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094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包括前辅助杆过孔、架桥机整体转弯、后横移轨道角度调整、前横移轨道角度调整、前支腿与前横移轨道过孔等步骤,利用架桥机的后横移轨道与中支腿上横移小车之间的间隙进行多次小幅度的角度调整以达到架桥机整体转弯,从而适应小半径曲线上的T梁架梁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可以确保架桥机在小半径T梁架设过程中的结构受力与安全。通过这种施工方法得以实现小半径T梁的架设,也为预制T梁的线型设计提供更多选择。

A through hole method for small radius T girder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le passing method suitable for a small radius T-beam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teps of the front auxiliary rod hole passing, the integral turning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the rear transverse track angle adjusting, the front transverse track angle adjusting, the front leg and the front transverse track hole passing, etc. The method utilizes the back transverse track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and the middle leg transverse trolley moving. The clearance is adjusted by several small angle adjustment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turning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so as to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 beam erecting on the curve of small radius. The hole passing method suitable for small radius T beam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can ensure the structural stress and safety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erecting small radius T beam. Through thi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erection of small radius T beam can be realized, and more choices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linear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T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T梁桥因其施工可流程化、标准化、质量可控等优点,而得到社会的好评。一般情况下,T梁多用于直线桥梁或者曲线半径较大的弯桥施工,很少用在小半径曲线上。但由于城市中既有建筑物的干扰,又有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桥梁的线型往往会比较复杂,存在曲线半径较小(300m)以及由于曲率变化引起的横坡不断变化的情况。目前使用的T梁架设施工中架桥机过孔仅适用于直线桥或半径较大的弯桥,如遇到小半径T梁桥,架桥机直接过孔,前横移轨道无法与前面的盖梁平行,前横移轨道将处于脱空状态,无法进行T梁的架设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克服现有架桥机在小半径T梁架设过程中,采用直接过孔的方法,导致前横移轨道无法与前面的盖梁平行,前横移轨道将处于脱空状态,无法进行T梁的架设施工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辅助杆过孔行至前方盖梁处;步骤二,收起中支腿,使中支腿下方的后横移轨道脱离桥面5~10cm,在后横移轨道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轨道挂钩,拉紧一端的轨道挂钩,同时放松另一端的轨道挂钩,使后横移轨道向外弧方向横移,再将轨道挂钩全部解开,落下中支腿,后横移轨道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三,收起前辅助杆和后支腿,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点动中支腿,使架桥机尾部向外弧方向横移,落下前辅助杆并垫实,然后收起前横移轨道,释放中支腿横移产生的扭力;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整个架桥机完成弯道的转弯;步骤五,后横移轨道角度调整收起前辅助杆和中支腿,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后横移轨道转动至与前方盖梁平行,然后落下中支腿使后横移轨道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六,前横移轨道角度调整落下前辅助杆至前方盖梁顶面,收起前支腿使其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前横移轨道转动至与前方盖梁平行,然后落下前支腿使前横移轨道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七,垫实前辅助杆和中支腿,收起前支腿和后支腿,使前横移轨道过孔落至前方盖梁顶面并垫实,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同步向前行走,直至后支腿靠近后横移轨道,落下后支腿至桥面并垫实,再收起中支腿,架桥机前移至已架设T梁的端头,落下中支腿,垫实后横移轨道,完成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所述步骤一中前辅助杆过孔时至少有一根柱子落在前方盖梁顶面。所述后横移轨道为由两根轨道通过型钢连接为整体的双轨道。所述前横移轨道为单轨道。所述前横移轨道和后横移轨道下方均设有置于桥面的调平钢櫈。所述调平钢櫈为沿长边方向截面呈梯形的楔形结构。所述步骤五和步骤六中两条纵梁通过异步电动机驱动行走。所述步骤三中点动中支腿,架桥机尾部向外弧方向单次横移距离为20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依靠架桥机后横移轨道与中支腿上行走小车之间的间隙逐步完成架桥机的转弯工作,再通过纵梁的异步行走,调整前、后横移轨道的角度与前方盖梁平行,最后直接过孔,以确保架桥机在小半径T梁架设过程中的结构受力与安全。通过这种施工方法得以实现小半径T梁的架设,也为预制T梁的线型设计提供更多选择。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架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架桥机过孔平面布置图。