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润中专利>正文

整合式轮胎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21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合式轮胎扳手,由实心扳杆、驱动头组成;所述扳杆沿轴向设有相背的第一端、第二端,并于第一端、第二端间设有上下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各设有至少一侧面,于第二端接出有一能抵接胎唇与外胎的撬部,令扳杆能动作撬部而拆换外胎;该驱动头通过一轴件而枢设于扳杆的第二端,令扳杆能动作驱动头而拆装轮胎螺帽。借此,令撬部或驱动头能通过共享扳杆,进而将传统套筒扳手及撬杆整合为一,此外,该扳杆通过特殊断面设计,使之在操作时具有良好的止滑性及施力稳定性。

Integral tyre span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tire wrench,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olid wrench and a driving head; the wrench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opposite sid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s of the top and bottom opposite sid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and at least one side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nd a contact tire is connected at the second end. The prying part of the lip and the outer tire enables the spanner to pry the part and remove the outer tire; the driving head is pivoted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spanner through a shaft piece, so that the spanner can move the driving head and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tire nut. In this way, the pry part or the driving hea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sleeve wrench and the pry rod by sharing the wrench. In addition, the wrench has good anti-skid and force stability in operation through special section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合式轮胎扳手
本技术涉及扳手
,特别是指一种可视实际需求而进行拆换外胎或拆装轮胎螺帽的整合式轮胎扳手。
技术介绍
现今轮胎的维修,主要以套筒扳手拆换轮胎螺帽,至于轮胎的外胎拆卸则是通过撬杆插入胎唇及外胎进行,该种以套筒扳手、撬杆分别维修轮胎的工具,其功能无法整合,导致整组购置相当占空间,而且重量又不轻。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创作人乃及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创作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实际需求而进行拆换外胎或拆装轮胎螺帽的整合式轮胎扳手。基于此,本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整合式轮胎扳手,至少包括:一实心的扳杆,其沿轴向设有相背的第一端、第二端,并于第一端、第二端间设有上下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各设有至少一侧面,于第二端接出有一能抵接胎唇与外胎的撬部,使扳杆能动作撬部拆换外胎;以及一驱动头,其通过一轴件而枢设于扳杆的第二端,令扳杆能动作驱动头拆装轮胎螺帽。进一步,扳杆于第一端、第二端之间设有上下平行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设有平行相对的侧面,使该扳杆形成正方形断面。进一步,扳杆第二端接出有一逐渐颈缩顶面、底面的撬部,该撬部呈向上弯配置,且于撬部的自由端设有刃面。进一步,撬部的底端设有至少一可供胎唇卡合的卡槽,用以构成较为稳定的杠杆支点。进一步,卡槽呈倒V状或倒U状配置,卡槽可呈两点接触地卡合胎唇。进一步,扳杆于第一端接出有一承座,该承座贯穿有枢孔,此枢孔与扳杆中心轴线垂直;驱动头则具有一头座、一接设于头座一端面的接头,该头座另一端面则凹设有一供承座对合插入的剖槽,头座于剖槽两侧形成相对的耳部,其一耳部设有通孔,另一耳部则设有螺孔,轴件依序贯穿通孔、承座枢孔而锁固于螺孔。进一步,扳杆于第一端接出有一承座,该承座设有容槽,于容槽两侧形成相对的突耳,其一突耳设有通孔,另一突耳则设有螺孔;驱动头则具有一头座、一接设于头座的接头,该头座插合容槽,且轴件依序贯穿通孔、承座枢孔而锁固于螺孔。进一步,扳杆于第一端、第二端之间设有上下平行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设有两组左右相对的侧面,使该扳杆形成六角形断面。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技术通过扳杆及驱动头的结构设计,使本技术的撬部或驱动头能通过共享扳杆,进而将传统套筒扳手及撬杆整合为一,更重要的是,该扳杆通过特殊断面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止滑性及施力稳定性,因此本技术整合有拆换外胎、拆装轮胎螺帽功能以彻底解决习用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拆换外胎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图3扳杆断面的受力示意图。