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171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搬运装置,其课题在于在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中,防止链带的松弛而顺畅地搬运物品。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10)构成为具备:在地板(12)上设置的框架(14)、由框架(14)支承的链带(16)、变更搬运路径(18)的距离的距离变更机构(38)、以及防止链带(16)松弛的分割导轨(50),距离变更机构(38)具备防止第一链轮(40)或第二链轮(42)与分割导轨(50)发生干涉的锥部(干涉避免机构)(5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物品从搬入路径搬运至搬出路径的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能够变更从搬入路径至搬出路径的搬运路径的长度的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具备:一部分构成搬运路径的环状的链带、以及变更搬运路径的距离的距离变更机构。在发生了无法从搬出路径向后工序搬出物品的状况(后工序中的物品的停滞、或后工序的装置的故障等)时,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能够延长从搬入路径至搬出路径的搬运路径的距离。通过延长搬运路径的距离,能够使搬入至搬入路径的物品滞留于搬运路径。通过使物品滞留于搬运路径,能够停止从搬出路径向后工序搬出物品。这样的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可以考虑输送机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方法、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法,但具有前者的结构的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较为普遍。然而,在输送机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方法中,在输送机沿铅垂方向移动、尤其是向上升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使搬运品移动,也需要使输送机链、用于实现输送机链搬运路径可变的单元部分同时移动,从而过度的负载反复作用于链,并且在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过程中难以设置可靠的防振装置等,存在稳定性差、且机械装置的尺寸有变大的倾向这样的缺点。另一方面,对具有长路径的链式输送机而言,设置有链轨和链轮并沿水平方向运转的输送机由于链轨保持输送机链的自重,处于作用于链的负载低且稳定的负载状态,从而采用通常的结构,并且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与输送机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装置相比,在具有相同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设计为更加小型。然而,在沿水平方向搬运输送机链的输送机装置中,为了使搬运路径可变而移动链轮会导致移动的链轮与支承链的链轨干涉这一决定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前述课题的专利技术,实现能够期待稳定运转并且能够将机械尺寸设计为小型的输送机链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91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搬运路径可变型的搬运装置中,防止链带的松弛而顺畅地搬运物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框架,其设置在地板上;环状的链带,其具备搬运物品的搬运路径、将该物品向该搬运路径搬入的搬入部、以及将该物品从搬运路径搬出的搬出部,所述环状的链带支承于所述框架;距离变更机构,其变更所述搬运路径的距离;以及多个分割导轨,其限制所述链带松弛,所述距离变更机构具备:将所述搬运路径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一链轮、将所述搬运路径以外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二链轮、将该第一链轮以及第二链轮安装为能够旋转的连结构件、使该连结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防止所述第一链轮或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分割导轨发生干涉的干涉避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搬运装置中,具备吸引所述链带的磁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搬运装置中,所述连结构件具有使所述分割导轨移动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构成所述干涉避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搬运装置中,使所述连结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能够通过干涉避免机构防止第一链轮或第二链轮与分割导轨发生干涉。因此,能够使用分割导轨,能够通过分割导轨防止链带的松弛。