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和由碳钢构成的铁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222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达到连接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和碳钢构成的铁轨这个目的,这里提出一种铝热体制作法,其中铝热体熔体的碳含量限制在0.2的重量百分比.在此情况里,如≤Schaffler-图论及的方法最好是:熔体的组成相当于一个13到35百分比镍当量和一个8到25百分比铬当量.除此以外,碳的含量≤0.15百分比,最好≤0.1百分比.镍的当量值是1×%Ni+30×%C+0.5×%Mn,铬的当量值是1×%Cr+1×%Mo+1.5×%Si.(*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于如高锰钢这类钢具有较佳的耐摩性,它在铁路施工中广泛用作为交叉或路岔的辙岔的材料。在铁路施工中,所使用的铁轨通常由碳钢构成的,而由于每个工件之间连接的处理温度不同,那些碳钢与高锰钢铸件的直接焊接不是很容易的。由于这个原因,现在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同铁轨连接是借助于接轨板的,或者在移动轨道以前,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通过使用低碳奥氏体钢同一个由碳钢构成的连接铁轨焊接,所述的连接铁轨在轨道上能够同连接铁轨相焊接。如万一这连接有裂缝,那一定要卸移下辙岔而焊接一个新的过渡工件和连接铁轨。我们进一步知道用铝热焊接进行焊接连接,但在这情况里一个完美的连接也并不是很容易可获得的。这里的原因是,由于当在连接区域焊接高锰钢时发生扩散过程,在连续冷却下形成马丁散铁。这种马丁散铁的形成仅仅只有在极其低的冷却下方能避免。然而低冷却,在高锰钢的热影响区形成碳化物沉淀,这等于降低刚度。从AT-PS350881可了解到一种连接由高锰钢构成的辙岔和由碳钢构成铁轨的方法,根据此方法,一个最大长度为20到25毫米并且由一种低碳奥氏体钢构成的过渡工件被焊接在高锰钢铸件上。这个焊接连接的冷却同过渡工件与连接铁轨连续焊接以后的冷却影响而进行比较,它的影响要相应的低。为了进行这样的焊接连接,需要许多连续方法步骤,其中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控制操作参数。我们进一步知道用铝热焊接进行焊接连接。为了这个目的,在AT-PS374720中推荐一种铝热形成的钢熔体,它大体上是自由的磷和硅,并且具有一个重量百分比为0.75到0.95的碳含量。由于这个铝热熔体,不能确实地防止碳化物沉淀,这沉淀会降低刚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一种铝热形成的熔体,提供达到焊接的可能性,所述的熔体在出现相对快速冷却情况下,基本上能防止碳化物沉淀的危害以及防止马丁散铁形成。为了解决此问题,按本专利技术,本方法基本上在于使用了一种铝热体混合物,它导致一个低碳奥氏体熔体,它的碳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小于等于0.2,最好为小于等于0.15。因为使用一种铝热混合物(它导致一种具有最大碳重量百分比为0.2的低碳奥氏体熔体),碳化物的沉淀的危害可基本上消除,并发现即使在出现快速冷却情况下,也没觉察到马丁散铁生成。另外,通过提供该部分一个比较低的冷却,可以容易地防止铁轨材料硬度的任何增加。在某种特为简单意义上,这样的阻滞冷却可借助在连接面到连接铁轨间提供一个热绝缘保护层的面层来获得,尤为是热绝缘耐熔粉状材料面层。从某种特别便制角度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如此设计的如Sshaffler-图论及的,熔体的组成相当于13到35的百分比镍当量,相当于8到25百分比的铬当量。除此之外,碳的含量≤0.15百分比,最好为≤0.1百分比。镍的当量值是1×%Ni+30×%C+0.5×%Mn;铬的当量值是1×%Cr1×%Mo+1.5×%Si。使用这种焊接物可在高锰钢铸体与标准铁轨之间获得特别耐摩、耐久和耐裂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铝热焊连接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和碳钢构成的铁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铝热混合物导致一个低碳奥系体熔体,熔体的碳含量是≤0.2重量百分比,最好为≤0.15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AT 1985-7-18 A 2141/851.用铝热焊连接高锰钢铸件构成的辙岔和碳钢构成的铁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铝热混合物导致一个低碳奥系体熔体,熔体的碳含量是≤0.2重量百分比,最好为≤0.15重量百分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同Schaffler-图论及的熔体的组成,相当于13到35百分比镍当量,相当于8到25百分比铬当量,除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尔弗雷德莫泽林伯特奥古斯丁
申请(专利权)人:沃斯特阿尔派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