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02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其包括上端与右侧均为开口设置且放置有面团的揉面缸、位于揉面缸右侧的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根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杆、右端与第一驱动杆左端铰接的第二从动杆、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驱动电机左侧的滑动导向架、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导向架上且右端与第二从动杆左端铰接的滑动块、右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左端的第三摆动杆与第七直线推杆、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且右端与第三摆动杆左端铰接的第四杠杆、根部铰接在机架上且位于第四杠杆中部铰接处与揉面缸之间的第五摆动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teamed bread knea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chatronic steamed bread dough knea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dough kneading cylinder with an opening on the upper end and the right side, a rack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ough kneading cylinder, a driving motor arranged on the rack, a first driv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root key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a hinge on the right en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rod. The second driven rod is connected horizontally on the frame and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riving motor. The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guide frame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second driven rod hinged on the right side. The third swing rod and the seventh linear push rod are hi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middle part is hinged on the frame and on the right side. The fourth lever whose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third swing rod and the fifth swing arm whose root is articulated on the frame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ourth lever and the kneading surface cylinder are reasonable in design, compact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
本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
技术介绍
目前,揉面机是一种机械化代替人工揉面的食品机械,大大降低了揉面工作的劳动强度。揉面机是面食加工的配套设备,与物料接触的部分均为不锈钢、防锈耐用、清洁卫生、是面食加工业、餐饮业必备设备。常见的揉面机包括主机,主机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揉面组件。在现有技术中,上述驱动电机为竖立安装,占据了主机内较大空间,导致揉面机的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包括上端与右侧均为开口设置且放置有面团的揉面缸、位于揉面缸右侧的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根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杆、右端与第一驱动杆左端铰接的第二从动杆、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驱动电机左侧的滑动导向架、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导向架上且右端与第二从动杆左端铰接的滑动块、右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左端的第三摆动杆与第七直线推杆、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且右端与第三摆动杆左端铰接的第四杠杆、根部铰接在机架上且位于第四杠杆中部铰接处与揉面缸之间的第五摆动臂、上端与第五摆动臂左端铰接且中部与第四杠杆左端铰接的第六输出臂、设置在第六输出臂下端且从揉面缸上端口进入到揉面缸内腔的的上揉面锤头、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且套装在第七直线推杆上的直线导向套、设置在第七直线推杆左端且从揉面缸右侧进入到揉面缸内腔的侧揉面头;滑动块的中心线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电路以及执行电路;母线L1、L2、L3电连接有总刀闸开关SB后分别与控制电路以及执行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与母线L1电连接的热继电器FR的常闭开关、与热继电器FR的常闭开关串联的急停开关SB1、并联在急停开关SB1与母线L2之间的正转控制支路和反转控制支路;正转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触点开关SB2、中间继电器KM2的常闭开关、以及中间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在急停开关SB1与中间继电器KM2的常闭开关之间电连接有与触点开关SB2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开关;反转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触点开关SB3、中间继电器KM1的常闭开关、以及中间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在急停开关SB1与中间继电器KM1的常闭开关之间电连接有与触点开关SB3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开关;执行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旋转动作开关、热继电器FR的常闭动作开关、以及驱动电机的工作电路;旋转动作开关包括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动作开关与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动作开关;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动作开关,母线L1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U,母线L2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V,母线L3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W;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动作开关,母线L1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W,母线L2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V,母线L3接驱动电机的接线端V。