图5为图3卡槽与胎唇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拆装轮胎螺帽的实施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驱动头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扳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符号说明】T1外胎T2胎唇10扳杆10A第一端10B第二端11顶面12底面13、14、13A、14A侧面15承座150枢孔151容槽152、153突耳154通孔155螺孔16撬部160刃面17卡槽20驱动头21头座22接头23剖槽24、25耳部241通孔251螺孔26轴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8,本技术至少包括有:一实心的扳杆10,其具有相背的第一端10A、第二端10B,并于第一端10A、第二端10B间设有上下平行相对的顶面11、底面12,以及设有一左右平行相对的侧面13、14,用以使该扳杆10形成正方形断面,由是可知,该扳杆10可采用市售的规格化方棒制造;前述第一端10A切齐两侧面13、14接出有承座15,该承座15具有相对垂直贯穿两侧面13、14的枢孔150,此枢孔150与扳杆10中心轴线垂直;前述第二端10B则接出有一具有逐渐颈缩的顶面11、底面12的撬部16,令该撬部16呈向上弯配置,且于撬部16自由端设有平行顶面11、底面12的刃面160,如图3、图4所示,令撬部16可以抵接胎唇T2及插入外胎T1,使扳杆10足以杠杆动作撬部16,进而遂行外胎T1拆换,缘是,人们手掌握持扳杆10正方形断面而向下施力,除有握持稳固不易打滑的优点外,且令顶面11左右具有受力对称均匀的特征,使扳杆10在向下施力过程中,较不易产生偏斜的扭矩转动,使外胎T1拆换更为顺利,请配合图1、图3及图5观之,所述撬部16底端可间隔的设有若干卡槽17,该卡槽17深度方向呈倒V状或倒U状配置,使之可呈两点接触的卡合胎唇T2,用以构成较为稳定的杠杆支点,使扳杆10在动作撬部16时,令撬部16与胎唇T2承受作用力的稳定程度大大增加;以及一驱动头20,其具有一头座21、一接设于头座21一端面的接头22,该头座21另一端面则凹设有一供承座15对合插入的剖槽23,头座21于剖槽23两侧形成相对的耳部24、25,其一耳部24设有通孔241、另一耳部25则设有螺孔251,令一轴件26能依序贯穿通孔241、承座15的枢孔150而锁固于螺孔251,据以提供驱动头20能以轴件26为中心的摆动,该接头22得提供不同规格套筒安装,使之能如图6所示的遂行轮胎螺帽拆装,同理,人们手掌握持扳杆10正方形断面而向下施力,除有握持稳固的优点外,且令侧面14具有受力对称均匀的特征,使扳杆10在向下施力过程中,较不易产生偏斜的扭矩转动。请参阅图7,其为本技术的驱动头20的另一实施例,其扳杆10于第一端10A切齐顶面11、底面12接出有承座15,该承座15设有容槽151,于容槽151两侧形成相对的突耳152、153,其一突耳152设有通孔154、另一突耳153则设有螺孔155,至于驱动头20的头座21则可对应的插合容槽151,且令轴件26能依序贯穿通孔241、承座15的枢孔150而锁固于螺孔251,据以提供驱动头20能以轴件26为中心的摆动,使之能如图6所示的遂行轮胎螺帽拆装,故而该实施例与图1驱动头20等效。请参阅图8,其为本技术的扳杆10的另一实施例,其扳杆10于第一端10A、第二端10B之间设有上下平行相对的顶面11、底面12,以及设有两组左右相对的侧面13、14、13A、14A,用以使该扳杆10形成六角形断面,由是可知,该扳杆10可采市售的规格化六角棒材制造。由以上结构说明得知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的撬部16或驱动头20能通过共享扳杆10,进而将传统套筒扳手及撬杆整合为一,故而具有减少体积及重量的优点,更方便随车携行。二、本技术的扳杆10通过上下相对的顶面11、底面12,以及左右相对有至少一侧面13、14,该特殊断面设计,使扳杆10更能提供人们确实掌握,且在拆换外胎或拆装轮胎螺帽时,令顶面11或侧面14具有受力对称均匀的特征,确较不易产生偏斜的扭矩转动,故而具有良好的止滑性及施力稳定性。三、本技术的撬部16底端可通过卡槽17而呈两点接触地卡合胎唇T2,用以构成较为稳定的杠杆支点,进而使本技术在拆换外胎时,其撬部16较不会有滑脱的状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特征,其在现有结构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且为一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其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创作或公开的发表,故符合新型专利之申请要件,乃爰依法提出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实心的扳杆,其沿轴向设有相背的第一端、第二端,并于第一端、第二端间设有上下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各设有至少一侧面,于第二端接出有一能抵接胎唇与外胎的撬部,使扳杆能动作撬部拆换外胎;以及一驱动头,其通过一轴件而枢设于扳杆的第二端,扳杆能动作驱动头拆装轮胎螺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实心的扳杆,其沿轴向设有相背的第一端、第二端,并于第一端、第二端间设有上下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各设有至少一侧面,于第二端接出有一能抵接胎唇与外胎的撬部,使扳杆能动作撬部拆换外胎;以及一驱动头,其通过一轴件而枢设于扳杆的第二端,扳杆能动作驱动头拆装轮胎螺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杆于第一端、第二端之间设有上下平行相对的顶面、底面,以及于左右设有平行相对的侧面,使该扳杆形成正方形断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杆第二端接出有一逐渐颈缩顶面、底面的撬部,该撬部呈向上弯配置,且于撬部的自由端设有刃面。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撬部的底端设有至少一可供胎唇卡合的卡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合式轮胎扳手,其特征在于:卡槽呈倒V状或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润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