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网带挤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47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对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并形成其的一个连续纤维网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它包括两个在金属丝带(5、6)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压缩间隙(13)以用来初步压缩纤维悬浮物并对其脱水以在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纤维网的脱水台(11、12)。一个压辊装置(14)设置在如从金属丝带的移动方向所见到的脱水台的后面,以用来在金属丝带之间最终压缩纤维网和对其进行脱水。压辊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压在金属丝带上的穿孔的带孔辊。结果,带孔辊从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网压出的水至少部分地通过带孔辊排出,而不会再弄湿纤维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对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并形成其的一连续纤维网(web)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twin-wire belt press),它包括下辊、一条在围绕诸下辊的一路径上运行的环状下金属丝带、上辊以及一条在围绕诸上辊的一路径上运行的环状上金属丝带。两条金属丝带沿着大致相互平行地运行的所述路径的部分相互配合,以在金属丝带移动的过程中对在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还包括支承各条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的金属丝带并在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压缩间隙以用来初步压缩纤维悬浮物并对其脱水以在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纤维网的两个脱水台和一个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位于如从金属丝带的移动方向所见到的脱水台之后以用来在金属丝带之间最终压缩纤维网和对其进行脱水以使纤维网达到一个所要求的干燥度的压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已知的这种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中的压辊装置包括多个金属丝带导向辊和多对压辊。金属丝带导向辊紧接地布置在脱水台的后面,以通过迫使纤维悬浮物围绕金属丝带导向辊弯曲来提供对在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悬浮物的初步的、相对较弱的脱水,以使金属丝带在金属丝带辊上的表面加压作用之下被加压。(这样的金属丝带导向压辊装置通常被称为“S-辊部分”。)压辊布置在金属丝带导向辊之后以提供对纤维悬浮物最终的、相对较强的脱水,其中各对辊形成一个压辊轧点,以使金属丝带在压辊之间在这些辊的线加压作用之下被压在一起。通常,至少需要两个金属丝带辊和多个压辊以逐渐去除金属丝带之间纤维网的水分,以使没有损坏纤维网的危险。WO 99/01609提出一种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其中脱水台旁边布置的一对组合辊形成一个压辊轧点并也迫使金属丝带围绕压辊弯曲。因此,可省去在压压辊装置中的两个辊,这就提供了一种更为便宜和较短的压带机。但根据WO99/01609的该已知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有一个缺点,即紧接在脱水台之后的压辊轧点产生不能完全从纤维网去除的较大的白水流。这使得白水流的一部分会再弄湿纤维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传统的压带机简单、小、便宜以及可靠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本目的通过一种开始所述种类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来实现,它的特点在于,压辊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在金属丝带上的穿孔的带孔辊,借此该带孔辊从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网压出的水至少部分地通过带孔辊排出。因而有效地防止了纤维网被白水再弄湿的不利情况,这使得辊的数量能够减少。表述“带孔辊”指的是一种其外层设有孔的压辊。例如,这些孔可以与在压辊中的出口通道连通。从而来自纤维网的白水就通过这些孔排离金属丝带。较佳地是,压辊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带孔辊形成一个压辊轧点的压辊,压辊轧点位于如在金属丝带的移动方向中所见到的紧跟脱水台的后面。带孔辊适于设置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的金属丝带的下方,这使白水能有利地从带孔辊的出口通道中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压辊装置包括两个压辊,一个第一压辊和一个位于如在金属丝带的移动方向上所见到的第一压辊后的第二压辊。这些压辊将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的两金属丝带压在带孔辊上,以使金属丝带部分地围住带孔辊。通常,对于大多数的应用无需额外的辊,这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的实施例尤为有利。因此,由于仅需要很少的辊轴承和液压部件的事实,所以很少需要进行保养。