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条件下龙须草/红麻韧皮生物制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339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红麻韧皮、龙须草等草本材料生物制浆实用的高效节能清洁型生产工艺,为生物制浆方法在造纸行业广泛应用构建成技术创新平台。其技术方案包括备料、配液、草料接种、湿润发酵、洗涤、轧干、脱壳、喷浆(半浆)、筛浆、沉渣、漂白、磨浆、制板等工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生产的龙须草纸浆的品质指标优于阔叶木浆,红麻韧皮纸浆的品质指标优于针叶木浆。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耗、节能、高产、优质、污染轻等特点。与常规化学制浆工艺比较,①烧碱用量减少70%以上;②动力能耗节省20%左右;③细浆得率提高4~6个百分点;④工业综合废水工业废水水质单一,直接进入生物氧化处理易于达标,污水处理成本节省7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工业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红麻韧皮、龙须草等草本材料生物制浆实用的高效节能清洁型生产工艺。二、专利技术背景(一)国内外制浆造纸工业的现状造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纸及纸板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人瞩目,被国际上公认为“永不衰竭”的工业,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瑞典等经济发达国家,造纸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制造业之一。造纸工业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新闻、出版、印刷、商品包装和其他工业领域的有80%以上,用于人们直接消费的不足20%。当今世界各国已将纸及纸板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1995~1999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4.8%,消费量年均增长7.4%,进口量年均增长21.1%,国产纸自给率由89%降到82%。近年来,我国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纸张消费国,第三大纸张生产国。其纸及纸板的总消费量为3520~3600万吨,年进口量650余万吨,出口量3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量27.8公斤;生产量3000万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厂化条件下龙须草/红麻韧皮生物制浆工艺,技术方案包括:备料、配液、草料接种、湿润发酵、洗涤、轧干、脱壳、喷浆(半浆)、筛浆、沉渣、漂白、磨浆、制板等工序。其特征在于按草料对液体为1∶10~15的比例灌自来水到配液桶并用蒸汽调节水温到36℃±1℃,再添加NH↓[4]H↓[2]PO↓[4]0.01%和MgSO↓[4].7H↓[2]O0.01%,一边搅拌一边添加“高效菌剂”稀释,使其活菌含量在8.0×10↑[6]cfu/ml以上,再把装载草本材料的吊篮浸泡于其中处理10-15分钟,排除余液,吊篮装料密度100kg±10kg/m↑[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初彭源德冯湘沅邓硕苹段盛文郑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