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208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灶体,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主支撑架上,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的两侧,转轴的第一端连接灶体并被配置为能带动灶体上下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转轴转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臂支撑相比,能够避免驱动装置与转轴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转轴倾斜,使得阻力增大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减小了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寿命。而且,降低了装配时同轴度要求,结构更简化,节约了成本,也利于拆装、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710245551.8和中国专利CN201710244509.4提出了加热熟化食物的机构,包括灶体总成和锅体,灶体总成的两端各具有一个转轴,每个转轴分别对应一个支撑架,且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架中,使灶体总成得到转动支撑。其中一个转轴配置有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机构等组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该转轴带动灶体总成及另一个转轴转动。但这两篇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当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时,根据杠杆原理,在驱动装置与该转轴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会使转轴倾斜,阻力增大,导致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较大,寿命缩短;(2)两个转轴的同心度要求极高,生产装配时的工艺难度大;(3)基于保持烹饪器具清洁的需要,需要拆装、清洗,但现有的灶体总成的支撑装置结构复杂,不利拆装、清洗,而且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灶体,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灶体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第二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装置;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托板上。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动力输出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部,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传动连接,使所述转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均为轮式结构,所述动力输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动力输入部的直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齿盘和感光开关,所述齿盘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齿片,所述齿盘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感光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架上,且所述感光开关的位置与所述齿片的位置相匹配,使得所述感光开关能够采集所述齿片的转动圈数。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副支撑架为U形板结构,其下段固定在所述托板上,中段支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上段固定有所述感光开关。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灶体具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封住所述第一轴孔,所述堵头内穿设有导线。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水平段上,所述竖直段为U形板结构,且所述竖直段的各部分均与所述水平段连为一体。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主支撑架以单臂支撑的方式支撑转轴,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臂支撑相比,能够避免驱动装置与转轴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转轴倾斜,使得阻力增大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减小了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寿命。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装配时同轴度要求,结构更简化,节约了成本,也利于拆装、清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爆炸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转动支撑装置;200-灶体;101-主支撑架;1011-主支撑面板;1012-翻边;102-转轴;1021-第一轴孔;103-驱动装置;104-第一副支撑架;105-动力输入部;106-托板;107-动力输出部;108-轴承座;109-轴承;110-堵头;111-齿盘;112-感光开关;113-垫片;114-第二副支撑架;115-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本技术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技术理解为涵盖落入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灶体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灶体并被配置为能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第二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装置;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托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动力输出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部,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传动连接,使所述转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和所述动力输入部均为轮式结构,所述动力输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动力输入部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旭杨威刘洁周锐钟华星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