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风群专利>正文

蒲草绳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375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草绳编织机,包括:绕底座上的固定轴线可摆动的工作台;工作台台面上设有可与工作台一起摆动的且沿工作台的摆动轴线可交替伸缩的用于折压蒲草的第一压针和第二压针;工作台的上方设有蒲草变序装置,插有蒲草的蒲草筒轴向插接在可绕自身轴线摆动的套筒内,蒲草筒的下端抵靠在工作台上,套筒内壁设有可拨动一根蒲草筒绕套筒转动的第一拨齿,沿套筒的径向设有可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内移动的可伸缩的蒲草筒推动装置,还包括可使工作台的摆动、第一压针和第二压针交替伸缩、套筒的摆动、蒲草筒推动装置的伸缩同步的动力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可替代手工,广泛应用于蒲草绳的编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将蒲草编织成绳的蒲草绳编织机
技术介绍
蒲草的形状规则且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编织工艺品。作为编织工艺品的基础是首先将蒲草编织成绳,编织工作通常是由手工完成的,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很难适应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代手工的蒲草绳编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蒲草绳编织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固设有工作台;工作台台面上设有可与工作台一起摆动的且沿工作台的摆动轴线可交替伸缩的用于折压蒲草的第一压针和第二压针;工作台的上方设有蒲草变序装置,蒲草变序装置包括蒲草变序装置支架,蒲草变序装置支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摆动的套筒,套筒的轴线与工作台的摆动轴线具有一个蒲草弯折所需的角度,至少两根插有蒲草的蒲草筒轴向插接在套筒内,蒲草筒的下端抵靠在工作台上,套筒内壁设有可拨动一根蒲草筒绕套筒转动的第一拨齿,沿套筒的径向设有可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内移动的可伸缩的蒲草筒推动装置,还包括可使工作台的摆动、第一压针和第二压针交替伸缩、套筒的摆动、蒲草筒推动装置的伸缩同步的动力传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蒲草插入蒲草筒内,并抵靠到工作台上,工作台绕转轴轴线向一侧摆动时,可将蒲草沿伸出的第一压针压折,此时第二压针退回,设于套筒内壁的第一拨齿拨动位于工作位置的蒲草筒绕套筒转动,同时蒲草筒推动装置沿套筒的径向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内移动,填补前面的蒲草筒移走后留下的空位,到位后快速退回,让位于先前工作的蒲草筒。随着工作台的向反方向摆动,第一压针退回,第二压针伸出,蒲草将沿伸出的第二压针压折,设于套筒内壁的第一拨齿将拨动此时处于工作位置的蒲草筒绕套筒反方向转动,同时蒲草筒推动装置沿套筒的径向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内移动,填补前面的蒲草筒移走后留下的空位,到位后快速退回,让位于先前工作的蒲草筒。至此,编织蒲草绳的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了,循环上述过程,就可连续编织出蒲草绳,实现替代手工的目的。作为一种改进,当具有三根蒲草筒时,沿套筒的径向的垂直于蒲草筒推动装置的推动方向设有在蒲草筒推动装置推动蒲草筒移动时限定位于中间位置的蒲草筒移动的且与蒲草筒推动装置的推动运动同步的限位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蒲草筒推动装置推动蒲草筒移动时,位于中间位置的套筒不至于滑落,而使蒲草筒乱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蒲草变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2或3或4所示,蒲草绳编织机,具有底座1,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之间设有转轴9,转轴9通过第一齿轮齿条机构15实现绕转轴9轴线的摆动。转轴9上固设工作台11,工作台11台面上沿转轴9两侧轴向设有用于折压蒲草的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分别可伸缩地插接在固设于转轴9上的压针支撑座12内,第一连杆机构14和第二连杆机构13分别控制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交替伸缩。工作台的上方设有蒲草变序装置5,所述变序装置5包括蒲草变序装置支架53,蒲草变序装置支架53设有可与工作台11同步摆动的套筒54,套筒54的轴线与工作台11的摆动轴线具有一个蒲草弯折所需的角度,三根插有蒲草的蒲草筒6轴向插接在套筒54内,蒲草筒6的下端抵靠在工作台11上,蒲草筒6的内表面为与蒲草的形状相适应的空腔,外表面为圆柱形。套筒54内壁设有可拨动一根蒲草筒6绕套筒54转动的第一拨齿54a,套筒54外壁上设有第二拨齿54b,第二齿轮齿条机构7控制套筒54绕套筒轴线摆动。