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侧臂悬吊式万向转动伞,包括立柱(1)、吊臂(2)、可沿立柱(1)上下轴向移动的运行架(3)、挑臂(9)、中心管(11)和伞面开合机构(6),立柱(1)的上端与吊臂(2)的一端铰接,挑臂(9)的中部与吊臂(2)的另一端铰接,挑臂(9)下端由运行架(3)支承,挑臂(9)的上端与中心管(11)的上端铰接,中心管(11)上端固定有上伞盘(10),上伞盘(10)周围铰接有安装伞面布的伞面骨(14),支撑骨(13)的一端铰接于伞面骨(14)中段,支撑骨(13)另一端与下伞盘(12)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挑臂(9)上设置有使伞面能够绕所述的挑臂(9)的轴作径向转动的角度调整装置(4)。(*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侧臂悬吊式遮阳伞,尤其涉及一种外侧臂悬吊式万向转动伞。
技术介绍
现有在草坪、海滩、公园、茶座游泳池旁等场所使用的遮阳挡雨的大型吊伞多为固定式结构,且伞面的法线垂直于地面,伞面倾角无法随阳光、风向或雨的方向而调整,使用时伞面的有效利用面积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遮阳、挡雨的功能,为此已有科技工作者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444471YD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外侧臂悬吊式遮阳伞,该遮阳伞伞面位于立柱一侧,由上定块、斜拉杆、伞架、斜撑杆、下滑块、链条、尼龙绳、立柱和摇手机构组成,具有两个摇手传动机构,可分别实现伞的开合和在一个方向上调整伞面由水平到倾斜的摆角功能,它具有伞下有效利用面积大、遮阳伞角度可随阳光、风向、雨下的角度变化而调整的优点。但它还有不足,一是它需要两套传动机构分别来实现伞的开合或摆角,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二是它仅能实现伞面摆角一个方位的调节,即伞面仅可以从水平面朝单一方向调整,而无法实现同时在多个方向从水平面调节到倾斜面这一摆角功能(即多方位调整角度),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阳光和风雨的方向是经常变化的,当固定该伞时,要考虑太阳的方位,风向等,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方位角度调整功能的外侧臂悬吊式万向转动伞。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立柱、吊臂、运行架、挑臂、中心管和伞面开合机构,立柱的上端与吊臂的一端铰接,运行架可沿立柱轴向上下移动,挑臂下端由运行架支承,挑臂的上端与中心管的上端铰接,挑臂的中部与吊臂的另一端铰接,中心管上端固定有上伞盘,上伞盘周围铰接有安装伞面布的伞面骨,支撑骨的一端铰接于伞面骨中段,支撑骨另一端与下伞盘铰接,在挑臂上设置有使伞面能够绕所述挑臂的轴作径向转动的角度调整装置,它包括在挑臂的中段设置与吊臂的一端铰接的第一轴承套,挑臂穿过第一轴承套,第一轴承套的两端设置有限定挑臂使其只能径向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的轴承挡,在挑臂的下端还设置有与运行架铰接的角度定位机构。所述的角度定位机构可以是下述三种形式a、它包括包括与所述的运行架铰接的第二轴承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套内的蜗杆和与所述蜗杆配合连接的蜗轮,所述的挑臂的下端动配插入所述的第二轴承套内并与所述的蜗轮同轴套接,所述的蜗杆的外端设置有摇转所述的蜗杆进而推动所述的蜗轮以达到调整所述的挑臂的径向转动角度位置的摇柄。b、它包括与所述的运行架铰接的抱攀,所述的抱攀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两端设有通孔,所述的挑臂的下端动配插入所述的抱攀,所述的通孔上设置有缩小所述的开口尺寸使所述的抱攀抱紧锁定所述的挑臂的轴杆。c、它包括与所述的运行架铰接的园筒形壳体,所述的挑臂的下端动配插入所述的壳体内,所述挑臂的下端开有径向凹槽,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设有凸轮及与该凸轮相连的扳手,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限位轴挡圈。伞面开合机构包括带有手柄的绞盘和由设置在所述的立柱及所述的挑臂的相应位置处的一组滑轮支承的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的绞盘相连,所述的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下伞盘相连。