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001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该箱体上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载薯板,该载薯板具有下凹的腔体,并在该腔体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载薯凹坑,同时在该载薯凹坑上垂直开设有数个通孔;所述载薯凹坑上表面为下凹的球面;所述箱体前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联通的加液口,并且在右侧面设置有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板,在该观察板的旁边设置有检测箱体内部水位的标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种植合理,适合运用于实验室马铃薯的栽培,通过合理的设计栽培板,能够很好的放置马铃薯块茎,并且使其放置的稳定可靠,使其生长更加稳定。

Potato cultiva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tato cultiva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with a top opening, on which a detachable potato loading plate is installed. The potato loading plate has a concave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potato loading pit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potato loading pit. The front sid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x body, and an observation board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beside which a scale is arranged to detect the inner water level of the box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mall volume, reasonable planting, an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laboratory horses. Potato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cultivation plate, can well place potato tubers, and make it stable and reliable placement, so that its growth is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栽培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马铃薯的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箱。
技术介绍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普通栽培中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50-80cm。茎分地土茎和地下茎2个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苗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马铃薯一直都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因此,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提高其抗病能力,所以对马铃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实验室中的对马铃薯的研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马铃薯无土栽培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消毒。用种量1800kg/hm2,原种用瑞毒霉400-500倍液喷湿。切块。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因其具有顶端优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mg/kg赤霉素1包加水10kg浸种5min或对水75kg喷洒种块。催芽。将薯块平放在适墒净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铺2cm土再平放1层种薯,反复3-4层后再在其上铺5cm厚土,堆放在背阳处,用农膜盖严,15d后即可播种。播种。在1月中旬播种,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温度超过25℃块茎则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不需有90-100d的适宣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基质选择:在地块上铺3cm左右厚的草木灰作栽培基质。栽培密度:株行距以30cm左右为宜,把马铃薯的种子放在草木灰上,再铺1层8cm左右厚的稻草干。收获。经过80d的生长,其间不用施肥,除草,当植株停止生长,茎叶逐渐枯黄,匍匐茎与块茎脱落时,即可收获马铃薯。而在实施上述过程中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前述马铃薯无土栽培方法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块茎收获期统一,但同一株马铃薯的块茎生长速度不一致,收获时均被统一收获,所占空间大,不适合运用于实验室中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体积小,种植合理,适合运用于实验室栽培的马铃薯栽培箱,通过合理的设计栽培板,能够很好的放置马铃薯块茎,并且使其放置的稳定可靠,使其生长更加稳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该箱体上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载薯板,该载薯板具有下凹的腔体,并在该腔体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载薯凹坑,同时在该载薯凹坑上垂直开设有数个通孔。优选地,所述载薯凹坑上表面为下凹的球面。优选地,所述箱体前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联通的加液口,并且在右侧面设置有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板,在该观察板的旁边设置有检测箱体内部水位的标尺。优选地,所述箱体右侧面底部还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口。优选地,还包括箱盖,该箱盖可拆卸的安装于载薯板,并在该载薯板上端面设置有与箱盖匹配的环槽。优选地,所述箱盖上部还设置有箱盖把手。优选地,所述载薯板上端面设置有把手。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占空间小,适合运用于实验室栽培马铃薯,便于实验室中对马铃薯生长的观察,通过合理的设计栽培板,能够很好的放置马铃薯块茎,并且使其放置的稳定可靠,使其生长更加稳定;在栽培板上设置球面的载薯凹坑,使其马铃薯块茎放置的更加稳定,并且在该载薯凹坑中设置数个通孔,便于块茎上根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设计观察板,该观察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能够透过该观察板看到箱体内部液体的情况,并利用标尺能够读取出箱体内部的液体的体积;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箱盖,该箱盖安装于载薯板,能够对马铃薯进行保温和保护,并且采用透明材质制造箱盖,在保温的同时也保证马铃薯能够获得足够的阳光,使其光合作用正常的进行。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今后的维护,同时容易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去掉盖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载薯板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载薯板俯视图;图10是图9中A-A的剖视图;图中:1、箱体;1.1、加料口;1.2、排液口;1.3、观察板;1.4、标尺;2.1、腔体;2.2、载薯凹坑;2.3、环槽;2.4、把手;3、箱盖;3.1、箱盖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10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在该箱体1上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载薯板2,该载薯板2具有下凹的腔体2.1,并在该腔体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载薯凹坑2.2,同时在该载薯凹坑2.2上垂直开设有数个通孔。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所述载薯凹坑2.2上表面为下凹的球面。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所述箱体1前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联通的加液口1.1,并且在右侧面设置有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板1.3,在该观察板1.3的旁边设置有检测箱体内部水位的标尺1.4。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所述箱体1右侧面底部还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口1.2。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还包括箱盖3,该箱盖3可拆卸的安装于载薯板2,并在该载薯板2上端面设置有与箱盖3匹配的环槽。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所述箱盖3上部还设置有箱盖把手3.1。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所述载薯板2上端面设置有把手2.4。本技术具体实施如下:本技术是用于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方便,便于适时收获大小适宜的块茎,也便于马铃薯的研究和数据的记录;在使用时先向箱体1内部加入适量的栽培液,再将载薯板2放置于箱体1,并将马铃薯块茎放置于载薯板的载薯凹坑2.2中,此时通过观察板1.3观察箱体内部的栽培液,辅助标尺进行记录,同时再通过加液口1.1加栽培液或是通过排液口1.2排液,实现箱体中的栽培液处于马铃薯生长最佳位置;当调节好培养液高度后待马铃薯生长,不定时的观察马铃薯的生长状态并记录,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通过箱盖将栽培的马铃薯盖住,实现保温的作用,而该箱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避免箱盖遮住阳光而影响马铃薯的生长。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占空间小,适合运用于实验室栽培马铃薯,便于实验室中对马铃薯生长的观察,通过合理的设计栽培板,能够很好的放置马铃薯块茎,并且使其放置的稳定可靠,使其生长更加稳定;在栽培板上设置球面的载薯凹坑,使其马铃薯块茎放置的更加稳定,并且在该载薯凹坑中设置数个通孔,便于块茎上根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设计观察板,该观察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能够透过该观察板看到箱体内部液体的情况,并利用标尺能够读取出箱体内部的液体的体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该箱体(1)上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载薯板(2),该载薯板(2)具有下凹的腔体(2.1),并在该腔体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载薯凹坑(2.2),同时在该载薯凹坑(2.2)上垂直开设有数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该箱体(1)上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载薯板(2),该载薯板(2)具有下凹的腔体(2.1),并在该腔体底板上开设有数个载薯凹坑(2.2),同时在该载薯凹坑(2.2)上垂直开设有数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薯凹坑(2.2)上表面为下凹的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马铃薯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联通的加液口(1.1),并且在右侧面设置有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板(1.3),在该观察板(1.3)的旁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浩张鸿刘波微席亚东吴婕张河庆韩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