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26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双环结构的乳晕环,乳晕环包括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乳晕环上方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乳头环,乳头环与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支撑杆调节,所述乳头环下方还设置一个与乳头环活动连接的U型的悬吊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重度乳头内陷微创手术提供了新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
技术介绍
乳头内陷发生率为1%~2%,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轻度者低平回缩、重度者完全陷于乳晕内无法挤出或者引出,除影响哺乳外,还会影响乳房外形美观,造成清洁卫生困难,给女性或者带来诸多困扰。目前有一些传统的手术切开的方法和非手术的方法,对于治疗重度乳头内陷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乳头再次低平回缩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重度乳头内陷微创手术提供了新的手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包括双环结构的乳晕环,乳晕环包括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乳晕环上方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乳头环,乳头环与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支撑杆调节,所述乳头环下方还设置一个与乳头环活动连接的U型的悬吊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截面呈“工”字型,连接杆两侧的凹槽作为滑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乳头环连接;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触手,两个触手相对的内侧设置有与连接杆的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与乳头环连接的“C”型连接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乳头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的开口,支撑杆上的“C”型连接部的内径与乳头环相配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表面上沿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上均布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固定档,固定档为设置在连接杆上表面的凸起,各凸起之间设置有与支撑杆端部的两个触手之间的根部相配合的间隙。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型的悬吊臂两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吊耳,所述吊耳挂在所述乳头环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有3个,3个连接杆均布在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之间的圆周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乳晕环内孔直径为12mm,所述外乳晕环内孔直径为24m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乳头环内孔直径为12m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型悬吊臂底边长10mm,U型悬吊臂的两个侧边长为12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包括乳晕环和设置在乳晕环上的乳头环,乳晕环和乳头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乳头环下方设置有一个与乳晕环活动连接的U型悬吊臂,乳晕环和乳头环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支撑杆连接。使用本技术前按照传统方式在乳头两侧对称的做两个切口,纯性分离两个切口之间的组织形成一个隧道,将悬吊臂的一端顺着切口穿过隧道,将悬吊臂两端活动连接在乳头环上,增大乳晕环和乳头环之间的垂直距离,悬吊臂的底边将乳头向上提,最终实现乳头抬高的目的。连接杆截面呈“工”字型,连接杆两侧的凹槽作为滑轨,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触手,两个触手相对的内侧设置有与连接杆的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支撑杆另一端与乳头环连接,通过支撑杆与连接杆的滑动连接实现了乳头环和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调节,结构既简单又稳固,同时无级调节也使得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高度调节效果更优。连接杆上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档,固定档为设置在连接杆上表面的凸起,各凸起之间设置有间隙,支撑杆在滑轨中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可以将支撑杆端部的两个触手之间的根部放置在两个凸起之间的间隙中起到固定支撑杆的作用。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与乳头环连接的“C”型连接部,乳头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的开口,支撑杆上的“C”型连接部的内径与乳头环相配合,支撑杆与乳头环组装时将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的开口对准乳头环上的凹槽处,因为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的开口,因此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的开口可以很顺利的进入乳头环的凹槽内,此时旋转乳头环,支撑杆上的“C”型连接部的内径即与乳头环相配合连接实现支撑杆与乳头环的锁定,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连接杆设置有3个,3个连接杆均布在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之间的圆周上,使得外乳晕环和内乳晕环的相对位置更加固定,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乳头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悬吊臂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侧视图;其中,1、外乳晕环,2、内乳晕环,3、连接杆,4、支撑杆,5、乳头环,6、悬吊臂,7、滑轨,8、触手,9、滑块,10、连接部,11、环形凹槽,12、固定档,13、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包括双环结构的乳晕环,乳晕环包括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内乳晕环2内孔直径为12mm,外乳晕环1内孔直径为24mm,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连接杆3设置有3个,3个连接杆3均布在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之间的圆周上,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的相对位置更加固定,结构稳定。乳头环5下方设置一个与乳头环5活动连接的U型的悬吊臂6,U型的悬吊臂6两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吊耳13,吊耳13挂在乳头环5上。U型悬吊臂6底边长10mm,两个侧边长为12mm。乳晕环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撑杆4与乳晕环连接的乳头环5,支撑杆4的长度为10mm,支撑杆4一端与连接杆3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与乳头环5连接,乳头环5内孔直径为12mm。连接杆3截面呈“工”字型,连接杆3两侧的凹槽作为滑轨7,支撑杆4与连接杆3连接的一端端部开叉,即端部分为两个相对的触手8,两个触手8之间设置有空隙,且两个触手8平行设置,两个触手8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滑块9,滑块9高度小于滑轨7的高度,滑块9与连接杆3的滑轨7相配合带动支撑杆4沿着连接杆3滑动,因此乳头环5与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支撑杆4在连接杆3内滑动来调节。支撑杆4另一端设置有与乳头环5连接的“C”型连接部10,乳头环5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的直径小于支撑杆4的“C”型连接部10的开口,支撑杆4上的“C”型连接部10的内径与乳头环5的实体环相配合,支撑杆4与乳头环5组装时将支撑杆4的“C”型连接部10的开口对准乳头环5上的环形凹槽11处,因为环形凹槽11的直径小于支撑杆4的“C”型连接部10的开口,因此支撑杆4的“C”型连接部10的开口可以很顺利的进入乳头环5的环形凹槽11内,此时旋转乳头环5,支撑杆4上的“C”型连接部10的内径即与乳头环5的实体相配合连接实现支撑杆4与乳头环5的锁定,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此外,在悬吊臂6与乳头环5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支撑杆与乳头环5的连接方式,即在U型的悬吊臂6两端设置C形的、开口朝下的吊耳13,吊耳13与乳头环5连接时采用与支撑杆和乳头环相同的连接方式,将吊耳13挂在乳头环5上,连接更稳固、可靠。连接杆3长10mm,连接杆3上表面上设置有5个固定档12,固定档12用于固定支撑杆4,固定档12为设置在连接杆3上表面的凸起,各凸起沿着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上均布,由外向内的每个固定档12距离内乳晕环2的距离分别为10mm、8mm、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环结构的乳晕环,乳晕环包括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乳晕环上方通过支撑杆(4)连接有乳头环(5),乳头环(5)与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支撑杆(4)调节,所述乳头环(5)下方还设置一个与乳头环(5)活动连接的U型的悬吊臂(6)。

【技术特征摘要】
1.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环结构的乳晕环,乳晕环包括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外乳晕环(1)和内乳晕环(2)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乳晕环上方通过支撑杆(4)连接有乳头环(5),乳头环(5)与乳晕环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支撑杆(4)调节,所述乳头环(5)下方还设置一个与乳头环(5)活动连接的U型的悬吊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截面呈“工”字型,连接杆(3)两侧的凹槽作为滑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一端与连接杆(3)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与乳头环(5)连接;支撑杆(4)与连接杆(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触手(8),两个触手(8)相对的内侧设置有与连接杆(3)的滑轨(7)相配合的滑块(9),支撑杆(4)另一端设置有与乳头环(5)连接的“C”型连接部(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头内陷佩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头环(5)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C”型连接部(10)的开口,支撑杆(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航袁好军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