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280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27
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包括水分接收器、盖板和输水管,具体结构为:水分接收器位于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工作的混凝土结构侧边位置,水分接收器内部设有盖板、下部作为沉泥井,输水管顶部与沉泥井相连,管壁开有透水孔洞,输水管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该保湿反渗系统具有渗水速率可调节、不易阻塞、易维护的特点,能长时间提供水压、保持混凝土结构内部湿润,对减缓干旱或混凝土结构表面易失水地区的温度变形裂缝及干缩裂纹的形成与发展,抵御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的海水渗透与氯离子侵蚀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安全、混凝土材料耐久性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干旱或表面易失水地区的极端环境带给基础设施建设的危害日益凸显,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过快,内外湿度变化及水分蒸发不均,易形成干缩裂缝及加速裂纹的扩展。虽然这类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一般不致影响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安全,但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降低混凝土的服役寿命,同时也会给使用者感官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现行规范对防止和减轻干缩裂缝的设计措施制定的较为局限。因此不少设计人员较重视强度设计,疏于考虑抗裂的构造措施。此外,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事业的不断推进,近海及海洋混凝土中由于海水渗透、氯离子侵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寿命下降的工程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抗海水渗透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已成为当今海洋工程越来越关注的工程应用焦点。因此,若能开发一种具有一定内部水压、能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保持湿润的构造。将在减少干旱或混凝土结构表面易失水地区干缩裂缝的形成、延缓裂缝发展方面,抵御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海水渗透与氯离子侵蚀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通过将雨水或人为添加的水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储存起来,利用高水位形成的水压,使水分由内而外渗出。湿润混凝土结构,使内部及表面的维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水分蒸发不均的现象,进而减少干缩裂缝的形成及延缓裂缝的发展;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热容,增加混凝土结构保温隔热效果;向外的水压还能抵消外部溶液入渗的部分或全部压力,减缓或阻止外部溶液侵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包括水分接收器、盖板和输水管,具体结构为:水分接收器位于混凝土结构侧边位置,水分接收器内部设有盖板、下部作为沉泥井,输水管顶部与沉泥井相连,管壁开有透水孔洞,输水管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水分接收器的横截面形式为梯形或方形。所述水分接收器的实体结构为长条形或环形。所述盖板边缘与水分接收器壁面留有空隙作为水分通道,盖板可拆卸。所述输水管呈网状或排状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优选网状;其顶端高于沉泥井底部。所述输水管材料优选PVC,直径优选30mm至50mm。所述输水管管壁的透水孔洞口设置有纱网。所述输水管管壁的透水孔洞直径5-10mm,透水孔洞间距10-100cm,优选50cm。工作原理该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主要是通过水分接收器接收雨水或人工补水,使埋设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输水管储存一定高度的水分,利用压差使水分从输水管的孔洞渗出,湿润混凝土结构,使结构内部及表面具有一定湿度,减少水分蒸发不均的现象,进而减缓混凝土结构干缩裂缝的形成与发展,并增加混凝土结构保温隔热效果。当该系统应用到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输水管的水分液面比外部的海水液面高,因此由内向外的水分水压可以抵消外部海水部分或全部的入渗压,从而起到减缓或阻止海水及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利用水分使混凝土结构湿润,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及表面的具有一定的湿度,减缓混凝土结构内外湿度变化及水分蒸发不均的现象,进而减缓混凝土结构干缩裂缝的形成及延缓裂缝的发展,并增加混凝土结构保温隔热效果。2、在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可以抵消外部海水部分或全部的入渗压,从而起到减缓或阻止海水及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的目的。3、具有渗水速率可调节、不易阻塞、易维护的特点,且外装不受限,工艺简单,造价低,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在干旱或表面易失水地区中应用的竖直剖断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在干旱或表面易失水地区中应用的水平剖断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在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竖直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在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水平剖断图。图中标记为:水分接收器1、输水管2、混凝土结构3、盖板4、沉泥井5、透水孔洞6、路径7、侵蚀路径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的一个实例,布设于干旱或表面易失水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包括在混凝土结构3内部埋入带有透水孔洞6的输水管2,在输水管2的顶端、混凝土结构3侧壁装设水分接收器1,水分接收器1为长条槽形且内部设有盖板4、下部作为沉泥井5。水分先通过水分接收器1与盖板4之间的空隙进入并暂时储存在沉泥井5中,盖板4能阻挡杂物落入及降低水分的蒸发量,沉泥井5能减少由杂质造成的输水管2的堵塞问题,待水分中的杂质在沉泥井5中沉积后,水分再进入输水管2内,最后通过输水管2管壁分布的透水孔洞6以路径7渗入到混凝土结构3内部及表面。通过收集雨水或人工添加水分使输水管2内部储存一定水分,内部水压使水分通过透水孔洞6以路径7渗出,使混凝土结构3内部及表面保持一定湿度,减缓混凝土结构3由内外湿度变化及水分蒸发不均类裂缝的形成发展,并增加混凝土结构3的保温隔热效果。实施例2如图3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另一个实例,利用在近海及海洋混凝土结构中,包括混凝土结构3内部埋有带透水孔洞6的输水管2,在输水管2的顶端、混凝土结构3侧壁安装有水分接收器1,水分接收器1环绕混凝土结构3侧面布置且内部设有盖板4、下部作为沉泥井5。水分先通过水分接收器1与盖板4之间的空隙进入并暂时储存在沉泥井5中,盖板4能阻挡杂物落入及降低水分的蒸发量,沉泥井5能减少由杂质造成的输水管2的堵塞问题,待水分中的杂质在沉泥井5中沉积后,水分再进入输水管2内,最后通过输水管2管壁分布的透水孔洞6以路径7渗入到混凝土结构3内部及表面。通过人工添加水分使得输水管2中水位高于海面,内部所储存水分的压强大于海水压强,水分便能顺着输水管2→透水孔洞6→混凝土结构3缝隙的路径渗入海中,与海水及氯离子的侵蚀路径8相反,因此由内向外的水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海水及氯离子的入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等效流程变换、在适当删减或增加,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包括水分接收器、盖板和输水管,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为:水分接收器位于混凝土结构侧边位置,水分接收器内部设有盖板、下部作为沉泥井,输水管顶部与沉泥井相连,管壁开有透水孔洞,输水管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包括水分接收器、盖板和输水管,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为:水分接收器位于混凝土结构侧边位置,水分接收器内部设有盖板、下部作为沉泥井,输水管顶部与沉泥井相连,管壁开有透水孔洞,输水管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接收器的横截面形式为梯形或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接收器的实体结构为长条形或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先储水后保湿反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边缘与水分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英宏贺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