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郑妙玲专利>正文

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它是由外管(11)、内管(12)、控制杆(13)及定位杆(14)等构件,配合以蜂巢(15)及活动巢(16),以连接伞骨组(17),形成伞具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握把(2)内设置一个控制元件总成(3)及一个特殊的活动巢(16),能有效的控制伞具有自动打开或收合、其制造及组装均十分方便,而在压缩收伞后,亦能缩小其伞的总长度,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目前的伞具已开发出最为便利使用的自动开收伞之结构,使用者藉由按纽的控制,能很方便的使伞具自动打开,然后又能自动收伞,此种伞具在使用之前均系要先压缩伞骨以储能,而后利用伞骨及位在伞握把内之卡制元件来控制开收伞,常见已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设计,以提供达到自动开收伞之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使其具有创新结构的控制组件,可有效的精确的定位及控制伞具的自动开收,并便于组装和制造,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因此应藉由两组控制片的改造,配合活动巢及特殊嵌合槽及凸出片的制动,和按钮的控制,使此类伞具得以更精确的控制及使用,不易发生故障或误动。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压缩后之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开伞动作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收伞动作剖视示意图。(1)为伞杆、(2)为握把、(3)为控制元件总成、(4)为上控制片、(5)为下控制片、(6)为套管、(11)为外管、(12)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收及手动三用伞控制结构,它包括有外管(11)、内管(12)、控制杆(13)及定位杆(14)等构件,配合以蜂巢(15)及活动巢(16),以连接伞骨(17),形成伞具之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握把(2)内装置一个控制元件总成(3)和一个特殊的活动巢(16),其中所说控制元件总成(3)包含有一结合座(31),系固设在握把(2)之内部,其一侧设有一长方槽孔(32),对合于握把(2)上套设按钮(21)之开孔(22),结合座(31)内设有两组水平而与长方槽孔(32)呈垂直状态之卡合槽(33)与(34),以分别卡合上控制片(4)及下控制片(5),上控制片(4)为一长形环体,其一端设以向外的凸柱(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郑妙玲
申请(专利权)人:郭郑妙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