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16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结构刚度、同时又能够提高行人的安全系数的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主体和挡风玻璃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水槽主体的第一加强底座,所述第一加强底座上活动连接设有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加强底座一端活动设有第二加强底座,所述第二加强底座与挡风玻璃支撑板固定连接。

A main board assembly for guiding water on the front cab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ont cabin water guide main board assembly which can improve structural stiffness and pedestrian safety factor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a front cabin water guide main boar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water guide tank and the windshield support boar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the two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water conducting trough and the windshield support plate. The reinforc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reinforcing base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water conducting trough, and a supporting rod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bending support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device, and the supporting rod is far from the first one. One end of the reinforcing base is movab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einforcing base, and the second reinforcing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indshield suppor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的主要功能在于将车身前部,雨水顺着前风挡玻璃经过通风盖板再通过前舱导水上主板导水槽排到车身两侧,防止水流进进入发动机舱内部和车身驾驶室内部,保证发动机舱内部位雨水侵入、内部元件正常运作、驾驶室内无水渗入。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导水槽一般设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与引擎盖之间,用于阻挡由雨刮器从汽车前挡风玻璃刮下的液体。由于受限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设计倾角、以及A柱下靠点等造型和工程性能需求,导水槽的开口通常需要很大的跨度。例如,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倾角越大,风阻系数越低,导水槽的开口跨度越大。然而,较大的导水槽开口会导致其自身刚度下降,很难满足对于安装和振动噪声性能的要求。为了解决大开口跨度导水槽刚度下降的问题,现有的技术通常是在导水槽和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增加多个加强隔板。但此种设计在提高导水槽结构的刚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挡风玻璃支撑板1的刚度,使其受到冲击载荷时不能及时变形,对行人保护产生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结构刚度、同时又能够提高行人的安全系数的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主体和挡风玻璃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水槽主体的第一加强底座,所述第一加强底座上活动连接设有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加强底座一端活动设有第二加强底座,所述第二加强底座与挡风玻璃支撑板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杆体以及第二支撑杆杆体,所述第一支撑杆杆体与第二支撑杆杆体之间铰接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底座活动连接方式包括第一支撑杆杆体与第一加强底座铰接连接,支撑杆与第二加强底座活动连接方式包括第二支撑杆杆体与第二加强底座铰接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中空套体,所述中空套体开设有可卡接支撑杆的开口,所述中空套体与第二支撑杆杆体铰接连接。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加强结构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与导水槽固定连接,加强了导水槽的结构强度,另正常状态下,限位装置保证支撑杆中段铰接点部发生形变,当受到撞击时,支撑杆中段铰接点配合第一加强底座与第二加强底座的铰接点,使中段支撑杆发生弯折,脱出限位装置,从而达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对碰撞物体或者行人的伤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技术主要针对于“L”型前舱倒水上主板总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主体1和挡风玻璃支撑板2,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水槽主体的第一加强底座3,所述第一加强底座3上活动连接设有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设有限位装置5,所述支撑杆4远离第一加强底座3一端活动设有第二加强底座6,所述第二加强底座6与挡风玻璃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4包括第一支撑杆杆体41以及第二支撑杆杆体42,所述第一支撑杆杆体41与第二支撑杆杆体42之间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杆4与第一加强底座3活动连接方式包括第一支撑杆杆体41与第一加强底座3铰接连接,支撑杆4与第二加强底座6活动连接方式包括第二支撑杆杆体42与第二加强底座6铰接连接,所述限位装置5包括中空套体,所述中空套体开设有可卡接支撑杆的开口,所述中空套体与第二支撑杆杆体42铰接连接。上述加强装置需在导水槽主体1和挡风玻璃支撑板2设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主体和挡风玻璃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水槽主体的第一加强底座,所述第一加强底座上活动连接设有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加强底座一端活动设有第二加强底座,所述第二加强底座与挡风玻璃支撑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包括导水槽主体和挡风玻璃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与挡风玻璃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水槽主体的第一加强底座,所述第一加强底座上活动连接设有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加强底座一端活动设有第二加强底座,所述第二加强底座与挡风玻璃支撑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舱导水上主板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可中段弯折的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安戴金曼黄胜全周建兵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