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62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其包括罐体、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罐体上部内侧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第一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在100μm以上浮油的亲水疏油形聚结填料,第二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介于50μm至100μm之间分散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采用具备耐高温、耐腐蚀和高比表面积的亲水疏油型聚结材料,从而提高除油设备除油效率,减小设备体积;通过三个聚结区去除不同粒径的油珠及污染物,实现油水快速分离,具有高效、简便稳定和抗堵塞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出水处理
,是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油田采出水聚结填料除油既用于常压流程的立式除油罐,也用于压力流程的卧式除油器中,通常采用散堆矿物填料或化学填料及不锈钢规整填料,独立设置聚结室,采出水流经聚结填料后,小油珠被聚集填料捕捉,聚并增大后被分离。由于堆装高度及面积有限,聚结段填料比表面积小,聚集分离水力负荷低,粒径较小的油珠无法从水中分离后聚结,设备处理出水除油效果较差,并且由于设备通常只安装有一种类型的填料,对水质适应性差,填料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除油设备内构件填料处理负荷低而导致除油设备处理效率低和除油设备体积大,以及小粒径油珠无法快速实现油水分离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包括罐体、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罐体上部内侧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第一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在100μm以上浮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第二聚结区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罐体上部内侧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第一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在100μm以上浮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第二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介于50μm至100μm之间分散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第三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介于20μm至50μm之间的双丝聚结材料;对应第一聚结区左方位置的罐体左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对应第三聚结区右方位置的罐体右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水管;对应第一聚结区和第二聚结区之间位置的罐体上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罐体上部内侧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第一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在100μm以上浮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第二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介于50μm至100μm之间分散油的亲水疏油型聚结填料,第三聚结区内设有能捕集油珠粒径介于20μm至50μm之间的双丝聚结材料;对应第一聚结区左方位置的罐体左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对应第三聚结区右方位置的罐体右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水管;对应第一聚结区和第二聚结区之间位置的罐体上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一收油槽,对应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之间位置的罐体上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收油槽,对应第三聚结区和出水管之间位置的罐体上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三收油槽;对应第一聚结区、第二聚结区和第三聚结区下端均设有阻挡油污水直接从罐体下部内侧流动的隔挡装置;对应第一聚结区下端的隔挡装置与第二聚结区下端的隔挡装置之间位置的罐体下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一收泥槽;对应第二聚结区下端的隔挡装置与第三聚结区下端的隔挡装置之间位置的罐体下端外侧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收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水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挡装置包括第一挡水导泥板、第二挡水导泥板和第三挡水导泥板,第一聚结区下端设有能将污泥导入第一收泥槽内的第一挡水导泥板,第二聚结区下端设有能将污泥导入第一收泥槽内的第二挡水导泥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春林王大勇凌勇张志庆王林阳杨立辉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