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16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壳体切边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包括固定板、冲头、下模座和下模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内滑块、凹模、限位柱、切刀以及产品定位芯片,所述导轨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并沿下模座的各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内滑块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且其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导轨接触从而使内滑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凹模配置于下模压板中部的空槽内并与内滑块形成连接,且其中部设有放置待切工件的放置槽;所述限位柱垂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作动时对凹模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导轨上具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分别与对侧导轨上处于同水平面的凹部和凸部相对应从而使各相对两侧导轨的凹部和凸部形成错位。

A device for casing mouth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shell trimming die, in particular to a shell opening cut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plate, a punch, a lower die seat and a lower die pressing plat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guide rail, an inner slide block, a concave die, a limit column, a cutting tool and a product positioning chip are also included, and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in a cavity of the lower die base. The inner slider is disposed in the cavity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d has a contact part, which contacts the guide rail so that the inner slider slides along the guide rail; the die is disposed in a slot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die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lider,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ie is provided with a workpiece to be cut. The rail has a convex part and a concave part, and the convex part and the concave part correspond to the concave part and the convex part o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respectively on the opposite guide rail, so that the concave part and the convex part of the opposite guide rail form a dis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壳体切边模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简单的壳体切边加工方法达不到公差要求,拉伸、切边加工需要多台设备配合才能完成,加工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且切边后存在毛边,需要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不利益提高产能和性能,浪费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急需开发一种拉伸、切边加工的一体式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包括固定板、冲头、下模座和下模压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输出机构连接,其用于固定冲头和限位柱;所述冲头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下模座顶部具有开口且其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下模压板中部具有贯穿的空槽且其盖设于下模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内滑块、凹模、限位柱、切刀以及产品定位芯片,所述导轨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并沿下模座的各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内滑块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且其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导轨接触从而使内滑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凹模配置于下模压板中部的空槽内并与内滑块形成连接,且其中部设有放置待切工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贯穿设置且与待切工件相匹配;所述限位柱垂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作动时对凹模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切刀配置于冲头上;所述产品定位芯片配置于冲头端部;所述下模座设置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作业平台上,所述导轨上具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分别与对侧导轨上处于同水平面的凹部和凸部相对应从而使各相对两侧导轨的凹部和凸部形成错位。本技术所述下模座的内部空腔横截面为矩形。本技术所述凹模外周面与下模压板的空槽相匹配。本技术所述产品定位芯片与待切工件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本技术所述各相对两侧导轨的凹部和凸部位于相同或不同的高度上。本技术所述各相对两侧导轨的凹部和凸部位于不同的高度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切工件置于放置槽中,冲头下压使产品定位芯片对待切工件进行定位,同时,限位柱顶在凹模上对凹模进行限位,从而推动凹模与内滑块一同沿导轨向下模座的空腔中滑动,在凸部和凹部的作用下,内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待切工件完成水平方向的摆动动作,从而完成切口作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和现在的连续拉伸加工整合至同一台设备上完成,一次即可完成加工,满足公差要求,产品表面平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极大的提高产能和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包括固定板1、冲头3、下模座8、导轨6、内滑块7、凹模4、限位柱2、切刀31、产品定位芯片32和下模压板5。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1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输出机构连接,其用于固定冲头3和限位柱2,冲头3安装在固定板1上,下模座8顶部具有开口且其内部形成空腔81,下模压板5中部具有贯穿的空槽51且其盖设于下模座8上,导轨6配置于下模座8的空腔81中并沿下模座8的各侧壁延伸设置,内滑块7配置于下模座8的空腔81中,内滑块7具有接触部71,接触部71与导轨6接触从而使内滑块7沿导轨6滑动,凹模4配置于下模压板5中部的空槽51内并与内滑块7形成连接,凹模4与内滑块7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卡接等方式,凹模4中部设有放置待切工件的放置槽41,放置槽41贯穿设置且与待切工件相匹配,限位柱2垂直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在作动时对凹模4起到限位作用,切刀31配置于冲头3上,产品定位芯片32配置于冲头3端部。产品定位芯片32位于切刀31的下部,方便将待切工件定位后进行切口。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座8设置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作业平台上,导轨6上具有凸部61和凹部62,凸部61和凹部62分别与对侧导轨6上处于同水平面的凹部62和凸部61相对应从而使各相对两侧导轨6的凹部62和凸部61形成错位。凸部61和凹部62的设置是为了使内滑块7沿导轨6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在遇到凸部61和凹部62时做出相应的摆动动作,相应的,待切工件也随着内滑块7做摆动动作,从而使切刀31对待切工件进行切口。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座8的内部空腔81横截面为矩形,下模座8的内部空腔81的结构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待切工件的结构做出相应调整,相应的,导轨6、放置槽41、切刀31和产品定位芯片32的结构也做出相应的改变。本实施例中的凹模4外周面与下模压板5的空槽51相匹配,使冲头3下压时对待切工件的定位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的产品定位芯片32与待切工件的内部结构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各相对两侧导轨6的凹部62和凸部61位于相同或不同的高度上,这里,选用不同的高度,在同一次加工过程中,完成一个方向的切口后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切口。针对下模座8的内部空腔81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情况,当选用各相对两侧导轨6的凹部62和凸部61位于相同的高度上时,需要将各导轨6上的凸部61设置于轴心的同一侧,以免内滑块7在滑动至凸部61时被凸部61卡住。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待切工件置于放置槽41中,冲头3下压使产品定位芯片32对待切工件进行定位,同时,限位柱2顶在凹模4上对凹模4进行限位,从而推动凹模4与内滑块7一同沿导轨6向下模座8的空腔81中滑动,在凸部61和凹部62的作用下,内滑块7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待切工件完成水平方向的摆动动作,从而完成切口作业。应当指出,以上借助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技术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包括固定板、冲头、下模座和下模压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输出机构连接,其用于固定冲头和限位柱;所述冲头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下模座顶部具有开口且其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下模压板中部具有贯穿的空槽且其盖设于下模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内滑块、凹模、限位柱、切刀以及产品定位芯片,所述导轨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并沿下模座的各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内滑块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且其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导轨接触从而使内滑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凹模配置于下模压板中部的空槽内并与内滑块形成连接,且其中部设有放置待切工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贯穿设置且与待切工件相匹配;所述限位柱垂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作动时对凹模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切刀配置于冲头上;所述产品定位芯片配置于冲头端部;所述下模座设置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作业平台上,所述导轨上具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分别与对侧导轨上处于同水平面的凹部和凸部相对应从而使各相对两侧导轨的凹部和凸部形成错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口部切除装置,包括固定板、冲头、下模座和下模压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口部切除装置的输出机构连接,其用于固定冲头和限位柱;所述冲头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下模座顶部具有开口且其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下模压板中部具有贯穿的空槽且其盖设于下模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内滑块、凹模、限位柱、切刀以及产品定位芯片,所述导轨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并沿下模座的各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内滑块配置于下模座的空腔中,且其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导轨接触从而使内滑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凹模配置于下模压板中部的空槽内并与内滑块形成连接,且其中部设有放置待切工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贯穿设置且与待切工件相匹配;所述限位柱垂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作动时对凹模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切刀配置于冲头上;所述产品定位芯片配置于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瑶杨通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