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33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包括带有流道的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阀盖、阀杆、阀座和阀芯,所述阀杆与阀芯固定连接且可驱动阀芯沿阀杆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所述阀体还包括引导阀芯滑移的平衡套,所述平衡套连接有阀笼且所述阀笼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阀笼通道,所述阀芯包括阀塞且阀塞滑移设置于平衡套内并可与阀笼通道活动密封,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密封件且该密封件可与阀塞密封抵触,所述阀塞与平衡套贴合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所述平衡套与阀笼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补偿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泄漏等级满足V级或V级以上,并能长期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
技术介绍
调节阀又称控制阀,它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用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的装置。同时,调节阀在石油化工装置管道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对调节阀的泄漏要求至关重要。特别对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的介质,调节阀的外漏根本是不允许的,因其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阀门必须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满足其使用工况对泄漏量的要求。我国和国际上均对阀门的泄漏等级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习惯使用ANSI/FCI70-2标准,这个标准把控制阀阀座的泄漏等级划分为6级,在密封性要求较为严格的情况下,一般调节阀我们选用IV级就够了,但是在炼油、冶金、化工业等领域,调节阀必须要满足V级或V级以上。而现有调节阀的泄漏等级想要达到V级或VI级,需要精密地再加工和人工研磨,步骤麻烦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泄漏等级满足V级或V级以上,并能长期稳定工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包括带有流道的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阀盖、阀杆、阀座和阀芯,所述阀杆与阀芯固定连接且可驱动阀芯沿阀杆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所述阀体还包括引导阀芯滑移的平衡套,所述平衡套连接有阀笼且所述阀笼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阀笼通道,所述阀芯包括阀塞且阀塞滑移设置于平衡套内并可与阀笼通道活动密封,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密封件且该密封件可与阀塞密封抵触,所述阀塞与平衡套贴合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所述平衡套与阀笼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补偿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密封件和密封圈组成组合密封的软密封,有效提升阀门密封性能,密封性能可从常规产品的IV级提升至V级或V级以上;阀杆与阀塞配合,有效保证阀门的耐冲蚀性、耐汽蚀性,提高阀门使用寿命;采用密封圈和阀塞组合密封,使阀塞与平衡套配合更紧密,有效补偿阀塞与平衡套之间的间隙,使导向更精确,密封性能更好;同时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当其中任一个密封圈失效时,另一个密封圈也能保证其密封性;另外,当关闭力使阀门关闭时,通过密封补偿垫的微变形,可使阀笼与阀塞间、平衡套与阀塞间的贴合面紧密配合,同时使阀笼与平衡套的配合更加紧密,有效杜绝阀门内漏问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套底端与阀塞贴合处设置有用于限制阀塞沿其轴向方向过度移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阀塞顶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阀杆带动阀塞向其下方过度滑移导致阀塞无法密封阀笼通道的情况。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塞与阀座的抵触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阀座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面适配的第二锥形面,所述密封件凸出于第二锥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引导作用,使阀塞与阀座及密封件的接触更加顺滑,并能减少其间产生的摩擦力,增长阀塞与阀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设置有用于嵌入密封件的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采用嵌入阀座的结构,有效降低介质对对密封件的冲刷,从而延长其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上连接有用于挤压填料的压套,并通过压套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与阀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锁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组件可固定压盖与压套,压盖用于挤压填料,防止填料的外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与平衡套固定连接,且阀盖与平衡套之间设置有中道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阀盖与平衡套之间的密封性,利用垫片在压紧载荷的作用下较容易产生弹性变形的特性,使之填平阀盖与平衡套之间的微小凹凸不平,从而进一步密封。