图3是调平钢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辅助杆;2、前支腿;3、中支腿;4、后支腿;5、纵梁;6、前方盖梁;7、调平钢櫈;8、已架设T梁;9、前横移轨道;10、后横移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辅助杆1过孔行至前方盖梁6处;步骤二,收起中支腿3,使中支腿3下方的后横移轨道10脱离桥面5~10cm,在后横移轨道10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轨道挂钩,拉紧一端的轨道挂钩,同时放松另一端的轨道挂钩,使后横移轨道10向外弧方向横移,再将轨道挂钩全部解开,落下中支腿3,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三,收起前辅助杆1和后支腿4,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点动中支腿3,使架桥机尾部向外弧方向横移,落下前辅助杆1并垫实,然后收起前横移轨道9,释放中支腿3横移产生的扭力;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整个架桥机完成弯道的转弯;步骤五,后横移轨道10角度调整收起前辅助杆1和中支腿3,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后横移轨道10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中支腿3使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六,前横移轨道9角度调整落下前辅助杆1至前方盖梁6顶面,收起前支腿2使其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前横移轨道9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前支腿2使前横移轨道9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七,垫实前辅助杆1和中支腿3,收起前支腿2和后支腿4,使前横移轨道9过孔落至前方盖梁6顶面并垫实,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步向前行走,直至后支腿4靠近后横移轨道10,落下后支腿4至桥面并垫实,再收起中支腿3,架桥机前移至已架设T梁8的端头,落下中支腿3,垫实后横移轨道10,完成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传统的架桥机在小半径T梁架设过程中,前横移轨道无法与前面的盖梁平行,前横移轨道将处于脱空状态,无法进行T梁的架设施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其架桥机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前辅助杆1过孔、架桥机整体转弯、后横移轨道10角度调整、前横移轨道9角度调整、前支腿2与前横移轨道9过孔等步骤,具体的,前辅助杆1过孔,采用直接过孔的方法,且前辅助杆1中至少有一个柱子落在前方盖梁6的顶面;架桥机整体转弯,是将后横移轨道10先整体偏移足够距离,再利用后横移轨道10与中支腿3上横移小车之间的间隙,逐步将架桥机的方向调整至与桥梁线型相适应;后横移轨道10角度调整,是将前辅助杆1与中支腿3通过自身的液压千斤顶顶升至脱离地面5~10cm,然后将左右纵梁5同时启动缓慢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左右纵梁5行走的方向根据前方盖梁6的方向确定,使后横移轨道10转动趋向于同前方盖梁6方向一致,然后将中支腿3下降,使后横移轨道10落至地面并垫实;前横移轨道9角度调整,是将前辅助杆1落至前方盖梁6顶面,前支腿2通过自身的液压千斤顶顶升使前横移轨道9脱离桥面5~10cm,然后将左、右纵梁5同时启动缓慢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左、右纵梁5行走的方向根据前方盖梁6的方向确定,使前横移轨道9转动至与同前方盖梁6方向一致,然后将前支腿下降使前横移轨道9下降至地面并垫实;前横移轨道9过孔,是在以上步骤完成后,垫实前辅助杆1与中支腿3,再升起前支腿2与后支腿4,采用直接过孔的方法将前支腿2推移,使前横移轨道9落至前方盖梁6顶面,并垫实的过程。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确保过孔时的稳定性,所述步骤一中前辅助杆1过孔时至少有一根柱子落在前方盖梁6顶面。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转弯时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辅助杆(1)过孔行至前方盖梁(6)处;步骤二,收起中支腿(3),使中支腿(3)下方的后横移轨道(10)脱离桥面5~10cm,在后横移轨道(10)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轨道挂钩,拉紧一端的轨道挂钩,同时放松另一端的轨道挂钩,使后横移轨道(10)向外弧方向横移,再将轨道挂钩全部解开,落下中支腿(3),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三,收起前辅助杆(1)和后支腿(4),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点动中支腿(3),使架桥机尾部向外弧方向横移,落下前辅助杆(1)并垫实,然后收起前横移轨道(9),释放中支腿(3)横移产生的扭力;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整个架桥机完成弯道的转弯;步骤五,后横移轨道(10)角度调整收起前辅助杆(1)和中支腿(3),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后横移轨道(10)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中支腿(3)使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六,前横移轨道(9)角度调整落下前辅助杆(1)至前方盖梁(6)顶面,收起前支腿(2)使其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前横移轨道(9)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前支腿(2)使前横移轨道(9)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七,垫实前辅助杆(1)和中支腿(3),收起前支腿(2)和后支腿(4),使前横移轨道(9)过孔落至前方盖梁(6)顶面并垫实,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步向前行走,直至后支腿(4)靠近后横移轨道(10),落下后支腿(4)至桥面并垫实,再收起中支腿(3),架桥机前移至已架设T梁(8)的端头,落下中支腿(3),垫实后横移轨道(10),完成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半径T梁架桥机的过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辅助杆(1)过孔行至前方盖梁(6)处;步骤二,收起中支腿(3),使中支腿(3)下方的后横移轨道(10)脱离桥面5~10cm,在后横移轨道(10)的两端各连接一个轨道挂钩,拉紧一端的轨道挂钩,同时放松另一端的轨道挂钩,使后横移轨道(10)向外弧方向横移,再将轨道挂钩全部解开,落下中支腿(3),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三,收起前辅助杆(1)和后支腿(4),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点动中支腿(3),使架桥机尾部向外弧方向横移,落下前辅助杆(1)并垫实,然后收起前横移轨道(9),释放中支腿(3)横移产生的扭力;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整个架桥机完成弯道的转弯;步骤五,后横移轨道(10)角度调整收起前辅助杆(1)和中支腿(3),使两者均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后横移轨道(10)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中支腿(3)使后横移轨道(10)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六,前横移轨道(9)角度调整落下前辅助杆(1)至前方盖梁(6)顶面,收起前支腿(2)使其脱离桥面5~10cm,然后驱动架桥机的两条纵梁(5)同时行走,且行走方向相反,直至前横移轨道(9)转动至与前方盖梁(6)平行,然后落下前支腿(2)使前横移轨道(9)落至桥面,找平并垫实;步骤七,垫实前辅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涛刘彦军刘江汤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