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00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栽培槽,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经过供雾通道与栽培槽相连接,所述栽培槽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板,所述栽培槽的下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栽培槽与储液箱之间设置有积液回流口,所述机架在种植板的上方设置有灯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雾培为核心的植物快速生长栽培模式,克服了田间试验过程中植物生长条件不易控制的弊端,克服了植物根系研究方法与定量分析手段的局限性,高效便捷,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Ultrasonic atomization incubator for plant nutrient control sim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ltrasonic atomization incubator for simulating plant nutrient control, which comprises a rack, one sid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ultivation trough, the other sid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atomizer, the atomiz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ltivation trough through a fog supply channel,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planting plate. A liquid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ultivation tank, and a liquid backflow po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tank and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a lamp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nting plat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plant rapid growth cultivation mode with the aerosol culture as the core, overcomes the drawbacks that the plant growth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in the field test process,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lant root research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an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
技术介绍
目前有关植物养分利用研究多是采用砂培、土培或水培等传统栽培模式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栽培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例如,采用砂培与土培的方式,易造成营养成分在培养基质中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形成养分异质斑块,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另一方面,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与水分的主要器官,然而,由于植物根系生长环境的复杂性,采用砂培或土培的栽培模式存在植物根系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手段的局限性问题。而水培栽培模式则易出现植物缺氧烂根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栽培槽,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经过供雾通道与栽培槽相连接,所述栽培槽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板,所述栽培槽的下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栽培槽与储液箱之间设置有积液回流口,所述机架在种植板的上方设置有灯组。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的底部两侧高、中间低,所述积液回流口设置在栽培槽的底部的最低处,所述积液回流口处设置有回流海绵。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供液口,所述储液箱与雾化器之间设置有供液管道,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水泵与第一液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用以固定植株的固定海绵。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的前、后侧壁均为透明观察壁,所述栽培槽的前、后、左、右外侧壁以及机架顶部面板的前、后、左、右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安装黑色遮光布的S形卡钩。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雾化时控仪、液位监测表、气泵时控仪、灯光时控仪及灯组的光色调控按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经通气管连接至栽培槽。进一步的,所述灯组采用LEDs灯组。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片。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采用超声波雾化器。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技术采用气雾培为核心的植物快速生长栽培模式,克服了田间试验过程中植物生长条件不易控制的弊端,克服了植物根系研究方法与定量分析手段的局限性,高效便捷,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雾化器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栽培槽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种植板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机架,2-栽培槽,3-雾化器,301-雾化片,302-第二液位传感器,4-供雾通道,5-种植板,501-种植孔,502-固定海绵,6-储液箱,7-积液回流口,8-灯组,9-回流海绵,10-供液管道,11-水泵,12-第一液位传感器,13-黑色遮光布,14-S形卡钩,15-雾化时控仪,16-液位监测表,17-气泵时控仪,18-灯光时控仪,19-光色调控按钮,20-氧气泵,21-通气管,2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栽培槽2,所述机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器3,所述雾化器3经过供雾通道4与栽培槽2相连接,所述栽培槽2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板5,所述栽培槽2的下部设置有储液箱6,所述栽培槽2与储液箱6之间设置有积液回流口7,所述机架1在种植板5的上方设置有灯组8;所述雾化器3将营养液雾化喷至栽培槽2中植物根系,所述灯组8为植物提供光照,实现植物的培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栽培槽2的底部两侧高、中间低,所述积液回流口7设置在栽培槽2的底部的最低处,所述积液回流口7处设置有回流海绵9;为防止所述栽培槽2因营养液弥雾效果产生积液,因此所述栽培槽2的底部的两侧高、中间低,也就是说,所述栽培槽2的底部从边缘往中间设有下倾角,优选的,所述倾角为3~10°;同时,利用等体积的回流海绵9将积液回流口7塞堵严实,以保证积液可通过回流海绵9进行回流,在避免营养液弥雾从积液回流口7逸出的同时,可阻止根系残渣等废弃物回流至储液箱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6上设置有供液口,所述储液箱6与雾化器3之间设置有供液管道10,所述储液箱6内设置有水泵11与第一液位传感器12;工作人员自所述供液口往储液箱6补给营养液。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种植孔501,所述种植孔501内设置有用以固定植株的固定海绵502;所述固定海绵502一方面用可保持植株的固定,另一方面避免营养液弥雾从种植孔501逸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栽培槽2的前、后侧壁均为透明观察壁,所述栽培槽2的前、后、左、右外侧壁以及机架1顶部面板的的前、后、左、右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安装黑色遮光布13的S形卡钩14,设置黑色遮光布13以避免外界光环境对试验的影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雾化时控仪15、液位监测表16、气泵时控仪17、灯光时控仪18及灯组8的光色调控按钮19,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氧气泵20,所述氧气泵20经通气管21连接至栽培槽2,所述氧气泵20采用漩涡式氧气泵,通过所述通气管21给栽培槽2运输氧气,实现氧气最大化供给,为植物呼吸提供充足氧气;所述水泵11随雾化器3同时开启,防止所述雾化器3因缺水而造成仪器损坏;其中,雾化时控仪15、气泵时控仪17及灯光时控仪18均用于相关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液位监测表16用于显示储液箱6中第一液位传感器12的液位数值,以保证营养液的及时供应;所述光色调控按钮19用于设置不同混合光配比及不同光照强度,以实现不同的光照环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灯组8采用LEDs灯组;所述灯组8包含红光、绿光、蓝光、白光四组LEDs灯组,四组LEDs灯组可以实现不同混合光配比及不同光照强度,在保证植物生长光环境的一致性的同时,可实现不同室内模拟试验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3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片301,所述雾化片301可将营养液均匀雾化,雾化量为3L/h;同时,雾化器3内安装第二液位传感器302,以控制营养液的输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3采用超声波雾化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2,便于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3、氧气泵20、水泵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灯组8等采用二代路继电器进行统一控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技术采用气雾培为核心的植物快速生长栽培模式,气雾栽培模式使植物根系生长克服了土壤等基质环境的机械阻力,植物根系伸展自由,氧气摄取直接而充足,水分吸收快速均匀,养分通过弥雾方式全方位均匀供给,以上都为植物根系创造了最有利的吸收与代谢生长的环境空间,发挥植物最大的生长潜能,使植物更加直观地表达和释放形态及生理信号;同时,本技术通过对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栽培槽,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经过供雾通道与栽培槽相连接,所述栽培槽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板,所述栽培槽的下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栽培槽与储液箱之间设置有积液回流口,所述机架在种植板的上方设置有灯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栽培槽,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经过供雾通道与栽培槽相连接,所述栽培槽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板,所述栽培槽的下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栽培槽与储液箱之间设置有积液回流口,所述机架在种植板的上方设置有灯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底部两侧高、中间低,所述积液回流口设置在栽培槽的底部的最低处,所述积液回流口处设置有回流海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供液口,所述储液箱与雾化器之间设置有供液管道,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水泵与第一液位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养分控制模拟的超声波雾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用以固定植株的固定海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显花刘爱琴马祥庆吴鹏飞胡亚楠贾代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