运行架包括支承所述的挑臂的运行架壳体和可将所述的运行架锁定于所述立柱轴上任何一点的锁定装置,它们可以是下述三种形式a、所述的运行架壳体包括带有径向通孔的突起部,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的突起部轴相接的凸轮扳手,在所述的通孔中设置有一端紧贴所述的凸轮扳手、另一端与所述的立柱相对并带有复位弹簧的锁块。b、所述的运行架壳体包括突耳,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突耳两侧轴相连的凸轮和扳手,所述的运行架壳体上开有供所述凸轮大径部分通过进入的缺口。c、所述的立柱设有轴向导轨槽,所述的运行架壳体嵌入所述的导轨槽中,所述的运行架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对称滑轮,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运行架壳体轴相连的人字型锁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挑臂上设置了使伞面能够绕挑臂的轴作径向转动的角度调整装置,使得伞面可以随阳光的角度和风雨的方向完成多方位任意角度的倾斜调整,大大提高了伞面的利用面积,而且结构简单,使用也极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去掉伞面);图2是本专利技术角度定位机构之一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角度定位机构之二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角度定位机构之三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锁定机构之一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锁定机构之二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锁定机构之三的横向剖视图;图8是人字形锁头的立体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装上伞面后的使用状态图;图10是图9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①如图1所示,一种外侧臂悬吊式万向转动伞,它包括立柱1、吊臂2、运行架3、挑臂9、中心管11和伞面开合机构6,立柱1的上端与吊臂2的一端铰接,运行架3可沿立柱1上下轴向移动,挑臂9下端由运行架3支承、挑臂9的上端与中心管11的上端铰接,挑臂9的中部与吊臂2的另一端铰接,中心管11上端固定有上伞盘10,上伞盘10周围铰接有安装伞面布的伞面骨14,支撑骨13的一端铰接于伞面骨14中段,支撑骨13另一端与下伞盘12铰接,在挑臂9上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4,使伞面能够绕挑臂9的轴作径向转动。角度调整装置4包括设置在挑臂9中段与吊臂2的一端铰接的第一轴承套8,挑臂9穿过第一轴承套8,第一轴承套8的两端设置有轴承挡7,用于限定挑臂9使其只能径向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挑臂9的下端还设置有与运行架3铰接的角度定位机构5,角度定位机构5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其一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与运行架3铰接的第二轴承套51、设置在第二轴承套51内的蜗杆511和与蜗杆511配合连接的蜗轮512,挑臂9的下端动配插入第二轴承套51内并与蜗轮512同轴套接,蜗杆511的外端设置有摇转蜗杆511进而推动蜗轮512以达到调整挑臂9的径向转动角度位置的摇柄513。摇柄可以是折卸式或固定式的,也可以由其它传动机构来替代,蜗轮蜗杆装置也可用角尺齿轮替换。其二如图3所示,它包括与运行架3铰接的抱攀52,抱攀52设有开口521,开口521两端设有通孔522,挑臂9的下端动配插入抱攀52,通孔522上设置有缩小开口521尺寸使抱攀52抱紧锁定挑臂9的轴杆523,可以采用扳手或凸轮来达到缩小开口521尺寸的目的,轴杆可以用螺丝、螺杆及其它紧固件来替代。其三如图4所示,它包括与运行架3铰接的园筒形壳体53,挑臂9的下端动配插入壳体53内,挑臂9的下端开有径向凹槽531,壳体53的相应位置设有凸轮532及与该凸轮532相连的扳手533,壳体53的前端设置有限位轴挡圈534,当然挑臂9下端也可不设凹槽,那样凸轮与挑臂9的接触面积就不如带凹槽的大,锁紧效果会稍微差一些。伞面开合机构6包括带有手柄62的绞盘63和由设置在立柱1及挑臂9的相应位置处的一组滑轮64支承的拉索61,拉索61的一端与绞盘63相连,拉索61的另一端与下伞盘12相连。手柄也可以采用手控或遥控电动装置或各种液压传动装置来替代。运行架3包括支承挑臂9的运行架壳体31和可将运行架3锁定于立柱1的轴上任何一点的锁定装置32。运行架壳体31包括带有径向通孔311的突起部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陈逢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