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鱼尾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71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钢轨专用联接件鱼尾板的改进。改进的鱼尾板仍保持长条形夹板状结构,其面对钢轨一面基本保持双筋夹槽状结构,夹槽中设有螺栓孔,主体外侧面由两端向上加高,中间段高出路轧面,整体鱼尾板主侧面上端呈桥面双坡形。从而使鱼尾板不但起到联接作用,而且使其在车轮接近轨缝时逐渐加载在鱼尾板主侧面的端面上,从而减少了对轨端面的减击力,减小了震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对钢轨专用连接部件鱼尾板的改进。钢轨是借助于鱼尾板的固定联接作用而形成连绵不断的线路。沉重的列车车轮在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冲击力能造成钢轨接头处产生塑性形变、扣嘴或低塌,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是目前铁路线路维护中最大的工作量,冲击震动造成的接头处孔裂,鱼尾板断裂等又是重大事故的隐患,特别是短轨区域如何减少震动,提高线路质量已成为铁路维修部门的重大课题。为此,专利技术家们创造了许多新设计,其中包括对钢轨接头形状的重大改进,但均因为工艺造成重大困难而不能实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个减震鱼尾板的新结构方案,企图通过对鱼尾板形体上的重大改进使其不但能起到连接和固定两段钢轨的作用,而且要缓冲在钢轨接头处对端口的冲击力以实现减震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原有的鱼尾板的结构形式下,对其结构进一步改进。原有鱼尾板是一个平面长条夹板状。双面均设计成双筋夹槽形,夹槽中设有通孔以供穿过螺栓用,并可定位螺栓和螺母使其不易滑移。借助螺栓将鱼尾板夹持固定在钢轨端头产生联接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借助螺孔的间隙来应变热涨冷缩造成的纵向形变。夹紧时突起的筋条抵紧在钢轨侧面形成很好的定位作用。但是这样的鱼尾板只能被动地承受车轮重力造成冲击负荷和剪切应力,而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本技术在设计中而保留了长条夹板状的整体结构形式,并保留了面向钢轨一面的双筋夹槽结构和夹槽栓孔式的基本固定方式,但在板的另一侧面采取实体平面式的形状为主体侧面,并沿两端面向中间逐渐加高,中间段高出轨道平面,从而使整个鱼尾板主侧面顶端形成桥面一样的双坡形。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车轮在接近钢轨接头时产生平滑过渡而使通过接缝时的主要压力集中在鱼尾板上,使鱼尾板变成弯曲形变。这个受力可以远远优越普通鱼尾板所承受的剪切力,并且使钢轨端头上下之间相对运动最大限度减少,从而大大减少了震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减震鱼尾板(整体型)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基本应用装配说明图。图2是减震鱼尾板的主侧面视图。图3是复合型减震鱼尾板的结构与装配示意图。其中,1为筋,2为夹槽,3为螺栓孔,4为螺栓,5代表钢轨,6为减震鱼尾板主体外侧面,7为主体外侧面端面,H代表端面宽度,L为上端面长度,L1为上端桥形波面水平长度,8为减震附加板,9为普通鱼尾板。从附图1、2可以看出,新型的减震鱼尾板除了其本身的连接固定作用之外,从受力上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功能上讲它直接承载车轮的部分负荷,从而使车轮通过两钢轨接缝处时的震动减轻,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其主体外侧面的上端面增高成为高于轨面的斜面,端平面的宽度H为23-27mm,斜度为1∶35-1∶45。这样,在车轮通过轨接头之前已逐渐将重力负荷御载在减震鱼尾板端面,从而造成两轨均匀受力,使通过接头的一瞬间,两轨压差变的甚小,从而降低了对轨端的冲击破坏力及对鱼尾板栓孔的剪切应力,这对保护轨端面防止损伤是十分有利的。上端面的宽度在23-27mm,其长度L为90-110mm,上端面的引坡的坡度为1∶35-1∶45。这样可使车轮受两个支撑点通过接头,而且主要负载均匀变化过渡。为了保证负载的均匀过渡,减震鱼尾板侧面的上端面两端是逐渐加高,形成一个桥面双坡形,这个引坡的斜度为1∶6.5-1.8,水平长度L1为110-130mm。由于减震型鱼尾板直接承载所以如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比较符合力学结构原理,承载重力可直接垂直作用于钢轨基面。然而这种结构的鱼尾板也有缺点,是端面磨损造成的报废率较高,另外加工轧制困难大,耗材多,成本相应提高。另外改造旧线路时,换下来的旧式鱼尾板也不能再利用,造成双重浪费。为此,本技术设计了复合型减震鱼尾板,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合式结构实际上是将整体型减震鱼尾板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即是原有的旧式鱼尾板9结构,另一部分称其为减震附加板8,实际上两体合一即为图1所示的整体型减震鱼尾板,分解成为两部分后,即可单独生产减震附加板,应用时再组装成为一体,达到减震的目的。不难看出,这样的结构不但有利于对旧线路的改造,而且磨损报废后的损失也小,成本低,有更加实用的价值,但其力学上的整体平稳性较差,但并不影响它的技术效果。根据以上设计制成的减震鱼尾板不但能产生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大大改善钢轨端面损害的程度,对于火车提速和高质量运行,具有极现实的意义。权利要求1.减震型鱼尾板,呈长条夹板状,面对道轨的那一侧面为双筋(1)夹槽(2)状,夹槽(2)中设计有紧固螺栓孔(3),应用时借助螺栓(4)联接在两钢轨的接头处,其特征在于减震鱼尾板主体外侧面(6)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加高,中间段形成高出轨道的上端面(7),整个鱼尾板侧面顶端呈桥面双坡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减震鱼尾板,其特征在于主体外侧面(6)的上端面(7)为向轨道端面倾斜的斜平面,端平面宽度H为23-27mm,长度L为90-110mm,斜度为1∶35-1∶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减震鱼尾板,其特征在于主体外侧面(6)两端的引坡面斜度为1∶6.5-1∶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减震鱼尾板,其特征在于该鱼尾板是复合式结构,即是由普通型鱼尾板(9)和减震附加板(10)两体组合而成,应用时再组装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铁路钢轨专用联接件鱼尾板的改进。改进的鱼尾板仍保持长条形夹板状结构,其面对钢轨一面基本保持双筋夹槽状结构,夹槽中设有螺栓孔,主体外侧面由两端向上加高,中间段高出路轧面,整体鱼尾板主侧面上端呈桥面双坡形。从而使鱼尾板不但起到联接作用,而且使其在车轮接近轨缝时逐渐加载在鱼尾板主侧面的端面上,从而减少了对轨端面的减击力,减小了震动。文档编号E01B11/00GK2424228SQ0020983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金福, 贾国光, 韩德恩 申请人:石家庄铁路分局科技开发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震型鱼尾板,呈长条夹板状,面对道轨的那一侧面为双筋(1)夹槽(2)状,夹槽(2)中设计有紧固螺栓孔(3),应用时借助螺栓(4)联接在两钢轨的接头处,其特征在于减震鱼尾板主体外侧面(6)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加高,中间段形成高出轨道的上端面(7),整个鱼尾板侧面顶端呈桥面双坡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福贾国光韩德恩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路分局科技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