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46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所述安装腔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块相接触,所述控制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电块,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所述第四导电块位于第三导电块的正下方,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位于第四导电块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机载在使用时,便于变换电源,当第一蓄电池出现故障,机载能继续使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Airborne power co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borne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device, including a device bod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avity, in which a control board is sliding and installed, and a first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control board, and a second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on the top side inner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the second guidance is provided. A third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control plate, and a fourth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mounting cavity. The fourth conductive block is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third conductive block. Two fixed rods and two fixed rods are symmetrically weld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mounting cavity. They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ourth conductive block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which makes it convenient to change the power supply when the airborne is in use. When the first battery fails, the airborne energy can continue to be used to meet the user's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载电源变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载
,尤其涉及机载电源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载设备AirborneEquipment对飞机飞行中的各种信息、指令和操纵进行测量、处理、传递、显示和控制的设备。军用飞机机载设备还包括:火力控制、电子对抗、侦察、预警、反潜等设备,但是现有的机载在使用时,不便于变换电源,导致在使用时电源出现故障,机载不能继续使用,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机载电源变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所述安装腔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块相接触,所述控制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电块,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所述第四导电块位于第三导电块的正下方,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位于第四导电块的两侧,两个固定杆均为中空结构,两个固定杆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外,且焊接在控制板的底侧上,所述固定杆内活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杆的底端和固定杆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装置本体顶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分别位于第二导电块的两侧,两个滑动槽均与安装腔相连通,两个滑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按动杆,所述按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槽外,且按动杆的底端焊接在控制板的顶侧上,所述控制板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控制板的两侧的滑块,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滑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按动杆的顶端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装置本体外,且焊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动杆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块的顶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导电块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块的底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四导电块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并与第二卡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和机载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所述第二导电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第二导电块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腔的顶侧内壁上,所述控制板和安装板均为绝缘体。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第三导电块、第四导电块和机载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所述第四导电块的底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第四导电块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连接杆为绝缘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装置本体、安装腔、控制板、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三导电块、第四导电块、固定杆、滑动杆、弹簧、滑动槽、按动杆、滑块、滑槽、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手柄、限位槽、限位块、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蓄电池、安装板、第二蓄电池、连接杆共同组建了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利用安装腔、控制板、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固定杆、滑动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能够接触,利用控制板第三导电块、第四导电块、滑动槽和按动杆的配合使用,使得按动杆,按动杆带动控制板以及控制板上的第三导电块与第四导电块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机载在使用时,便于变换电源,当第一蓄电池出现故障,机载能继续使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机载电源变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机载电源变换装置的安装腔内部剖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安装腔、3控制板、4第一导电块、5第二导电块、6第三导电块、7第四导电块、8固定杆、9滑动杆、10弹簧、11滑动槽、12按动杆、13滑块、14滑槽、15第一磁铁、16第二磁铁、17手柄、18限位槽、19限位块、20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22第一蓄电池、23安装板、24第二蓄电池、2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板3,控制板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4,安装腔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5,第二导电块5与第一导电块4相接触,控制板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电块6,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7,第四导电块7位于第三导电块6的正下方,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分别位于第四导电块7的两侧,两个固定杆8均为中空结构,两个固定杆8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滑动杆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8外,且焊接在控制板3的底侧上,固定杆8内活动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杆9的底端和固定杆8的底侧内壁上,装置本体1顶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1,两个滑动槽11分别位于第二导电块5的两侧,两个滑动槽11均与安装腔2相连通,两个滑动槽11内均滑动安装有按动杆12,按动杆12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槽11外,且按动杆12的底端焊接在控制板3的顶侧上,控制板3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通过装置本体1、安装腔2、控制板3、第一导电块4、第二导电块5、第三导电块6、第四导电块7、固定杆8、滑动杆9、弹簧10、滑动槽11、按动杆12、滑块13、滑槽14、第一磁铁15、第二磁铁16、手柄17、限位槽18、限位块19、第一卡槽20、第二卡槽21、第一蓄电池22、安装板23、第二蓄电池24、连接杆25共同组建了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利用安装腔2、控制板3、第一导电块4、第二导电块5、固定杆8、滑动杆9和弹簧10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导电块4与第二导电块5能够接触,利用控制板3、第三导电块6、第四导电块7、滑动槽11和按动杆12的配合使用,使得按动杆12,按动杆12带动控制板3以及控制板3上的第三导电块6与第四导电块7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机载在使用时,便于变换电源,当第一蓄电池22出现故障,机载能继续使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中,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控制板3的两侧的滑块13,安装腔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4,滑块13滑动安装在滑槽14内,滑块1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15,滑槽14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16,第二磁铁16位于第一磁铁15的正下方,按动杆12的顶端贯穿滑动槽11并延伸至装置本体1外,且焊接有手柄17,固定杆8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8,滑动杆9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滑动安装在限位槽18内,第一导电块4的顶侧开设有第一卡槽20,第二导电块5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卡槽20内,并与第一卡槽20滑动连接,第三导电块6的底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1,第四导电块7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21内,并与第二卡槽21滑动连接,装置本体1上设有第一蓄电池22,第一蓄电池22、第一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4),所述安装腔(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5),所述第二导电块(5)与第一导电块(4)相接触,所述控制板(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电块(6),所述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7),所述第四导电块(7)位于第三导电块(6)的正下方,所述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分别位于第四导电块(7)的两侧,两个固定杆(8)均为中空结构,两个固定杆(8)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8)外,且焊接在控制板(3)的底侧上,所述固定杆(8)内活动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杆(9)的底端和固定杆(8)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装置本体(1)顶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1),两个滑动槽(11)分别位于第二导电块(5)的两侧,两个滑动槽(11)均与安装腔(2)相连通,两个滑动槽(11)内均滑动安装有按动杆(12),所述按动杆(12)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槽(11)外,且按动杆(12)的底端焊接在控制板(3)的顶侧上,所述控制板(3)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块(4),所述安装腔(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电块(5),所述第二导电块(5)与第一导电块(4)相接触,所述控制板(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电块(6),所述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7),所述第四导电块(7)位于第三导电块(6)的正下方,所述安装腔(2)的底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分别位于第四导电块(7)的两侧,两个固定杆(8)均为中空结构,两个固定杆(8)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8)外,且焊接在控制板(3)的底侧上,所述固定杆(8)内活动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动杆(9)的底端和固定杆(8)的底侧内壁上,所述装置本体(1)顶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1),两个滑动槽(11)分别位于第二导电块(5)的两侧,两个滑动槽(11)均与安装腔(2)相连通,两个滑动槽(11)内均滑动安装有按动杆(12),所述按动杆(12)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槽(11)外,且按动杆(12)的底端焊接在控制板(3)的顶侧上,所述控制板(3)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电源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控制板(3)的两侧的滑块(13),所述安装腔(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块(13)滑动安装在滑槽(14)内,所述滑块(1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15),所述滑槽(14)的底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彬陈维尹泽霖陈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