由此,能够防止链带因自重而破损等,从而顺畅地搬运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的图,该图的(a)是主视图,该图的(b)是局部放大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搬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搬运装置的局部放大右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搬运装置;12:地板;14:框架;16:链带;18:搬运路径;20:搬入部;22:搬出部;24:搬入路径;26:搬出路径;28:搬入链轮;30:搬出链轮;34、36:马达;38:距离变更机构;40:第一链轮;42:第二链轮;44:连结构件;46、48:上挂部;50:分割导轨;52、54:下挂部;55:销;56:棒状导轨;58:锥部(卡合部);60;永磁铁(磁铁)。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结构)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以及图2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搬运装置10具备在地板12上设置的框架14、以及支承于框架14的环状的链带16。(框架)如图1所示,框架14通过搬入链轮28、搬出链轮30、以及多个自由链轮32支承链带16。搬入链轮28由搬入用的马达34驱动而旋转。搬出链轮30由搬出用的马达36驱动而旋转。(链带)链带16具备搬运物品(未图示)的搬运路径18、将物品向搬运路径18搬入的搬入部20、以及将物品从搬运路径18搬出的搬出部22。搬运路径18是指链带16中的从搬入部20至搬出部22的部分。搬入部20是链带16中的将物品从前工序经由搬入路径24向搬运路径18搬入的部分。搬出部22是链带16中的将物品经由搬出路径26向后工序搬出的部分。两根链带16沿与物品的搬运方向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排列。在两根链带16之间设置有沿Y轴方向排列有多个托盘(仅由附图标记45示出搬入部20附近的托盘)而构成的托盘组(未图示)。托盘组沿搬运方向以一定间距排列有多个,并安装于链带16。托盘组能够相对于链带16自由旋转,且由于自重而开口部始终朝上。(距离变更机构)如图1所示,搬运装置10具备变更搬运路径18的距离的多个距离变更机构38。各距离变更机构38具备将搬运路径18的链带16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一链轮40、以及将搬运路径18以外(不搬运物品的部分)的链带16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二链轮42。另外,各距离变更机构38具备将第一链轮40以及第二链轮42安装为能够旋转的连结构件44、以及使连结构件44相对于框架14沿X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即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未图示)。距离变更机构38与两根链带16对应地沿X轴方向排列有两个(一对),各一对距离变更机构38相互连结。一对距离变更机构38沿Z轴方向排列有六对,六对距离变更机构38相互连结。六对距离变更机构38同时一体地沿X轴方向移动。(分割导轨等)搬运装置10具备多个分割导轨50,该多个分割导轨50限制链带16中的张挂于第二链轮42的上端的上挂部46(图1中示出)、或张挂于第一链轮40的上端的上挂部48(图2中示出)向下方(Z轴负方向)松弛的情况。多个分割导轨50沿与上挂部48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排列。通过棒状导轨56防止链带16中的张挂于第二链轮42的下端的下挂部52(图1中示出)、或张挂于第一链轮40的下端的下挂部54(图2中示出)向下方松弛的情况。分割导轨50以及棒状导轨56与两根链带16各自对应地设置。分割导轨50构成为能够绕与X轴平行的转动轴转动,由于弹簧62(图3中示出)的作用力而通常位于上挂部46或上挂部48的下方。(干涉避免机构)各距离变更机构38的连结构件44具有与固定于分割导轨50的销55(图1的(b)中示出)卡合的锥部(卡合部)58。锥部58构成为,连结构件44沿X轴方向移动且锥部58将销55顶起,由此分割导轨50克服弹簧62(图3中示出)的作用力而转动并沿Y轴方向移动,从而向比链带16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装置,具备:框架,其设置在地板上;环状的链带,其具备搬运物品的搬运路径、将该物品向该搬运路径搬入的搬入部、以及将该物品从搬运路径搬出的搬出部,所述环状的链带支承于所述框架;距离变更机构,其变更所述搬运路径的距离;以及多个分割导轨,其限制所述链带松弛,所述距离变更机构具备:将所述搬运路径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一链轮、将所述搬运路径以外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二链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该第一链轮以及第二链轮的连结构件、使该连结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防止所述第一链轮或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分割导轨发生干涉的干涉避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0 JP 2017-0458981.一种搬运装置,具备:框架,其设置在地板上;环状的链带,其具备搬运物品的搬运路径、将该物品向该搬运路径搬入的搬入部、以及将该物品从搬运路径搬出的搬出部,所述环状的链带支承于所述框架;距离变更机构,其变更所述搬运路径的距离;以及多个分割导轨,其限制所述链带松弛,所述距离变更机构具备:将所述搬运路径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一链轮、将所述搬运路径以外的链带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二链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该第一链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浩二安达义邦安田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新制作所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