和侧向补偿轨(5)的原位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偿轨原位升降式悬挂单轨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轨原位升降机构(7)包括与所述补偿轨相连接的上滑块(71),在所述上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继徐银光林红松代丰颜华杨吉忠余浩伟胡连军蔡文锋徐浩冯读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