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培泉专利>正文

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96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在主机架上装有供浆装置、移送装置、热压上模、热压下模,还装有冷压上模、吸滤网模,所述冷压上模安装在供浆装置与热压上模之间的冷压气缸下端,所述吸滤网模与热压下模均固定安装在移送装置的横向滑板上,所述冷压上模经控制阀门与正、负压气源相通,所述吸滤网模经阀门分别与正、负压气源相通。具有设备结构紧凑、节省能源、成型效果好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压成型设备,尤其是一种生产纸质快餐具及其它纸制品的纸浆模塑多功能机器。据申请人所知,专利号为ZL962010081、名称为《纸浆模塑快餐饭盒真空吸附自动成型机》的中国专利给出了一种生产纸浆模塑餐具的设备,其结构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具有吸附模A、一次热压模B和D、二次热压模C和E、横向气缸G、纵向气缸H和I、以及浆池J、烘道K和传送带F等组成。操作时,首先将配好的浆料送入浆池,接着纵向气缸同时下移,使吸附网模沉入浆池内,并通过真空泵定时向上抽吸白水,再提起吸附网模离开液面。此时,成型好的湿纸坯就吸附在网模上了。然后,横向气缸右移,使吸附模对准一次热压下模,下移与之合模,并上吹下吸,把湿纸坯转移给一次热压下模,之后吸附模返回到上方,再进行第二周期工作。湿纸坯经一次热压后,再转入二次热压,而后转移到传送带上,进入烘道烘燥。从烘道出来的纸坯需送到安装专用模具的冲床上切边、整形,最后才能消毒包装出厂。不难看出,该专利技术虽然实现了自动吸附、成形、热压,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其纵向二个气缸难以达到同步一致,而且真空吸头在上方,不仅难以吸干吸头内的残存水份,而且会导致吸丝上飘,无法避免制品四周的飞边现象;2.制品在烘道中容易变形,必须另加整形切边等多道工序;3.纸坯从烘道出来到冲床上去切边,中间环节需要人工搬运,整套设备复杂、庞大,浪费能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完成吸滤网模成形、冷压脱水、纸坯转移、热压定型以及去除飞边等多道工序的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从而简化系统,降低能耗,省去冲床切边、烘道烘干等诸多麻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的技术方案为在主机架上装有供浆装置、移送装置、热压上模、热压下模,还装有冷压上模、吸滤网模,所述冷压上模安装在供浆装置与热压上模之间的冷压气缸下端,所述吸滤网模与热压下模均固定安装在移送装置的横向滑板上,所述冷压上模经控制阀门与正、负压气源相通,所述吸滤网模经阀门分别与正、负压气源相通。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是驱动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的气缸均为增压气缸。这样,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均可在气缸作用下,单独作上下垂向运动。吸滤网模与热压下模在横向气缸的作用下,可沿着横向导杆作横向移动。作为正、负压气源的空压机和真空泵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管道和电磁阀对吸滤网的吸头、冷压上模、热压上模和热压下模产生相应的所需吹力和吸力。由于吸滤网模和热压下模装在同一块横向滑板上,所以二者可同步左右移动,当该滑板移到左端的极限位置时,热压下模与冷压上模正好上下对齐在一个中心上;当该滑板移到右端极限位置时,热压上模与热压下模上下对齐,冷压上模与吸滤网模上下对齐。本技术的一个工作周期为先打开加浆阀进浆,再打开真空吸头抽走白水,此时在吸滤网模上形成湿纸坯。接着,冷压上模下移与吸滤网模合模,加压下吸,实现冷压榨脱水。停止冷压后,上吸下吹,使脱水后的湿纸坯吸附在冷压上模上,并提起冷压上模到极限位置。与此同时,吸滤网模与热压下模在同一滑板上,同时左移到左端极限位置,使热压下模与冷压上模正好上下对齐,接着冷压上模下移与热压下模合模,上吹下吸,把湿纸坯转移到热压下模上,然后冷压上模退回到原最高位置。与此同时,吸滤网模与热压下模在同一块滑板上,右移到右端极限位置,热压上、下模上下对齐,并合模加热加压。