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与阀座之间设置有阀座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阀体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利用垫片在压紧载荷的作用下较容易产生弹性变形的特性,使之填平阀体与阀座之间的微小凹凸不平,从而进一步密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密封件和密封圈组成组合密封的软密封,有效提升阀门密封性能,密封性能可从常规产品的IV级提升至V级或V级以上;阀杆与阀塞配合,有效保证阀门的耐冲蚀性、耐汽蚀性,提高阀门使用寿命;采用密封圈和阀塞组合密封,使阀塞与平衡套配合更紧密,有效补偿阀塞与平衡套之间的间隙,使导向更精确,密封性能更好;密封补偿垫可使阀笼与阀塞间、平衡套与阀塞间的贴合面紧密配合,同时使阀笼与平衡套的配合更加紧密,有效杜绝阀门内漏问题;密封圈采用嵌入阀座的结构,有效降低介质对对密封圈的冲刷,从而延长其寿命;中道垫片可增加阀盖与平衡套之间的密封性;阀座垫片可增加阀体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中:1、阀体;2、阀座垫片;3、阀座;4、密封件;5、密封槽;6、阀塞;7、阀笼;8、密封补偿垫;9、密封圈;10、平衡套;11、阀芯;13、中道垫片;14、阀盖;15、阀杆;16、填料;17、压套;18、压盖;19、锁定组件;20、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第一锥形面;23、第二锥形面;24、阀笼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包括带有流道的阀体1、盖设阀体1的阀盖14以及穿设于阀盖14中间且竖直设置的阀杆15,阀杆15的底端连接有阀芯11,同时阀杆15可驱动阀芯11沿阀杆15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阀盖14底端竖直设置有用于引导阀芯11滑移的平衡套10,平衡套10连接有阀笼7且所述阀笼7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阀笼通道24,阀体1内还包括有阀座3且该阀座3抵触阀笼7的底端,阀芯11端部竖直设置有阀塞6且阀塞6与平衡套10贴合并可相对滑移。流道包括进流道与出流道,阀笼通道24连通进流道与出流道。当阀杆15带动阀塞6向下移动至阀塞6与阀座3抵触时,阀塞6可实现对阀笼通道24的密封,由于阀笼通道24被密封,流体介质流经进流道后被阀塞6阻挡无法通过,此时进流道与出流道隔离;当阀杆15带动阀塞6向上移动时,阀塞6与阀座3分离,此时阀笼通道24开放,流通介质可顺利通过进流道及阀笼通道24,并流至出流道。另外,阀座3上设置有密封件4且该密封件4可与阀塞6抵触,阀塞6与阀座3的抵触面为第一锥形面22,阀座3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面22适配的第二锥形面23,所述密封件4凸出于第二锥形面23。抵触面设置为锥形面可使阀塞6与阀座3及密封件4的接触更加顺滑,并能减少其间产生的摩擦力,增长使用的寿命。阀座3上还设置有用于嵌入密封件4的密封槽5,密封件4可嵌入该密封槽5来降低介质对对密封件4的冲刷,从而延长其寿命。阀塞6顶端与平衡套10贴合处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密封圈9,密封圈9为O型圈且该密封圈9嵌入于阀塞6内壁,密封圈9可使阀塞6与平衡套10之间的配合更紧密,有效补偿阀塞6与平衡套10之间的间隙。平衡套10与阀笼7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补偿垫8片,通过密封补偿垫8片的微变形,使平衡套10与阀笼7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平衡套10底端且与阀塞6贴合处设置有用于限制阀塞6沿其轴向方向过度移动的第一限位部20,阀塞6顶端且与平衡套10贴合处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20配合的第二限位部21,通过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21的配合可以防止阀杆15带动阀塞6向下方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包括带有流道的阀体(1)以及位于阀体(1)内的阀盖(14)、阀杆(15)、阀座(3)和阀芯(11),所述阀杆(15)与阀芯(11)固定连接且可驱动阀芯(11)沿阀杆(15)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所述阀体(1)还包括引导阀芯(11)滑移的平衡套(10),所述平衡套(10)连接阀笼(7)且所述阀笼(7)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阀笼通道(24),所述阀芯(11)包括阀塞(6)且阀塞(6)滑移设置于平衡套(10)内并可与阀笼通道(24)活动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上设置有密封件(4)且该密封件(4)可与阀塞(6)密封抵触,所述阀塞(6)与平衡套(10)贴合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9),所述平衡套(10)与阀笼(7)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补偿垫(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包括带有流道的阀体(1)以及位于阀体(1)内的阀盖(14)、阀杆(15)、阀座(3)和阀芯(11),所述阀杆(15)与阀芯(11)固定连接且可驱动阀芯(11)沿阀杆(15)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所述阀体(1)还包括引导阀芯(11)滑移的平衡套(10),所述平衡套(10)连接阀笼(7)且所述阀笼(7)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阀笼通道(24),所述阀芯(11)包括阀塞(6)且阀塞(6)滑移设置于平衡套(10)内并可与阀笼通道(24)活动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上设置有密封件(4)且该密封件(4)可与阀塞(6)密封抵触,所述阀塞(6)与平衡套(10)贴合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9),所述平衡套(10)与阀笼(7)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补偿垫(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密封式套筒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套(10)底端与阀塞(6)贴合处设置有用于限制阀塞(6)沿其轴向方向过度移动的第一限位部(20),所述阀塞(6)顶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涵陈源马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高特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