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永井久男专利>正文

可单手开关的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2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其内轴与外轴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或移动的可单手开关的雨伞。内轴上有沿其长度方向的U形槽,外轴上有位于外轴顶部的下套筛内的凸圆块。通过将外轴的凸圆块与内轴的U形槽啮合,使外轴在内轴上滑动时,两者间没有相对转动或移动。此外,因为有一置于位于内轴上部弹簧内的塑料套,可减少弹簧与内轴之间及弹簧与上套箍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雨伞可顺利开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单手打开或关闭的雨伞。图9示出一种常用的、且由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这类雨伞(参见日本专利特开昭41201/86),该雨伞有一个由可相互平滑滑动的内轴1a和外轴1b组成的双轴。特定数量(通常为8根)的主幅条2的一端被铰接在内轴1a的顶端,以使它们以预定的角度间隔沿径向布置(当主幅条2为8根时,角度间隔为360°/8=45°)。特定数量(与主幅条数量相等,即8根)的辅助幅条4的一端铰接于外轴1b的顶端,以使它们以预定的角度间隔沿径向布置(当附加幅条数量为8根时,角度间隔为45°),且它们的另一端在主幅条2与内轴1a的连接处附近铰支着主幅条。伞把6a装在外轴1b的下端,且附加伞把6b装在内轴1a的下端。一根圈套5装于内轴1a的上部,以便在外轴1b和内轴1a之间沿使外轴1b上端向内轴1a上端靠近的方向提供一个力。伞把6a上有一个作锁定装置用的控制钮7a,用以暂时限制外轴1b与内轴1a之间的相对滑动。当压下控制钮7a时,对两轴间相对滑动的暂时限制被消除。在外轴1b与内轴1a之间的位置关系因伞把6a被拉到附加伞把6b附近且关闭主幅条2而被改变的状态下(第一种状态),相对的滑动可再次被暂时限制。当雨伞处于折叠状态时,伞把6a通常与附加伞把6b相接触。当用持握伞把6a手上的一指压下控制钮7a以便打开雨伞时,在弹簧5的弹性力作用下,内轴1a相对外轴1b向下滑动,这样辅助幅条4使主幅条2张开,并打开雨伞。雨伞可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在刮风时,可将主幅条维持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例如用持伞手的一指将装于内轴1a下端的附加伞把6b自伞把6a上拉下来,使雨伞处于图5所示的第二种状态,此状态下外轴1b和内轴1a相互锁住。在雨伞关闭情况下,持伞把6a手的一指按下控制钮7a,在圈簧5的作用下,外轴1b的顶端被稍拉离内轴1a的顶端,且辅助幅条4被稍稍关闭,这样主幅条2沿关闭方向移动。圈簧5并非如前述的那样硬,以便通过将伞把6a轻轻拉向顶在使用者身体上的附加伞把6b,使稍稍关闭的主幅条(如上所述)很容易被完全关闭,且因外轴1b与内轴1a相互锁住而使雨伞被折叠起来。然而,在前述现有技术中,支撑主幅条2的辅助幅条4的位置2a在雨伞打开状态下与内轴1a距离十分近(大约为7到10厘米),因此在刮大风时,主幅条2及伞面变得松弛,而使得打开状态的伞不稳定。通过将位置2a从雨伞中心移开,可使主幅条2在打开状态下保持稳定,但是,附加伞把6b会在伞把6a下进一步延伸,从而造成雨伞携带不便及外形欠美观。附图说明图10所示的雨伞用以解决上述缺陷(见日本实开昭169116/89)。除图9中所示的辅助幅条4外,该雨伞上还有横向辅助幅条4a。横向辅助幅条4a的外端铰支在主幅条的中部(标号为2b),其内端在4b处铰接于内轴1a上。此外,每根横向辅助幅条4a均铰支在相应辅助幅条4a上端4c处,即从辅助幅条4a内端起算,大约辅助幅条4a全条的1/3处。按照这样的安排,如图所示,在主幅条4完全打开时,横向辅助幅条4a处于水平状态。图中弹簧5处于收缩状态,且其弹性力用于开闭雨伞。弹簧5的上端装于套箍元件8内。当压下控制钮7a打开雨伞时,弹簧5仍然处于收缩状态,因其恢复弹力,主幅条2开始张开。在主幅条2达到图10所示完全打开的状态时,即当横向辅助幅条4a处于水平位置,且弹性力起作用时,主幅条2与此处的伞面被压紧。此时,内轴1a与外轴1b之间的相对滑动被一挡块9b限制。必要时,可以有一个用以在打开状态下锁住雨伞的孔。对于用于诸如高尔夫球场用伞的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雨伞,这种在内轴1a上设孔的措施可使雨伞在打开状态下更稳定。上述两种现有技术的例子中均有内轴和外轴在其中结合的结构,且均有上下连接套,然而却没有用于啮合它们的结构。在使用这样的雨伞时,在外力作用下或使用者非正常操纵情况下内轴和外轴容易相互转动或位移,这在一般情况下不成其为问题。然而,在开闭雨伞的情况下,幅条易被扭曲,从而防碍雨伞的开闭。此外,按现有技术,弹簧直接被放在上套箍之上的内轴顶端。当开闭雨伞时,在弹簧与内轴顶端外部之间的摩擦总是因弹簧的收缩及伸长而产生。因两者均为金属制品,故摩擦很可能产生刺耳的噪声。此外,两者表面在长期摩擦下易于损坏,又因为使用者经常以伞头触地,故雨水流经内轴与弹簧之间并腐蚀内轴顶端部及弹簧内部,从而减少了雨伞使用寿命。按现有技术,内轴的适当位置上有一挡块,当打开雨伞时,外轴在内轴上滑动到一预定位置,此外,低处的套箍在雨伞完全打开时撞击挡块。