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000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包括箱体、箱门和培养盒,所述箱门中间位置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设置在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仪,且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仪依次设置在箱体内壁一侧,所述箱体内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为“L”型,所述“L”型的连接管一端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管道顶端分别设置有蓄液装置和蓄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有效的保证实验质量且便于对培养箱内的温度以及pH值进行实时的检测,且通过控制器能够实时的对培养箱内营养物质进行自动投放,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An observation device for rice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bservation device for rice cultivation,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box door and a culture box. An observation window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x door, and a cont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box door. The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pH value detector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pH value detector are also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of the \L\ typ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e-way valve. A pipeline is arranged above the three-way valve. The pipeline is arranged with two pipes, and the top of the two pip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and a liquid storage device. Fertilizer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test quality and facilitate the real-time dete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in the incubator, and can automatically release nutrients in the incubator through the controller,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培育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因此在水稻早起的幼苗的培育时,实验人员要时刻注意培养箱的温湿度以及箱内的水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621333595.3一种水稻种植前水稻培育用观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左端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左端插接在箱体的内腔左壁,所述培养基的右壁插接有进料管,本技术通过培养基的顶部设置有白炽灯,提供稳定的温度,便于水稻生长,通过反光罩可以聚集光照,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观察箱内的温度变化,当温度异常时可以通过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通过漏斗和进料管的设置可以及时添加营养物质,通过出水管和止水塞的设置可以及时排除废料,通过可视窗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观察到箱体内水稻的生长状况。本技术虽然对水稻早期幼苗的培育进行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但是对于培养箱内水质的pH值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且此此使用新型通过计时装置提醒实验人员对箱体内进行投放营养物质,严重影响了实验的效果且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包括箱体、箱门和培养盒,所述箱门通过合页与箱体相铰接,所述箱门中间位置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设置在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仪,且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仪依次设置在箱体内壁一侧,所述箱体内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为“L”型,所述“L”型的连接管一端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管道顶端分别设置有蓄液装置和蓄肥装置,且蓄液装置和蓄肥装置的出水口与管道相连接处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与设置在箱体内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隔板内,所述箱体内上方设置有依次设置有植物补光灯和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所述培养盒设置在箱体内,且培养盒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框型结构,所述培养盒的四周均设置有透气孔,且培养盒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设置为有机玻璃材质,且观察窗外侧设置有遮光盖,所述遮光盖与观察窗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设置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手推把,所述手推把外周均设置有弹性轴套。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下方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止停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一端与箱体顶端固定连接,隔板的另一端相对箱体的底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为阀体或者泵体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截面设置为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既能有效的保证实验质量且便于对培养箱内的温度以及pH值进行实时的检测,且通过控制器能够实时的对培养箱内营养物质进行自动投放,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质量。(1)、本技术通过在培养盆四周均设置有透气孔,且在培养箱底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截面设置为梯形,梯形结构的垫块有效的减少了垫块顶端与培养盆底部的接触面积,且梯形结构有效的稳固了培养盆,垫块使得培养盆与培养箱底部之间构成一端距离,便于空气的流通,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培养盆内的水稻实时的接触到营养物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实验质量。(2)、本技术通过设置蓄液装置和蓄肥装置,分体式的储物装置,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投放的营养物质之间的交叉感染,另外与蓄液装置和蓄肥装置相连接的管道设置为不同的高度,利用高度差有效的保证了均衡的投放营养物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质量。(3)、本技术通过在观察窗外侧设置有遮光盖,所述遮光盖与观察窗之间滑动连接,遮光盖有效的保证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在前期的水稻培养中,避免的高光环境对其幼苗的伤害,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2-箱门、3-观察窗、31-遮光盖、4-拉手、5-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pH值检测仪、8-植物补光灯、9-紫外线杀菌灯、10-垫块、11-培养盆、12-万向轮、13-隔板、14-压力传感器、15-连接管、16-三通阀、17-蓄液装置、18-蓄肥装置、19-控制开关、20-手推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和培养盆11,箱门2通过合页与箱体1相铰接,箱门2中间位置设置有观察窗3,箱门2上设置有控制器5,控制器5优选设置为PLC控制器,且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设置在箱体1内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且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依次设置在箱体1内壁一侧,箱体1内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设置为“L”型,“L”型的连接管15一端设置有三通阀16,三通阀16上方设置有管道,管道设置为两个,两个管道的位置优选设置为不同高度,且将两个管道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为15CM,利用高度差有效的保证了均衡的投放营养物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质量;两个的管道顶端分别设置有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上优选的均设置有水位观察窗,便于观察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内的营养物质的容量;且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的出水口与管道相连接处均设置有控制开关19,控制开关19电性连接与设置在箱体1内压力传感器14,且压力传感器14电性连接与控制器,压力传感器14设置在隔板13内,隔板13相对连接管15的出水口之间的间距构成了水量缓冲区,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培养盆11内水稻的稳定的生长环境;箱体1内上方设置有依次设置有植物补光灯8和紫外线杀菌灯9,物补光灯8为箱体1内的水稻补充光照,便于水稻的成长,紫外线杀菌灯9实时的对箱体1内进行杀菌消毒;箱体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10;培养盆11设置在箱体1内,且培养盆11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框型结构,培养盆箱11的四周均设置有透气孔,且培养盆1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把手。在一个实施例中,观察窗3设置为有机玻璃材质,且观察窗3外侧设置有遮光盖31,遮光盖31与观察窗3滑动连接,遮光盖31有效的保证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在前期的水稻培养中,避免的高光环境对其幼苗的伤害,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箱门2一侧设置有拉手4,拉手4设置为不锈钢材质。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和培养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通过合页与箱体(1)相铰接,所述箱门(2)中间位置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箱门(2)上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设置在箱体(1)内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且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依次设置在箱体(1)内壁一侧,所述箱体(1)内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设置为“L”型,所述“L”型的连接管(15)一端设置有三通阀(16),所述三通阀(16)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管道顶端分别设置有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且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的出水口与管道相连接处均设置有控制开关(19),所述控制开关(19)电性连接与设置在箱体(1)内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设置在隔板(13)内,所述箱体(1)内上方设置有依次设置有植物补光灯(8)和紫外线杀菌灯(9),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10);所述培养盆(11)设置在箱体(1)内,且培养盆(11)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框型结构,所述培养盆(11)的四周均设置有透气孔,且培养盆(1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观察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和培养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通过合页与箱体(1)相铰接,所述箱门(2)中间位置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箱门(2)上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设置在箱体(1)内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且温度传感器(6)和pH值检测仪(7)依次设置在箱体(1)内壁一侧,所述箱体(1)内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设置为“L”型,所述“L”型的连接管(15)一端设置有三通阀(16),所述三通阀(16)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管道顶端分别设置有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且蓄液装置(17)和蓄肥装置(18)的出水口与管道相连接处均设置有控制开关(19),所述控制开关(19)电性连接与设置在箱体(1)内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设置在隔板(13)内,所述箱体(1)内上方设置有依次设置有植物补光灯(8)和紫外线杀菌灯(9),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10);所述培养盆(11)设置在箱体(1)内,且培养盆(11)设置为开口朝上的框型结构,所述培养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明黄茂华母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鑫惠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