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of an insecticidal protein, which comprises contacting the pea moth pest at least with the Cry1Fa protein. Compar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control method, the chemical control method, the physical control method and the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used in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protects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and the whole plan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vasion of the pea moth pest. It has no pollution and no residue. The effect is stable, thorough, simple, convenient and econom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虫蛋白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蛋白的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Cry1Fa蛋白质通过在植物中表达来控制豆天蛾为害植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豆天蛾Clanisbilineata(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主要分布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在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是主要的大豆害虫之一。豆天蛾是爆发性害虫,其为害特点为:幼虫暴食叶片,轻者叶片被咬成孔洞、缺刻,重者豆株成光杆,进残留叶柄,且不能结荚,严重影响产量。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i),是一种全球种植的作为植物油和植物蛋白主要来源的重要经济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豆天蛾是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每年因豆天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损失,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3-4成。为了防治豆天蛾,人们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是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多因素的综合协调管理,调控作物、害虫、环境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豆天蛾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如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豆天蛾害虫至少与Cry1Fa蛋白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豆天蛾害虫至少与Cry1Fa蛋白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至少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宿主细胞中,所述豆天蛾害虫通过摄食所述宿主细胞至少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至少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细菌或转基因植物中,所述豆天蛾害虫通过摄食所述细菌或转基因植物的组织至少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接触后所述豆天蛾害虫生长受到抑制和/或导致死亡,以实现对豆天蛾危害植物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可以处于任意生育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的组织为叶片、茎秆、果实、雄穗、雌穗、花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豆天蛾危害植物的控制不因种植地点和/或种植时间的改变而改变。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步骤之前的步骤为种植含有编码所述Cry1Fa蛋白的多核苷酸的植物。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EQIDNO:1或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具有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靖,任振涛,吴竹筠,韩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