挡块是一个定位装置,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只要低处的套箍撞击挡块,雨伞就受到剧烈冲击。如果使用者不紧抓住伞把,雨伞就可能脱手,这种情况十分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单手开关的雨伞,其结构使其内轴与外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而减少内轴与外轴之间的摩擦,延长雨伞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可单手开关的雨伞具有如下结构内轴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一装于外轴顶端部的下套箍,该下套箍内有一个凸圆块,用于与内轴的U形槽啮合。外轴置于内轴上,并带有在U形槽内的下套箍的凸圆块。按这种设置当外轴沿内轴滑动时,它们之间既无相对转动也无相对移动。这就确保雨伞可被顺利地无冲击地开闭,且同时防止了防碍雨伞开闭的雨伞幅条的扭曲。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雨伞使用寿命长。此外,弹簧内的内轴顶端部有一塑料套,用以有效地减少弹簧与内轴之间的摩擦。这防止了摩擦噪声以及表面磨损引起的腐蚀。此外,在上套箍与下套箍之间的适当位置处的内轴上装有缓冲装置,且一缓冲弹簧被置于内轴上。这种设置吸收了雨伞打开时作用于下套箍的冲击;因而没有不需要的冲击作用在雨伞的整个结构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雨伞便于使用且能抵抗非正常冲击。除上述结构以外,一根连于内轴下端的滑动杆也有一位于适当位置的凸圆块,用以与内轴的U形槽啮合。这种结构使安装时相应部件易于定位,且使控制钮底和杆起导向作用,防止了内外轴的相对位移。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雨伞易于使用且在使用时稳定。对装于外轴下端的辅助伞把采用两步安装。在辅助伞把装于外轴前,将其与滑动杆连接,装配时无需打开雨伞。首先,滑动杆被装在内轴下端部,伞把被置于该杆上,然后将其装在外轴上,其位置恰好在装于外轴下端部的控制钮底之下,这以后将弯曲的辅助伞把装于杆的下端。装配时无需打开雨伞,这使得雨伞的制造较容易。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轴和外轴的示意图;图2为一剖面图,示出外轴的凸圆块与内轴的U形套的结合;图3为示意图,示出处于折叠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雨伞;图4为示意图,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雨伞;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要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控制钮底部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滑动杆的剖面图;图8为一普通可单手开关雨伞主要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一普通可单手开关雨伞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0为普通可单手开关雨伞的另一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轴10和外轴20以及它们的辅件,由图1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内轴10上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11,外轴20上的下套箍内有一凸圆块22;用以与内轴10上的U形槽11啮合。内轴10上有一塑料套33,其顶端部分12恰好位于上套箍13上面。在内轴10上,有一个装于上套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单手开关的雨伞包括:由可相互光滑滑动的一根内轴及一根外轴组成的双轴;特定数量的、且一端以预定角度间隔铰接在内轴顶部安装元件上的主幅条;特定数量的、且其内端以预定角度间隔铰接在外轴上端部处的下套箍上的辅助幅条;特定数量的、且其外端在中部铰支着主幅条的、其内端铰接在内轴上端部的上套箍上的、其中部被辅助幅条外端铰支着的横向辅助幅条;一个装于外轴下端部的伞把;一个装于内轴下端部的辅助伞把;一根在内外轴之间沿使外轴上端接近内轴上端的方向上提供弹性力的弹簧;一个在第一状态暂时限制外轴与内轴之间滑动的锁定装置,在第一状态下,通过将伞把移向辅助伞把储蓄弹力而使主幅条在辅助幅条作用下折叠;一个在第二状态下暂时限制内轴与外轴之间相对滑动的挡块,在第二状态下,通过将伞把移开辅助伞把减少弹簧力而使主幅条在辅助幅条作用下张开;其特征在于内轴上有沿其长度的U形槽,外轴上有在位于外轴顶端处下套箍内的、用以啮合U形槽以便在外轴沿内轴滑动时两者间没有相对转动或移动的凸圆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久男杨久雄
申请(专利权)人:永井久男杨久雄若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