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94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横梁及悬臂梁;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提高了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且安全性高,也可通过调节千斤顶顶升位置微调钢混衔接段的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

Stability and fine-tuning device for steel-concrete connection section of composite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nd fine-tuning the steel-concrete connection section of a composite beam, including an upper jack mechanism, a middle connecting thread steel and a lower supporting bracket, an upper jack mechanism including a relatively set upper limit beam and a lower limit beam, and a jack connecting an upper limit beam and a lower limit beam, and a lower limit beam being pressed or pressed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lower bracing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tyre frame, and the middle connecting thread steel runs through the upper limit beam, the lower limit beam and the lower support bracket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and is fix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 bracket through a nut, and the upper jack mechanism and the middle are limited by the upper limit beam's nut as an adjustable limit. The part connect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rebar. The stability and fine-tuning device of the steel-concrete connection section of the composite beam proposed by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nnection s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osite beam when the concrete is asymmetrically poured, and has high safety. The longitudinal elevation and the lateral slope of the steel-concrete connection section can also be fine-tuned by adjusting the lifting position of the j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桥梁是一种采用钢材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钢桥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钢混衔接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于衔接段钢梁上很难达到对称,存在倾覆可能。混凝土浇筑于衔接段钢梁上时一般采用单侧配重或临时固接的方式对钢混衔接段起到稳固作用。单侧配重法是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在另一侧增加等量配重从而保持平衡,具有操作方便、不伤及钢梁母材的优点,但是配重加载速度及数量不易控制,并且安全系数低。临时固接法是通过焊接将钢梁与支架临时固接,使钢梁与下部支架形成稳定整体,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但是,此法对下部支架稳定性要求性高且焊接操作伤及钢梁母材,限制因素多。钢混衔接段多作为与钢结构桥梁合龙段连接的控制性构件,其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直接影响到合龙段安装的难易及整体线形,目前一般采用合龙段自身的标高及坡度调整作为合龙段安装方法,但此方法对于钢混衔接段标高及坡度偏差问题未解决,施工难度大,安装线形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旨在提高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且安全性高,也可对钢混衔接段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进行微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其中,所述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需稳固或微调构件的横梁及悬臂梁;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中部均预留所需螺纹孔,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下限位梁为双拼工字钢架。优选地,所述千斤顶立于下限位梁上,千斤顶顶部通过上限位梁压住。优选地,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包括固定于支撑胎架上的钢管桩牛腿、套于中部连接螺纹钢上的垫片以及钢螺帽。优选地,所述钢管桩牛腿通过焊接与支撑胎架固定。优选地,所述中部连接螺纹钢与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垫片。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之间安装有多个千斤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提高了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安全性高,且不伤及钢梁母材,成本低,也可通过调节千斤顶顶升位置微调钢混衔接段的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降低合龙段施工难度,保证桥梁安装线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中上部千斤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中下部支撑牛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部千斤顶机构,2-中部连接螺纹钢,3-下部支撑牛腿,4-钢梁,5-支撑胎架,11-上限位梁,12-千斤顶,13-下限位梁,31-钢管桩牛腿,32-垫片,33-钢螺帽。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3,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1、中部连接螺纹钢2以及下部支撑牛腿3,其中,上部千斤顶机构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11和下限位梁13以及连接上限位梁11和下限位梁13的千斤顶12,下限位梁13紧贴或压住横梁及悬臂梁;下部支撑牛腿3固定于支撑胎架5上,中部连接螺纹钢2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11、下限位梁13和下部支撑牛腿3,上限位梁11、下限位梁13和下部支撑牛腿3中部均预留所需螺纹孔(上限位梁11、下限位梁13和下部支撑牛腿3与中部连接螺纹钢2连接处均套有螺帽),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3固定,通过上限位梁11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1与中部连接螺纹钢2的相对位置。具体地,下限位梁13为双拼工字钢架,架在相邻钢横梁间。上限位梁11采用工字钢制成。千斤顶12竖直立于下限位梁13上,千斤顶12顶部通过上限位梁11压住。参照图3,下部支撑牛腿3包括固定于支撑胎架5上的钢管桩牛腿31、套于中部连接螺纹钢2上的垫片32以及钢螺帽33。钢管桩牛腿31通过焊接与支撑胎架5固定。钢管桩牛腿31的底板预留螺纹孔,以供中部连接螺纹钢2穿过。中部连接螺纹钢2与上限位梁11和下限位梁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垫片32。参照图2,上限位梁11和下限位梁13之间安装有多个千斤顶12(本实施例图中以两个为例)。本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使用过程如下。1、按照图纸搭建好整个装置,将中部连接螺纹钢2穿过钢管桩牛腿31,并拧紧钢螺帽33,使之与钢管桩牛腿31固定。2、拧紧上限位梁11上的钢螺帽33,千斤顶12顶起上限位梁11,使下限位梁13的底部紧贴或压住横梁及悬臂梁。3、根据合龙段施工所需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通过同步调节千斤顶12的顶升位置及钢螺帽33与中部连接螺纹钢2的相对位置,释放过增加反向拉力,起到调节纵向标高的作用,通过异步调节左、右两侧千斤顶12的顶升位置及钢螺帽33与中部连接螺纹钢2的相对位置,形成左右拉力差,起到调整横向坡度的作用。4、待全桥合龙后,确认下限位梁13压紧,拧紧下限位梁13上的钢螺帽33,固定下限位梁13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松上限位梁11上的钢螺帽33,撤出上限位梁11及千斤顶12即可。本实施例提出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提高了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安全性高,且不伤及钢梁4母材,成本低,也可通过调节千斤顶顶升位置微调钢混衔接段的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降低合龙段施工难度,保证桥梁安装线形。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其中,所述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需稳固或微调构件的横梁及悬臂梁;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中部均预留所需螺纹孔,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其中,所述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需稳固或微调构件的横梁及悬臂梁;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中部均预留所需螺纹孔,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梁为双拼工字钢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林蒋玲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