之后,停止热压,下吹上吸,把成品吸附在热压上模上,并提起热压上模到极限位置。最后热压上模吹气,把成品吹落到成品滑板上。由于本技术浆料处在上方,真空吸头在下方,采用沉浆下吸方法,因此有效控制了产品四周飞边的产生,省去了单独切边的工序及切边设备。并且冷压上模采用增压缸,可使湿纸坯在冷压榨状态下通过下吸上压先期脱水,所以大大降低了后期热压定型脱水的能耗和时间。热压定型采用增压缸保证了定型所需要的足够压力,确保了产品压密、压实,提高了定型质量。此外,定量供浆有效保证吸浆量及浓度。总之,本技术具有设备结构紧凑、造价低、功能全、生产效率高、节省能源、成型效果好、质量稳定等突出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目前已有的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2和图3所示的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主机架(1)上装有循环浆料桶(10)、浆槽(11)、定量加浆阀(12)构成的供浆装置,横向气缸(3)与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横向滑板(17)组成移送装置,热压上模(6)、热压下模(4)、冷压上模(8)、吸滤网模(7)均安装在主机架(1)上。其中,冷压上模(8)安装在供浆装置与热压上模(6)之间的冷压气缸(14)下端。主机架(1)上装有两根横向导杆(2),横向导杆(2)上通过移动副装有横向滑板(17)。吸滤网模(7)与热压下模(4)均固定安装在移送装置的横向滑板(17)上,在横向气缸(3)驱动下,吸滤网模(7)与热压下模(4)可沿主机架机座(1)上的二根横向导杆(2)作左右移动。冷压上模(8)经控制阀门与正、负压气源相通,吸滤网模(7)经阀门分别与正、负压气源相通。冷压上模(8)和热压上模(5)均采用固定在主机架(1)上方的气油增压缸驱动。冷压上模(8)和热压上模(5)在冷压气缸(14)及热压气缸(6)的作用下,可沿纵向导杆(9、13)作上下运动。此外,热压上、下模(5、4)内设有油加热装置,模具上下合模精度由导销(15、16)保证。定量加浆、吸浆以及模具的吹气、吸气和整个运动节拍,均由控制柜中的可编程控制器发出信号到相应的电磁阀来实现控制。该实施例的一个完整周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装有吸滤网模(7)和热压下模(4)的滑板(17)停留在右端位置时(即附图3中的位置)此时,热压上模(5)与热压下模(4)上下对齐,带浆槽(11)的吸滤网模(7)与冷压上模(8)上下对齐,这时的定量加浆口正好对准浆槽,即这时为起始位置。1,打开加浆阀(12)进浆,同时热压上模(5)下移,与热压下模(4)合模并加热加压(第一周期中可预先在热压下模上放置纸质制品)。2,打开真空吸头抽走白水,此时在吸滤网模(7)上形成湿纸坯。3,冷压模(8)下移与吸滤网模(7)合模,加压下吸,实现冷压榨脱水。4,停止冷压,上吸下吹,使脱水后的湿纸坯吸附在冷压上模(8)上,并提起冷压上模(8)上移到极限位置。与此同时,停止热压,下吹上吸,把成品吸附在热压上模(5)上,并提起热压上模(5)上移到极限位置。5,吸滤网模(7)与热压下模(4)在同一滑板(17)上,同时左移到左端极限位置,此时,热压下模(4)与冷压上模(8)正好上下对齐。6,冷压上模(8)下移与热压下模(4)合模,上吹下吸,把湿纸坯转移到热压下模(4)上,然后冷压上模(8)上移退回到原最高位置,与此同时,热压上模(5)吹气,把成品吹落到成品滑板上。7,吸滤网模(7)与热压下模(4)在同一块滑板上,右移到右端极限位置,此时热压上下模(4、5)上下对齐,吸滤网模(7)与冷压上模(8)上下对齐,加浆口正好又对准浆槽,回到了原来的起始位置。按设置好的固定节拍,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重复上述动作过程。周而复始,产品即可不断出来。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多功能组合机,在主机架上(1)装有供浆装置(10、11、12)、移送装置、热压上模(5)、热压下模(4),其特征在于:还装有冷压上模(8)、吸滤网模(7),所述冷压上模(8)安装在供浆装置(10、11、12)与热压上模(5)之间的冷压气缸(14)下端,所述吸滤网模(7)与热压下模(4)均固定安装在移送装置的横向滑板(17)上,所述冷压上模(8)经控制阀门与正、负压气源相通,所述吸滤网模(7)经阀门分别与正、负压气源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泉
申请(专利权)人:杨培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