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导热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158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造纸机的烘缸,包括有圆筒1、左右端盖2、3、轴4,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导热油室,并设有若干根进油管6、61、出油管7、71,进油管与出油管相互间隔分布设置。其采用高温导热介质油加热,与蒸汽加工烘缸相比,具有省水、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无压,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造纸机的烘缸。目前造纸机烘缸采用的是蒸气加热方式,烘缸由圆筒、圆筒两侧端盖、与端盖相连的转动轴、在圆筒内设置热蒸汽进汽管和排除冷凝水装置构成。在纸张的生产过程中,为使纸浆快速干燥,需要烘缸有较大的烘干面积和适当的烘干温度,烘缸直径1000-4000mm,所以其容积很大,而热蒸汽必须具备一定的蒸汽压力,一般为0.3-0.4Mpa,才能正常工作,烘缸所承受的内压较大,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所以国家界定烘缸为压力容器,由于属于压力容器,所以在制造加工过程中要求较高,如不得有铸造裂缝、气孔、夹渣等缺陷,设计和制造烘缸需要经过国家压力容器资格认证。现有蒸汔加热烘缸其圆筒主要是采用铸造加工,一般壁厚为35mm-45mm,其重量大,导热性并不理想,采用热蒸汽加热,需要配备蒸汽锅炉,水、电、煤能耗很高,对环境产生污染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能耗低的油导热烘缸。本技术包括有外圆筒1、左端盖2、右端盖3、与端盖2、3相连接的转动轴4,其主要特征是在外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油室,在内套筒5内,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左端或者是右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进油管6,在每根进油管6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进油支管61,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另一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出油管7,在每根出油管7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出油支管71,进油管6及其进油支管61与出油管7及其出油支管71在内套筒5的径向载面中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本技术进油管6管口和出油管7管口分别通过与转动轴4左右轴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外部的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联接,其联接方式与蒸汽烘缸的进出汽管路联接相同。本技术其采用高温导热介质油加热,导热介质油由进油管6、进油支管61均匀进入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的封闭环腔50构成的油室内,常压循环对外圆筒1烘缸进行加热。由于采用油为热交换介质,在使用中介质损耗小,同时不存在对热介质油加热产生液-汽的物理状态改变面增加热耗,所以能耗低,与蒸汽加工烘缸相比,具有省水、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同时由于无压,可不属于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生产制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包括有外圆筒1、与外圆筒1左右端连接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与端盖2、3相连接的转动轴4,在外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导热油室,在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焊接有加强筋15,如附图1、2实施例所示,转动轴4是由分别与左端盖2连接的左半轴4’和与右端盖3连接的右半轴4”构成,在内套筒5内,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右端轴端盖41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进油管6,在每根进油管6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进油支管61,与空心的传动轴4的左端的轴端盖42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出油管7,在每根出油管7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出油支管71,进油管6及其进油支管61与出油管7及其出油支管71在内套筒5的经向载面中(如图2所示)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进油管6及其进油支管61和出油管7及其出油支管71设置数量的多少可根据烘缸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根。附图3、4实施例所示,转动轴4为空心通轴。本技术其进油管6和出油管7也可以是与转动轴4的左或右同一侧轴端盖连接,通过与转动轴4轴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外部的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联接,其联接方式与同一侧进出蒸汽的烘缸的进出汽管路联接相同。本技术为了使通入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的环腔50油室内的导热油均匀分布,以确保烘缸面温度均匀,在环腔50内的每一进油支管61端口上连接设有由横管63构成的分散出油装置,在横管63上开设有若干出油孔65。权利要求1.油导热烘缸,包括有外圆筒(1)、与外圆筒(1)左右端连接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与左右端盖(2、3)相连接的转动轴(4),其特征是在外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导热油室,在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焊接有加强筋(15),在内套筒(5)内,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左端或者是右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进油管(6),在每根进油管(6)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进油支管(61),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另一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出油管(7),在每根出油管(7)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出油支管(71),进油管(6)及其进油支管(61)与出油管(7)及其出油支管(71)在内套筒(5)的经向载面中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导热烘缸,其特征是在环腔(50)内的每一进油支管(61)端口上连接设有由横管(63)构成的分散出油装置,在横管(63)上开设有若干出油孔(6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造纸机的烘缸,包括有圆筒1、左右端盖2、3、轴4,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导热油室,并设有若干根进油管6、61、出油管7、71,进油管与出油管相互间隔分布设置。其采用高温导热介质油加热,与蒸汽加工烘缸相比,具有省水、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无压,使用安全。文档编号D21F5/00GK2420318SQ0021174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红岩, 邹振刚 申请人:丹东龙华机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导热烘缸,包括有外圆筒(1)、与外圆筒(1)左右端连接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与左右端盖(2、3)相连接的转动轴(4),其特征是在外圆筒(1)内与左右两侧端盖(2、3)焊接连接设有内套筒(5),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封闭的环腔(50)构成导热油室,在外圆筒(1)与内套筒(5)间焊接有加强筋(15),在内套筒(5)内,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左端或者是右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进油管(6),在每根进油管(6)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进油支管(61),与空心的转动轴(4)的另一端的轴端盖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根轴向出油管(7),在每根出油管(7)上沿轴向分布与内套筒(5)相连接设有若干根与环腔(50)相通的径向出油支管(71),进油管(6)及其进油支管(61)与出油管(7)及其出油支管(71)在内套筒(5)的径向载面中呈相互间隔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岩邹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龙华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