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2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包括基座、支撑机构、压机定位架、压机及举升机构,其中,基座横向水平设置,支撑机构和压机定位架均设置于基座上端面,压机固定于压机定位架上,用于校正时下压工件。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用于检测时支承工件。每个支撑机构上均固定一个举升机构,两个举升机构分别分布于压机两侧,用于校正时支承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检测和校正轴类工件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提升检测、校正效率,且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Tool for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shaft c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tool for shaft bend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 press positioning frame, a press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bas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press positioning frame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ase, and the press is fixed on the press positioning frame for correcting the downward pressing workpiece. The number of supporting mechanisms is two, and two supporting mechanisms are used to support the workpiece when testing. Each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two lifting mechanisms are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ress to support the workpiece during calib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when used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shaft workpieces,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efficiency, and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on the detection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
本技术涉及轴类工件加工技术,具体是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业中,轴类工件是组成机器的一种重要工件,其在机械加工时会因切削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因此,在机械加工后,一般需对轴类工件进行弯曲度检测并校正。目前人们检测轴类工件弯曲度并校正的常用方式如下:采用百分表及高度尺进行弯曲度检测并标示出变形的高点,再将轴类工件移至压机处,利用压机下压高点进行校正,之后再由人为检测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再移至压机处进行校正,直至检测达到设定需求。上述方式应用时,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检测、校正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其用于检测和校正轴类工件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提升检测、校正效率,且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包括基座、支撑机构、压机定位架、压机及举升机构,所述基座横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和压机定位架均设置于基座上端面,压机固定于压机定位架上,用于校正时下压工件;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用于检测时支承工件;每个支撑机构上均固定一个举升机构,两个所述的举升机构分别分布于压机两侧,用于校正时支承工件。本技术在检测工件弯曲度时,由两个支撑机构对工件进行支撑,采用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而在校正工件时,控制举升机构上升对工件进行支撑,并由压机下压工件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盒体、支承板、限位轴、调节螺栓及支承座,所述定位盒体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支承板嵌入定位盒体内,支承板包括条形连接板及一端与条形连接板连接的弧形承力板,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设于定位盒体外;所述支承板设有位于条形连接板与弧形承力板连接部位的限位穿孔,支承板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支承板设于另一支承板后侧,两者的弧形承力板圆弧内侧相向设置;所述限位轴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限位轴均横向水平设置且一一对应的穿过两块支承板上的限位穿孔,限位轴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盒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所述支承座固定于定位盒体内底部中央部位,支承座上端面内凹构成有限位凹槽及两个分别贯穿该限位凹槽前后两侧侧壁的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限位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条形连接板相对连接弧形承力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侧壁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前后侧壁正对弧形缺口的部位均设有定位穿孔;所述调节螺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调节螺栓头部均嵌入限位凹槽内,一根调节螺栓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前侧支承板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前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外,另一根调节螺栓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侧支承板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后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外。本技术应用时,可通过转动调节螺栓的螺杆,使得支承板下端在调节螺栓的螺杆上移位,以改变支承板的倾角,达到改变每个支撑机构中两块支承板间距的目的。如此,本技术应用时可根据工件大小来调节每个支撑机构中两块支承板间距,能增加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滚轮和定位轴,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轴两端分别与该定位缺口左右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滚轮嵌入定位缺口内且套设于定位轴上,滚轮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弧形承力板顶部的水平高度。如此,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在支撑工件时,具体由滚轮与工件接触,使得本技术应用时转动工件更加省力,进而能提升检测效率。