沿套筒54的径向设有可使其余蒲草筒6在套筒内移动的并与套筒54的摆动运动同步的可伸缩的蒲草筒推动装置51。蒲草筒推动装置51为两套,分别设在套筒54的上下两个端面上,这样可提高蒲草筒54的移动效果,使套筒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至于发生偏斜。所述蒲草筒推动装置51包括设于蒲草变序装置支架53上的沿套筒54的径向设有导动槽的槽板51a,槽板51a的导动槽内设有导动板51c,导动板51c上开有曲线槽,曲线槽内设有可绕固定轴线转动的拨块51d,导动板的前部设有推杆51e,导动板51c的后部设有可使推杆51e复位的弹簧51b。蒲草变序装置5上还设有在蒲草筒推动装置51推动蒲草筒移动时限定位于中间位置的蒲草筒移动的且与蒲草筒推动装置51的推动运动同步的限位装置52。所述限位装置52包括位于蒲草筒6两侧沿套筒54的径向且垂直于蒲草筒推动装置51的推动方向的可开闭的第一限位门52a和第二限位门52b,第一限位门52a、第二限位门52b与设于套筒54外壁上的第二拨齿54b之间设有受控于第二拨齿54b并可控制第一限位门52a和第二限位门52b交替开闭的连杆机构52c。蒲草绳编织机的动力是这样传递的动力装置2通过第一链传动机构17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轴18和第二轴16,第一轴18的另一端设有转动盘18a,转动盘18a通过第三连杆机构8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分别传递给第一齿轮齿条机构15和第二齿轮齿条机构7,从而可实现工作台11和套筒54的同步摆动。第二轴16上设有第一凸轮16b和第二凸轮16a,分别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4和第二连杆机构13控制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的交替伸缩,并与工作台11的摆动同步。第二轴16还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19将动力传给蒲草筒推动装置51,实现蒲草筒推动装置51的伸缩与工作台11的摆动同步。工作时,将蒲草插入蒲草筒6内,并抵靠到工作台上,工作台绕转轴9的轴线向一侧摆动时,可将蒲草沿伸出的第一压针10压折,此时第二压针20退回,设于套筒内壁的第一拨齿54a拨动位于工作位置的蒲草筒绕套筒54转动,同时设于套筒54外壁的第二拨齿54b向一侧拨动连杆机构52c,使位于工作蒲草筒转动方向一侧的限位门打开,而另一侧的限位门关闭,与此同时,蒲草筒推动装置51沿套筒54的径向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54内移动,填补前面的蒲草筒移走后留下的空位,到位后快速退回,让位于先前工作的蒲草筒。随着工作台的反方向摆动,第一压针10退回,第二压针20伸出,蒲草将沿伸出的第二压针20压折,设于套筒54内壁的第一拨齿54a将拨动此时处于工作位置的蒲草筒绕套筒54反方向转动,同时设于套筒54外壁的第二拨齿54b向相反一侧拨动连杆机构52c,使位于工作蒲草筒转动方向一侧的限位门打开,而另一侧的限位门关闭,与此同时蒲草筒推动装置51沿套筒54的径向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54内移动,填补前面的蒲草筒移走后留下的空位,到位后快速退回,让位于先前工作的蒲草筒。在蒲草筒推动装置51推动蒲草筒移动时,位于中间位置的蒲草筒由于有限位门的限制而不至于滑落,而使蒲草筒乱序。至此,编织蒲草绳的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了,循环上述过程,就可连续编织出蒲草绳,实现替代手工的目的。权利要求1.蒲草绳编织机,其特征是具有底座(1);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之间设有转轴(9),转轴(9)上固设有工作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蒲草绳编织机,其特征是:具有底座(1);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之间设有转轴(9),转轴(9)上固设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台面上设有可与工作台(11)一起摆动的且沿工作台(11)的摆动轴线可交替伸缩的用于折压蒲草的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工作台(11)的上方设有蒲草变序装置(5),蒲草变序装置(5)包括蒲草变序装置支架(53),蒲草变序装置支架(53)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摆动的套筒(54),套筒(54)的轴线与工作台(11)的摆动轴线具有一个蒲草弯折所需的角度,至少两根插有蒲草的蒲草筒(6)轴向插接在套筒(54)内,蒲草筒(6)的下端抵靠在工作台(11)上,套筒(54)内壁设有可拨动一根蒲草筒(6)绕套筒(54)轴线转动的第一拨齿(54a),沿套筒(54)的径向设有可使其余蒲草筒在套筒(54)内移动的可伸缩的蒲草筒推动装置(51),还包括可使工作台(11)的摆动、第一压针(10)和第二压针(20)交替伸缩、套筒(54)的摆动、蒲草筒推动装置(51)的伸缩同步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群
申请(专利权)人:王风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