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进武专利>正文

液压起拨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72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铁道线路的手动液压起拨道器。为了提供一种适于板结道床或重型轨线路起拨道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液压起拨道器,提出由铰接于A、B、C、D四点的固定底座、活动底座、拨杆、工作缸移动件和工作缸不移动件组成的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液压起拨道器。形成油路的阀体装在工作缸不移动件上,阀体上装有油箱和置于油箱内的双柱塞泵。(*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用于铁道线路的手动液压起拨道机械。机车车辆的在线路轨道上运行时,对线路产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在这二个力的作用下,使轨道在垂直、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增加了机车车辆的运行阻力,影响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为恢复线路轨道的正常位置,一般通过起拨道对轨道在垂直和水平平面内的位置进行调整。中国专利CN85105828公开了一种由底盘、拨杆和工作缸组成的液压起拨道器,该起拨道器的底盘、拨杆、工作缸缸体和柱塞构成平面三铰点四连杆机构的液压起拨道器,在起道作业时,初始起道力较小,在拨道作业时,初始起拨道比过大,从而对板结道床或重型轨线路进行起拨道作业时,劳动强度比较大。为提供一种适于板结道床或重型轨线路起拨道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液压起拨道器,提出本技术。本技术具有互相铰接的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活动底座的另一端与拨杆铰接,拨杆的另一端与工作缸的移动件铰接,工作缸的不移动件与固定底座的另一端铰接,使固定底座、活动底座、拨杆、工作缸的移动件和工作缸的不移动件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由于本技术采用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当起拨道器初始加力时,活动底座的与拨杆铰接端和固定底座的与工作缸不移动件的铰接端绕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的铰点向下相对转动增大了拨杆与活动底座和工作缸不移动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理论初始夹角,从而增大了起拨道器起道作业时的初始起道力及降低了拨道作业时的起拨道比,使其适用于板结道床及重型轨线路起拨道作业,减轻作业时的劳动强度,达到本技术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作业瞬间结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初始起拨道时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初始起拨道时理论结构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技术具有用销轴1铰接在A点的活动底座2和固定底座3,在铰点A处的固定底座3的(或活动底座2的)下部具有限制活动底座2与固定底座3相对转动角的止推面4,止推面4与垂直平面的夹角为15°-40°,最好为22°30′,活动底座2的另一端用销轴5与拨杆6铰接在B点,拨杆6的另一端用销轴7与工作缸8的移动件9铰接在C点,工作缸8的不移动件10用销轴11与固定底座3的另一端铰接在D点,铰接在A、B、C、D四点的固定底座3、活动底座2、拨杆6、工作缸8的移动件9和不移动件10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该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参数为ABBCCD初CD终DB50-250200-240205-283315-450450-520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最佳参数为ABBCCD初CD终DB120217283423485工作缸8可采用柱塞(或活塞)为移动件9、缸体为不移动件10,亦可采用缸体为移动件9、柱塞(或活塞)为不移动件10,在铰点C的销轴7上直安装或经滚针轴承12安装有起拨道轮13,在工作缸8的不移动件10上安装有容纳有由偏心轮操纵的快速回油阀14、四个单向阀15、溢流阀16及形成油路的阀体17,在阀体17上装有油箱18和置于油箱18内的双柱塞泵19,快速回油阀14位于工作缸8与油箱18相通的油路上,四个单向阀15分别位于双柱塞泵19与油箱18和工作缸8相通的油路上,溢流阀16位于双柱塞泵19与工作缸8相通的单向阀15与工作缸8之间的油路上,溢流阀16的标定压力为320cgf/cm2,中部与手柄套20连接的摇臂21的两端经连杆与双柱塞泵19的柱塞22、23铰接连接,亦可经装在柱塞泵19的柱塞22、23上的在摇臂21两端的滑槽24、25内滑动的滑块26、27与双柱塞泵19的柱塞22、23构成滑动副连接。