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401 阅读:7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棉短绒为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醚类产品棉浆粕的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低温蒸煮,通过加入二氧化氯,避免产生二噁英和有机卤化物等致癌性有毒物质,具有低毒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具有高聚合度,纤维长度均一、尘埃少、甲纤含量高的棉浆粕。而且采用本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废水COD排放含量低,属低污染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浆粕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棉短绒为原料,生产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主要用于制造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醚类产品棉浆粕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高聚合度棉浆粕是选用高品级棉短绒制造,主要用来制造超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醚类产品,是国际市场上急需的商品,随着石油工业尤其是海上石油开采的发展,以及建筑工业的需求,特别是在用于制作食品、医药等行业,对棉浆粕的质量指标要求,不光是聚合度、白度性要高,还要求棉浆粕达到低毒性。 目前国内棉浆企业在生产高聚合度棉浆粕时,大多采用传统工艺强化烧碱蒸煮条件,不添加蒸煮助剂,高温漂白,加强漂白强度;设备陈旧,不利用干法除杂,产品聚合度低、白度低于80%、且尘埃度较高,附加值低,只能生产低品级、低粘度纤维素醚类产品,无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并且现有工艺中,在蒸煮前没用专门的干法除杂设备-除杂机对棉短绒进行精选除杂,只用开棉机做简单除杂,蒸煮过程产生黑液COD含量高,COD排放含量在45000mg/l左右,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难以治理。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料、开棉、除杂:原料采用Ⅱ类棉短绒,棉籽壳、沙石尘土等杂质少,无异型纤维,成熟度大于78%,灰分小于1.6%,硫酸不溶物小于3.5%,采用开棉机对棉短绒 包撕开,并用除杂机进行精选除杂,然后通过旋风分离器送至螺旋压榨、浸渍;(2)配碱、浸渍:配碱温度控制在60-65℃,总碱以NaOH计相对绝干浆量为9%-11%,配碱液比1∶4.1-4.8,HY-PA渗透剂相对绝干浆量为0.2-0.3 %,硅酸钠相对绝干浆量为4.0-4.4%,经螺旋挤压,与棉短绒充分渗透混合,再经螺旋输机送至蒸煮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荣毕立强陈忠国周竹林曹知朋朱永德刘玉方杨友强臧贻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