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48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包括:输出模块、节点控制模块、第一节点充电模块;输出模块用于将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栅极信号输出端,或者将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提供给栅极信号输出端;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电平相反;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在非扫描期间的第一节点的充电期间,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在第一控制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第一节点在非扫描期间不会处于浮置状态,第一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可以持续的向第一节点充电,保持第一节点的电位,从而可以改善移位寄存器再次进入扫描期间时输出信号异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般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对显示面板中的栅线逐行扫描,控制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打开以将数据信号输入像素,从而实现显示功能。一般栅极驱动电路由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级联组成。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时序图。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晶体管Tr1~晶体管Tr9,电容CS1和电容CS2。在N01节点的充电期间t01,N01节点充电至高电平,以控制晶体管Tr5导通,输出端GOUT输出低电平信号端VGL的电信号。在N02b节点的充电期间t02,N02b节点充电至高电平,以控制晶体管Tr6导通,输出端GOUT输出时钟信号端CK3的电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即为扫描信号,该扫描信号输出至栅极线,以控制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其中,晶体管Tr7在高电平信号端VGH的控制下始终处于导通状态,因而N02a节点和N02b节点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模块、节点控制模块、第一节点充电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栅极信号输出端,或者在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栅极信号输出端;所述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或者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电平相反;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在非扫描期间的所述第一节点的充电期间,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在所述第一控制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模块、节点控制模块、第一节点充电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栅极信号输出端,或者在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参考电压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栅极信号输出端;所述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或者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的电平相反;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在非扫描期间的所述第一节点的充电期间,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在所述第一控制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节点充电模块;所述第二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二控制端;在非扫描期间的所述第二节点的充电期间,所述第二节点充电模块在所述第二控制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在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三时钟信号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端,以使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将所述第一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控制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在第四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三固定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端,以使所述第二节点充电模块将所述第二固定电压端的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一固定电压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一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一控制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充电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二固定电压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固定电压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极和所述第四固定电压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第二控制端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一电容和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宗骏孙莹许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