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20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包括MCU控制器、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其中,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按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按键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连接有数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不需要人眼辨别,可以有效降低误判和降低劳动量,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
本技术涉及数码管,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实现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和避免人为出错,极大的降低了出错率,保障了生产的质量。而现在很多工厂在生产电器过程中,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是否异常,还是停留在人眼辨别中,这样会由于工人经常盯着显示屏,时间一长,导致眼睛容易出现疲劳,而出现误判,从而人为的加大出厂不良率,同时这样的工作环境也会影响人眼的视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包括MCU控制器、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其中,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按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按键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连接有数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包括SEG口检测电路和DIG口检测电路,所述数码管的SEG口与所述SEG口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数码管的DIG口与所述DIG口检测电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EG口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PC14、电阻R50、双向触发二极管和电阻R54,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50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4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阴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阳极、阴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5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EG口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26、电阻R62和电容C28,所述电容C2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58、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之间,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58、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之间,所述电阻R6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阴极、双向触发二极管D14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DIG口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PC23、双向触发二极管D23和电阻R86,所述电阻R8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23的发光器的阳极、阴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23的发光器的阳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23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不需要人眼辨别,可以有效降低误判和降低劳动量,提高效率和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整体框架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EEPROM存取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显示驱动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SEG口检测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DIG口检测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的按键输入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包括MCU控制器101、EEPROM存取电路102、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其中,所述MCU控制器10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102、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10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102、数码管检测电路、按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103,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104,所述按键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105,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连接有数码管106,所述数码管106可以是共阴数码管或者是共阳数码管,检测共阴和共阳数码管只是连接方式不同,所以本技术以共阳数码管的检测为例。MCU控制器101用来检测输入和控制输出。图2是EEPROM存取电路图,EEPROM存取电路102用来储存用户的设置。图3是显示驱动电路图,显示驱动电路是用来驱动显示屏的,跟用户进行人机交互。如图4、5所示,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包括SEG口检测电路和DIG口检测电路,所述数码管106的SEG口与所述SEG口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数码管106的DIG口与所述DIG口检测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SEG口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PC14、电阻R50、双向触发二极管和电阻R54,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50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4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阴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阳极、阴极。如图4所示,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58。如图4所示,所述SEG口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26、电阻R62和电容C28,所述电容C2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58、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之间,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58、光电耦合器PC14的受光器的阴极之间,所述电阻R6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阴极、双向触发二极管D14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如图5所示,所述DIG口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PC23、双向触发二极管D23和电阻R86,所述电阻R8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23的发光器的阳极、阴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23的发光器的阳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23连接。如图4、5所示,当共阳数码管导通点亮时,其SEG口会被拉低至地状态,从而SEG口检测电路中的光电耦合器PC14会被导通,MCU控制器101能检测到SEG口导通信号;而DIG口则会被拉高至5V状态,此时DIG口检测电路中的光电耦合器PC23会被导通,MCU控制器101能检测到DIG口的导通信号。共阴数码管的检测电路则与共阳数码管的检测电路相反,即共阴数码管的SEG口检测应连接到图5的DIG口处,共阴数码管的DIG口检测则应连接到图4的SEG口处。图6是继电器驱动电路图,继电器驱动电路根据检测结果来驱动继电器104的输出。图7是按键输入电路图,按键输入电路是用来跟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其工作过程为:1、用户通过按键操作,同时按下UP键和DOWN键,进入设置状态,在设置状态时,显示屏103闪烁显示,第一个设置界面是用来设置被检测的数码管106的类型,是共阴还是共阳;按下SET键进入第二个设置界面,用来设置检测时间长度;按下SET键进入第三个设置界面,用来设置被检测数码管106的显示内容;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器、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其中,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按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按键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连接有数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器、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其中,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显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EPROM存取电路、数码管检测电路、按键输入电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按键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连接有数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检测电路包括SEG口检测电路和DIG口检测电路,所述数码管的SEG口与所述SEG口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数码管的DIG口与所述DIG口检测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数码管显示内容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SEG口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PC14、电阻R50、双向触发二极管和电阻R54,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的发光器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50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4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锐钜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