进一步的,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还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块,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位于两块限位板之间。本技术应用时,根据具体工件的长度来调节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使得限位板顶持于工件端头部位,以限制工件轴向串动。进一步的,所述压机定位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承杆,所述第一立柱下端固定于基座上端面;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为两根,第一支承杆纵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机固定于第一支承杆上。本技术通过设置纵向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承杆来安装压机,在压机向下施加作用力时,承力点在压机施力方向的轴线上,便于作用力的施加,通过两根第一立柱转移作用力,能提升压机定位架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横向水平设置的导轨,每个支撑机构均连接有驱动其沿导轨移位的横向移位驱动机构。本技术可通过横向移位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移位,在寻找基准轴径点时更加便捷,能进一步提升本技术应用时的检测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位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齿条套设于齿轮上,驱动电机与一个齿轮连接且用于驱动其连接的齿轮转动,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于齿条上。本技术的横向移位驱动机构采用齿条、齿轮及驱动电机实现,取材便捷,便于实施,有利于本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的,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还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表架。如此,本技术应用时,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可安装于表架上,能避免人为握持所带来的抖动对检测精度造成的影响,能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进一步的,所述表架包括第二立柱、第二支承杆、定位套、连接杆及表支承盘,所述第二立柱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第二立柱分别固定于基座两端,所述第二支承杆横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套设于第二支承杆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定位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于表支承盘下端面。如此,本技术可通过将定位套在第二支承杆上横向移位,来控制测量仪表横向移位,能进一步提升本技术应用时操作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技术可同时用于轴类工件的弯曲度检测和变形点校正,检测和校正轴类工件时不需要对工件进行转移,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提升检测、校正效率,通过本技术对工件进行定位,便于采用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进而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定位盒体透视时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基座,2、限位板,3、支撑机构,301、定位盒体,302、支承板,303、滚轮,304、定位轴,305、限位轴,306、调节螺栓,307、支承座,308、加强块,4、压机定位架,401、第一立柱,402、第一支承杆,5、压机,6、齿条,7、齿轮,8、表架,801、第二立柱,802、第二支承杆,803、定位套,804、连接杆,805、表支承盘,9、举升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轴弯曲度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机构(3)、压机定位架(4)、压机(5)及举升机构(9),所述基座(1)横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机构(3)和压机定位架(4)均设置于基座(1)上端面,压机(5)固定于压机定位架(4)上,用于校正时下压工件;所述支撑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3)用于检测时支承工件;每个支撑机构(3)上均固定一个举升机构(9),两个所述的举升机构(9)分别分布于压机(5)两侧,用于校正时支承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机构(3)、压机定位架(4)、压机(5)及举升机构(9),所述基座(1)横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机构(3)和压机定位架(4)均设置于基座(1)上端面,压机(5)固定于压机定位架(4)上,用于校正时下压工件;所述支撑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3)用于检测时支承工件;每个支撑机构(3)上均固定一个举升机构(9),两个所述的举升机构(9)分别分布于压机(5)两侧,用于校正时支承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定位盒体(301)、支承板(302)、限位轴(305)、调节螺栓(306)及支承座(307),所述定位盒体(301)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支承板(302)嵌入定位盒体(301)内,支承板(302)包括条形连接板及一端与条形连接板连接的弧形承力板,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设于定位盒体(301)外;所述支承板(302)设有位于条形连接板与弧形承力板连接部位的限位穿孔,支承板(302)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支承板(302)设于另一支承板(302)后侧,两者的弧形承力板圆弧内侧相向设置;所述限位轴(30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限位轴(305)均横向水平设置且一一对应的穿过两块支承板(302)上的限位穿孔,限位轴(305)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盒体(30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所述支承座(307)固定于定位盒体(301)内底部中央部位,支承座(307)上端面内凹构成有限位凹槽及两个分别贯穿该限位凹槽前后两侧侧壁的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限位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条形连接板相对连接弧形承力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侧壁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301)前后侧壁正对弧形缺口的部位均设有定位穿孔;所述调节螺栓(306)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调节螺栓(306)头部均嵌入限位凹槽内,一根调节螺栓(306)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前侧支承板(302)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301)前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301)外,另一根调节螺栓(306)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侧支承板(302)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301)后侧的定位穿孔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彩齐海红计洪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