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将比相同处理能力的传统压带机小得多。还有一个优点是,由于辊较少则在金属丝带上的负载循环次数较少,所以金属丝带的使用寿命长。第一压辊可以具有与第二压辊相同的直径,或者具有比第二压辊小或大的直径。不仅如此,第一压辊可以位于在金属丝带的路径的所述部分中脱水台紧接的后面。合适地,第二压辊设置成比第一压辊更重地压在带孔辊上。为了增加在金属丝带和压辊之间的接触表面,压辊可以有利地用弹性材料包覆,例如橡胶。压辊也可以设计成如同带孔辊一样带有孔。可替代地,压辊可以设有形成脱水通道的图案。附图简述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该附图示出了贯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的纵向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它包括四个下辊,即一个主动辊1、一个控制辊2、一个拉紧辊3以及一个金属丝带导向辊4。一条环状下金属丝带5在绕过诸下辊1-4的路径中运行。一条上环状金属丝带6以相同的方式在绕过四个上辊的路径中运行,该四个辊即为一个主动辊7、一个控制辊8、一个拉紧辊9以及一个金属丝带导向辊10。在辊1和7之间以及辊4和10之间设有基本相互平行地运行的路径的部分,下金属丝带5和上金属丝带6沿着这些部分相互配合以在金属丝带5、6移动的过程中对位于金属丝带5、6之间的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一个支承上金属丝带6的上脱水台11和一个支承下金属丝带5的下脱水台12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的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的压缩间隙13。一个压辊装置14位于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如从金属丝带5、6的移动方向所见到的脱水台11、12的后面,它包括三个辊,即一个压在在所述部分中的下金属丝带5的下侧上的带孔辊15、一个相对较轻地压在在脱水台11、12和带孔辊15之间的所述部分中的上金属丝带6的上侧上并与带孔辊15一起形成一压辊轧点的第一压辊16、一个相对较重地压在在所述部分中的上金属丝带6的上侧上并同样与带孔辊15一起形成一压辊轧点的第二压辊17。所示的在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压辊16具有比第二压辊17小的直径,这是较佳的。但第一压辊16也可以设计成其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二压辊17的直径。在根据附图说明图1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的操作中,主动轮1和7由未示出的电动机转动,致使金属丝带5、6以相同的速度穿过脱水台11、12并进一步移动到压辊装置14。所要进行脱水的纤维悬浮物供应到脱水台11、12之间的楔形间隙13中,由金属丝带5、6传输穿过间隙13,并同时在金属丝带5、6之间受到压缩,以使白水从纤维悬浮物中排出,从而纤维悬浮物就形成一个纤维网。离开脱水台11、12的纤维网在第一脱水步骤中通过较轻地加载的较小的第一压辊16和带孔辊15之间的压辊轧点,在一个接着的第二脱水步骤中,纤维网在带孔辊15的一部分的转动过程中面对面地压在带孔辊15上,并在一个随后的第三脱水步骤中穿过较重地加载的较大的第二压辊17和带孔辊15之间的压辊轧点。在第三脱水步骤中被压出纤维网的白水逐渐地从纤维网排出,并且白水更多的部分通过带孔辊15排出,而不会再弄湿纤维网。具有所要干燥度的连续的纤维网就在主动辊1和7之间从压带机连续地供应出来。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进行变化。因此,可以为了对纤维网进行脱水而布置比所示更多的辊,例如一个所谓的S-辊部分的压辊装置的形式,或者带孔辊15上提供比在压辊16和17更多的压辊。可替代地,也可以仅有一个压辊压在带孔辊15上。至少所示压辊的任何一个可以用具有一平滑或带有花纹的表面的橡胶包覆表面。可替代地,至少压辊16、17的任何一个可以设计为如带孔辊15那样带有孔。带孔辊15可以设置在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中与所示位置不同的位置上。金属丝带5和6也可以由金属丝带导向辊引导,在面对面地加压之下绕过带孔辊15的圆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对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并形成其的一个连续纤维网的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它包括下辊(1-4)、一条在围绕诸下辊的一路径上运行的环状下金属丝带(5)、上辊(7-10)以及一条在围绕诸上辊的一路径上运行的环状上金属丝带(6),两条金属丝带沿着大致相互平行地运行的所述路径的部分相互配合,以在金属丝带移动的过程中对在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悬浮物进行脱水,双金属丝带压辊脱水机还包括两个支承各条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的金属丝带并在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压缩间隙(13)以用来初步压缩纤维悬浮物并对其脱水以在金属丝带之间形成一纤维网的脱水台(11、12)和一个在路径的所述部分中如从金属丝带的移动方向所见到的位于脱水台之后以用来在金属丝带之间最终压缩纤维网和对其进行脱水以使纤维网达到一个所要求的干燥度的压辊装置(14),其特征在于,压辊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压在金属丝带(5、6)上的穿孔的带孔辊,借此该带孔辊从金属丝带之间的纤维网压出的水至少部分地通过带孔辊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奥德马克G奥尔森M厄尔玛
申请(专利权)人:美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