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面团;2、揉面缸;3、机架;4、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杆;6、第二从动杆;7、滑动块;8、滑动导向架;9、第三摆动杆;10、第四杠杆;11、第五摆动臂;12、第六输出臂;13、上揉面锤头;14、第七直线推杆;15、直线导向套;16、侧揉面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包括上端与右侧均为开口设置且放置有面团1的揉面缸2、位于揉面缸2右侧的机架3、设置在机架3上的驱动电机4、根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4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杆5、右端与第一驱动杆5左端铰接的第二从动杆6、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位于驱动电机4左侧的滑动导向架8、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导向架8上且右端与第二从动杆6左端铰接的滑动块7、右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7左端的第三摆动杆9与第七直线推杆14、中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右端与第三摆动杆9左端铰接的第四杠杆10、根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位于第四杠杆10中部铰接处与揉面缸2之间的第五摆动臂11、上端与第五摆动臂11左端铰接且中部与第四杠杆10左端铰接的第六输出臂12、设置在第六输出臂12下端且从揉面缸2上端口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的上揉面锤头13、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套装在第七直线推杆14上的直线导向套15、设置在第七直线推杆14左端且从揉面缸2右侧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侧揉面头16;滑动块7的中心线通过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轴心。还包括控制电路以及执行电路;母线L1、L2、L3电连接有总刀闸开关SB后,作为总控制开关,分别与控制电路以及执行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与母线L1电连接的热继电器FR的常闭开关、起到高温安全保护作用,与热继电器FR的常闭开关串联的急停开关SB1、当出现突发事故急停断开作用,并联在急停开关SB1与母线L2之间的正转控制支路和反转控制支路;其互锁设置,避免误操作。正转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触点开关SB2、中间继电器KM2的常闭开关、以及中间继电器KM1的控制线圈;在急停开关SB1与中间继电器KM2的常闭开关之间电连接有与触点开关SB2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开关;反转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触点开关SB3、中间继电器KM1的常闭开关、以及中间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在急停开关SB1与中间继电器KM1的常闭开关之间电连接有与触点开关SB3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开关;执行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旋转动作开关、热继电器FR的常闭动作开关、以及驱动电机4的工作电路;旋转动作开关包括并联的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动作开关与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动作开关;中间继电器KM1的常开动作开关,母线L1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U,母线L2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V,母线L3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W;中间继电器KM2的常开动作开关,母线L1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W,母线L2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V,母线L3接驱动电机4的接线端V。使用本技术时,将面团1放置到揉面缸2中,以机架3为支撑,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杆5-第二从动杆6-滑动块7-第三摆动杆9-第四杠杆10-第六输出臂12-实现上揉面锤头13升降对面团进行捶打,同时牵动第七直线推杆14-侧揉面头16对面团进行挤压,从而实现揉面活动。其中,当侧揉面头16左行的时候,上揉面锤头13上升;当侧揉面头16右行的时候,上揉面锤头13下降,从而实现间歇交替揉面,从而省去传统的反转面团的动作。通过本技术的控制电路设计,可以实现电机正反转双向控制,通过中间继电器实现互锁功能,避免误操作。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与右侧均为开口设置且放置有面团(1)的揉面缸(2)、位于揉面缸(2)右侧的机架(3)、设置在机架(3)上的驱动电机(4)、根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4)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杆(5)、右端与第一驱动杆(5)左端铰接的第二从动杆(6)、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位于驱动电机(4)左侧的滑动导向架(8)、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导向架(8)上且右端与第二从动杆(6)左端铰接的滑动块(7)、右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7)左端的第三摆动杆(9)与第七直线推杆(14)、中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右端与第三摆动杆(9)左端铰接的第四杠杆(10)、根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位于第四杠杆(10)中部铰接处与揉面缸(2)之间的第五摆动臂(11)、上端与第五摆动臂(11)左端铰接且中部与第四杠杆(10)左端铰接的第六输出臂(12)、设置在第六输出臂(12)下端且从揉面缸(2)上端口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的上揉面锤头(13)、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套装在第七直线推杆(14)上的直线导向套(15)、设置在第七直线推杆(14)左端且从揉面缸(2)右侧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侧揉面头(16);滑动块(7)的中心线通过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轴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与右侧均为开口设置且放置有面团(1)的揉面缸(2)、位于揉面缸(2)右侧的机架(3)、设置在机架(3)上的驱动电机(4)、根部键连接在驱动电机(4)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杆(5)、右端与第一驱动杆(5)左端铰接的第二从动杆(6)、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位于驱动电机(4)左侧的滑动导向架(8)、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导向架(8)上且右端与第二从动杆(6)左端铰接的滑动块(7)、右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7)左端的第三摆动杆(9)与第七直线推杆(14)、中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右端与第三摆动杆(9)左端铰接的第四杠杆(10)、根部铰接在机架(3)上且位于第四杠杆(10)中部铰接处与揉面缸(2)之间的第五摆动臂(11)、上端与第五摆动臂(11)左端铰接且中部与第四杠杆(10)左端铰接的第六输出臂(12)、设置在第六输出臂(12)下端且从揉面缸(2)上端口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的上揉面锤头(13)、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且套装在第七直线推杆(14)上的直线导向套(15)、设置在第七直线推杆(14)左端且从揉面缸(2)右侧进入到揉面缸(2)内腔的侧揉面头(16);滑动块(7)的中心线通过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轴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的馒头揉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帅杨玉熹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