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86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将油料坯体加入下料斗内,打开电机,电机通过主动传动轮、被动传动轮、传动带的传动作用带动榨螺轴转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带动转轴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转轴带动旋转轴转动,搅拌装置的刮板对下料斗内壁上贴合的油料坯体进行刮蹭,确保下料斗内壁无油料坯体粘附,旋转轴上的拨板拨动下料斗出口处的油料坯体,使卡在下料斗出口处的油料坯体顺利流入下料筒,避免下料口的堵塞,油料坯体进入榨筒榨油。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榨油机的正常工作时间,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
本技术属于榨油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
技术介绍
微型榨油机是一种小型榨油机器,适合家庭使用或小作坊榨油。微型榨油机是把经过预处理的油料坯体以挤压的方法榨取植物油的机械。用作预榨机的螺旋榨油机是以较大的压力将油料进行预榨,将预榨后的坯饼再放入榨油机内继续压榨或用浸出法取油。操作简单方便,使人们从地沟油的危害中解放出来,为人们创造了健康、多元化的生活环境。由于油料坯体是油性、黏性的,这样就导致油料坯体易贴附在料斗的内壁上,这样就容易导致下料口的堵塞,需要停机对其进行清理,影响榨油机的出油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微型榨油机易堵塞的问题。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包括机架、榨筒、榨螺、榨螺轴、电机、主动传动轮、被动传动轮、传动带,所述榨筒上固定连接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与下料筒相连通,下料斗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下料斗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横杆并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位于旋转轴的上方,转轴的中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旋转轴的下端伸入下料筒且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位于下料斗内的旋转轴上设有搅拌装置,位于下料斗出口处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拨板,所述榨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环和刮板,安装环和刮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安装环套设在旋转轴上并通过紧固螺栓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刮板为弧形板,其刮板的弧形面贴合下料斗的内壁。所述连接杆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拨板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外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横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榨油的过程中搅拌装置的刮板对下料斗内壁上贴合的油料坯体进行刮蹭,确保下料斗内壁无油料坯体粘附,旋转轴上的拨板拨动下料斗出口处的油料坯体,使卡在下料斗出口处的油料坯体顺利流入下料筒,避免下料口的堵塞,保证榨油机的正常工作时间,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包括机架1、榨筒2、榨螺3、榨螺轴4、电机5、主动传动轮6、被动传动轮7、传动带8,所述榨筒2上固定连接有下料筒9,下料筒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0,下料斗10与下料筒9相连通,下料斗10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1,所述下料斗10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轴12,旋转轴12穿过横杆11并与横杆11通过轴承23转动连接,所述横杆1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14,转轴14位于旋转轴12的上方,转轴14的中间与支撑板13通过轴承23转动连接,转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转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6,旋转轴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7外设有防护罩24,防护罩24与横杆11固定连接,避免机器伤人的同时也能避免灰尘进入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7的齿内。旋转轴12的下端伸入下料筒9且旋转轴12上设有螺旋叶片18,位于下料斗10内的旋转轴12上设有搅拌装置19,位于下料斗10出口处的旋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拨板20,拨板20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旋转轴12固定连接,这样拨板20的下端呈分叉状,转动的过程中相当于对油料坯体有个抬升作用,更利于油料坯体的下料,所述榨螺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1,第一传动轮16和第二传动轮21通过第一传动带22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搅拌装置19包括安装环19a和刮板19b,刮板19b为弧形板,其刮板19b的弧形面贴合下料斗10的内壁,安装环19a和刮板19b之间通过连接杆19c固定连接,连接杆19c呈“八”字形设置,安装环19a套设在旋转轴12上并通过紧固螺栓19d与其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油料坯体加入下料斗10内,打开电机5,电机5通过主动传动轮6、被动传动轮7、传动带8的传动作用带动榨螺轴4转动,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21、第一传动带22带动转轴14转动,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17相啮合,转轴14带动旋转轴12转动,搅拌装置19的刮板19b对下料斗10内壁上贴合的油料坯体进行刮蹭,确保下料斗10内壁无油料坯体粘附,旋转轴12上的拨板20拨动下料斗10出口处的油料坯体,使卡在下料斗10出口处的油料坯体顺利流入下料筒9,避免下料口的堵塞,油料坯体进入榨筒2榨油。该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榨油机的正常工作时间,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包括机架、榨筒、榨螺、榨螺轴、电机、主动传动轮、被动传动轮、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榨筒上固定连接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与下料筒相连通,下料斗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下料斗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横杆并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位于旋转轴的上方,转轴的中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旋转轴的下端伸入下料筒且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位于下料斗内的旋转轴上设有搅拌装置,位于下料斗出口处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拨板,所述榨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防堵塞式微型榨油机,包括机架、榨筒、榨螺、榨螺轴、电机、主动传动轮、被动传动轮、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榨筒上固定连接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与下料筒相连通,下料斗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下料斗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穿过横杆并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位于旋转轴的上方,转轴的中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旋转轴的下端伸入下料筒且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位于下料斗内的旋转轴上设有搅拌装置,位于下料斗出口处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拨板,所述榨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