调整作业时,将液压起拨道器插入轨底,将手柄插入手柄套20并搬动手柄,使双柱塞泵19产生高压油并进入工作缸8,使工作缸8的移动件9伸出,工作缸8和拨杆6向相反方向转动,处于铰点C的起拨道轮13随之产生上升趋势顶住钢轨受力,该力经拨杆6及工作缸8传递至活动底座2及固定底座3的B、D铰点端,并使活动底座2和固定底座3绕其铰点A向下相对转动,使铰点B、A、D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导致LCBD>LCBA,LCDB>LCDA,即增大起道作业时的初始起道力及降低了拨道作业时的起拨道比。当活动底座(或固定底座)与止推面4接触时,起拨道轮13随工作缸8的移动件9的伸长而沿着以B为圆心,拨杆6长度为半径的圆弧轨迹运动,产生垂直和水平位移。在起道作业时,使起拨道轮13轴心线伸入轨底边缘,作业过程中,起拨道轮13的水平位移使起拨道轮13沿轨底滚动,垂直位移则抬高了钢轨,完成起道作业。在拨道作业时,将起拨道轮13的侧面卡在钢轨底的侧面,作业过程中起拨道轮13的垂直位移抬起钢轨,水平位移推动轨道水平移动完成拨道作业。本技术在我国现行正线内外侧作业时均不侵入限界,作业时不破坏道床正常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由底座、拨杆、工作缸、油箱、阀体和双柱塞泵组成的用于铁道线路的手动液压起拨道器,拨杆与工作缸的移动件彼此铰接于C点,并在铰接点C处具有可置于轨底或轨侧的起拨道轮,拨杆的另一端和工作缸的不移动件分别与底座的两端铰接于B、D点,在工作缸上安装有形成油路的阀体,在阀体上安装有油箱和置于油箱内的双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彼此铰接于A点的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组成,使铰接于A、B、C、D四点的固定底座、活动底座、拨杆、工作缸移动件和工作缸不移动件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在铰点A处的固定底座的(或活动底座的)下部具有限制活动底座与固定底座相对转动角的止推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参数为ABBCCD初CD终DB50-250200-240205-283315-450450-530止推面与垂直平面夹角15°-40°。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最佳参数为ABBCCD初CD终DB120217283423485止推面与垂直面夹角为22°30′。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柱塞泵的柱塞经装在柱塞上的在摇臂两端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与摇臂构成滑动副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柱塞泵的柱塞经装在柱塞上的摇臂两端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与摇臂构成滑动副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经滚针轴承安装在铰点C的销轴上。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起拨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经滚针轴承安装在铰点C的销轴上。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铁道线路的手动液压起拨道器。为了提供一种适于板结道床或重型轨线路起拨道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液压起拨道器,提出由铰接于A、B、C、D四点的固定底座、活动底座、拨杆、工作缸移动件和工作缸不移动件组成的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的液压起拨道器。形成油路的阀体装在工作缸不移动件上,阀体上装有油箱和置于油箱内的双柱塞泵。文档编号E01B29/16GK2036192SQ8820869公开日1989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进武 申请人:王进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底座、拨杆、工作缸、油箱、阀体和双柱塞泵组成的用于铁道线路的手动液压起拨道器,拨杆与工作缸的移动件彼此铰接于C点,并在铰接点C处具有可置于轨底或轨侧的起拨道轮,拨杆的另一端和工作缸的不移动件分别与底座的两端铰接于B、D点,在工作缸上安装有形成油路的阀体,在阀体上安装有油箱和置于油箱内的双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彼此铰接于A点的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组成,使铰接于A、B、C、D四点的固定底座、活动底座、拨杆、工作缸移动件和工作缸不移动件构成平面四铰点五连杆机构,在铰点A处的固定底座的(或活动底座的)下部上具有限制活动底座与固定底座相对转动角的止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武
申请(专利权)人:王进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