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49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器,包括直管,直管的进口端插入有一根收缩管,直管的出口端插入有一根扩张管;收缩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相对但不接触,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处设置的第一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混合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地,且易于与上游管道以及下游管道连接,占地面积小。

A gas-liquid mix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liquid mixer, which comprises a straight pipe, a contraction pipe is inserted at the inlet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and an expansion pipe is inserted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ntraction pipe is relative to the inlet end of the expansion pipe but not in contact with it; the diameter of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ntraction pip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inlet end of the expansion pip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ntraction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traction tube and the expansion pipe. The gas-liquid mix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easy connection with upstream pipeline and downstream pipeline, and small floo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混合器。
技术介绍
气浮工艺常用于废水处理,主要是在废水中通入空气,使得废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而废水中的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以便进一步分离。为了实现废水和空气的混合,现有技术中主要是设置混合罐,再分别通过水泵向混合罐通入废水,通过气泵向混合罐中通入空气。但是,这样的设置的缺点主要是包含设备多,配管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混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浮工艺所用的气液混合装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混合器,包括直管,直管的进口端插入有一根收缩管,直管的出口端插入有一根扩张管;收缩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相对但不接触,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处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直管为圆管。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的末段处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在圆管的周向上等角度地分布。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直管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直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收缩管的进口端的外径等于直管的内径。所述的气液混合器中,所述扩张管的出口端的外径小于直管的内径,扩张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法兰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器,相比现有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废水和空气的混合,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此外,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使得废水能够准确地喷入到扩张管中;同时废水与废水与扩张管的进口端之间有一定间隔以满足空气能够顺利进入扩张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混合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混合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液混合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液混合器。图1中收缩管和扩张管用虚线画出,表示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得到。图2中实现箭头示意为空气流动方向,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为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的那段废水。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直管1,直管1的进口端插入有一根收缩管2,直管的出口端插入有一根扩张管3;收缩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相对但不接触,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直管1上对应于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处设置的第一通孔101。上述收缩管和扩张管均为锥管,但收缩管的出口端小于其进口端,而扩张管的出口端大于其进口端。实际应用中,直管、收缩管和扩张管同轴地设置(轴线标号为901),以便于制作。实际使用时,上述气液混合器应用于气浮工艺系统中,上游管道(图中未示出)输送过来的废水进入收缩管中后,由于收缩管呈渐缩趋势,因此废水在收缩管中的流速增加,并且从收缩管的出口端喷出,并进入扩张管。由于废水从收缩管出口端以及扩张管进口端的间隔中喷过(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时产生负压,使得周围空气被吸入到扩张管中,而外部的空气则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直管内,从而将外部空气连续地吸入扩张管中。空气和废水在扩张管中混合并最终由扩张管的出口端喷出输送至下游管道(图中未示出)。上述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大于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因此废水能够准确地喷入扩张管,且使得废水与扩张管的进口端之间有一定间隔以满足空气能够顺利进入扩张管。优选地,为了便于制作,所述直管1为圆管。这样即便于在直管上开孔,也便于与上游管道以及下游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2的末段处设置的第二通孔102。通过设置第二通孔,进一步便于直管外部的空气流入到直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分别在圆管的周向上等角度地分布。这样设置使得直管外部的空气沿在直管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地进入直管内,进一步地,直管内的空气则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地进入扩张管进口端,从而提高空气和废水的混合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均为圆孔,既便于开孔,也能够尽量减小外部空气穿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时受到的阻力。通常,为了便于加工,各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相等。由附图还可知,直管上的第二通孔共设置有两圈,从而增加了外部空气进入直管内部的通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气液混合器相对较大时,可以在直管上开设更多圈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与上游以及下游的管道连接,所述直管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法兰41,直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法兰42。进一步地,所述收缩管2的进口端的外径等于直管1的内径。这样的设置使得收缩管可以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到直管中,便于与直管连接,即便以后需要进行检修,也能够方便地取出收缩管。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管3的出口端的外径小于直管1的内径,扩张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法兰连接。这样设置主要考虑到扩张管位于直管的出口端,通过与第二法兰连接,确保扩张管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文丘里式喷射器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液混合器是两种不同的设备。因为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文丘里式喷射器中,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必须连接有一根喉管,且喉管处必须连接有一根进气管用于将特定的一种气体(而不是空气)送至喉管处,也因此,现有技术中气浮工艺废水处理系统中并没有采用已有的文丘里式喷射器来混合废水和空气。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液混合器用于将空气直接吸入到扩张管中,因此并没有设置喉管。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混合器主要有以下技术好处:(1)能够实现废水和空气的混合,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2)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使得废水能够准确地喷入到扩张管中;同时废水与废水与扩张管的进口端之间有一定间隔以满足空气能够顺利进入扩张管。(3)直接在直管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即可将外部空气吸入,省却了进气管、气泵等管道、设备,占地面积小。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器,包括直管,其特征在于,直管的进口端插入有一根收缩管,直管的出口端插入有一根扩张管;收缩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相对但不接触,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处设置的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器,包括直管,其特征在于,直管的进口端插入有一根收缩管,直管的出口端插入有一根扩张管;收缩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相对但不接触,收缩管的出口端的直径小于扩张管的进口端的直径;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和扩张管之间处设置的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为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上对应于收缩管的末段处设置的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永光向乾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