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四新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15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技术介绍
在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呼吸道梗阻的情况,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患者的急救手术,气管切开后,通常情况下,连带呼吸机进入人工通气道,当病人病情好转后,需要脱离呼吸机时,对病人应该进行口鼻呼吸训练,现有的气管切开插管是采用的塞盖,不能调节通气道的大小,不能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且堵管后的插管在患者的气道内,会堵塞大部分气道,使口鼻呼吸比正常时候艰难,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插管,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所述连接头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套管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卡条,卡条可装配到卡槽内,卡条的长度等于圆锥形开口的高度,卡条内表面露出卡槽一部分。进一步,所述气道套管本体外设有气囊,气囊上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可与充放气泵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母设在圆锥形顶头的外面,圆锥形顶头的外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支撑杆与限位螺母的一端。进一步,所述卡条与卡槽阻尼配合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圆锥形开口高度大于圆锥形顶头的高度。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逐步关闭插管,同时能够增加口鼻呼吸的通气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盖体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口鼻呼吸锻炼时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气道套管本体,2弯曲套管本体,21外开窗,3外部套管本体,31连接管,32圆锥形开口,4内套管,41内开窗,42卡条,5圆锥形顶头,51连接杆,6限位螺母,6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4、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3、弯曲套管本体2、气道套管本体1,所述弯曲套管本体2设为弧形结构,弧度为π/2,弯曲套管本体2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21,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4,套管本体和内套管4紧密贴在一起,内套管4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41,内套管4的长度比套管本体短,当患者利用套管本体进行呼吸时,内套管4的内开窗41与弯曲套管本体2的外开窗21之间不重叠,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内套管4壁封堵套管本体的外开窗21,使气体能够顺利经由套管本体进入气道,所述外部套管本体3的端部设有连接头31,连接头31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32,圆锥形开口32的内径大的一端朝外,内径小的一端朝内,所述圆锥形开口32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5、限位螺母6,所述圆锥形顶头5与圆锥形开口32相配合,所述连接头3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套管4靠近连接头3的一端设有卡条42,卡条42可装配到卡槽内,能够防止内套管4与套管本体相对转动,卡条42的长度等于圆锥形开口32的高度,即图2中长度a,卡条42内表面露出卡槽一部分,当圆锥形顶头5顶进圆锥形开口32时,能够向内推动卡条42,进而向内推动内套管4,使内套管4的内开窗41与弯曲套管本体2的外开窗21逐渐重合,在进行口鼻呼吸训练时,逐步关闭套管本体的圆锥形开口32位置的气体通道,同时,随着内开窗41与外开窗21逐步重合,开放套管本体与口鼻侧气道之间的气体通道,这样能够有效增加口鼻与气道之间的通气横截面积,有利于口鼻呼吸训练的进行,逐步达到完全利用口鼻呼吸,如图6所示。进一步,所述气道套管本体1外设有气囊11,气囊11上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可与充放气泵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母6设在圆锥形顶头5的外面,圆锥形顶头5的外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通过支撑杆61与限位螺母6的一端,限制限位螺母6与圆锥形顶头5的相对位置,利用限位螺母6与连接头31的逐步旋紧,控制圆锥形顶头5封堵圆锥形开口31的速度,同时,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将圆锥形顶头5限制在一定位置一段时间,而不会受气流影响而晃动,限位螺母6通过连接杆51、支撑杆61与圆锥形顶头5相连,是避免影响气体自圆锥形开口32与圆锥形顶头之间空隙进入气道。进一步,所述卡条42与卡槽阻尼配合在一起,只有外力作用下,卡条42才能够沿卡槽活动。进一步,所述圆锥形开口32高度a大于圆锥形顶头5的高度b,当圆锥形开口32完全被堵时,也能保证卡条42卡在卡槽内,保证内套管4不会脱出。本技术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所述连接头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套管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卡条,卡条可装配到卡槽内,卡条的长度等于圆锥形开口的高度,卡条内表面露出卡槽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本体、内套管、盖体,所述套管本体自内端到外端依次设为外部套管本体、弯曲套管本体、气道套管本体,所述弯曲套管本体设为弧形结构,弯曲套管本体的外弧面上设有外开窗,所述套管本体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弧面上设有内开窗,所述外部套管本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设为圆锥形开口,所述圆锥形开口处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圆锥形顶头、限位螺母,所述圆锥形顶头与圆锥形开口相配合,所述连接头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金森宋四新
申请(专利权)人:宋四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